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二维码,如何把博物馆“扫”回家

时间:2013年08月06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陈涛 实习生王思逸

覆盖范围小 信息不好玩 观众不过瘾

二维码,如何把博物馆“扫”回家

  最近,由国外知名博物馆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受到关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研究发现,74%的参观者进馆时会随身携带个人移动设备;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针对入馆者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六成参观者会利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以此丰富自己的参观体验。

  国内的博物馆、美术馆里二维码的应用现状又是如何呢?记者先后走访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和798艺术区等场所,情形多少令人失望。

  百余场展览覆盖二维码的仅3场,解码信息过于简单枯燥

  在国博参观的聂凤怡发现,这里的二维码实在少得可怜。偌大展馆内,布设有二维码的展场仅有两个,一处是博物馆一层大厅里的10多尊雕塑,另一处是位于南区三层12号展厅的“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

  据介绍,馆内常设展览一般不会设置二维码,倒是短期展览使用的机会更多一些。国博社会教育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常设展览的作品制作出来的讲解词一般都会放进讲解器里,或者要求讲解员背熟。“相反,由于短期展览预留给背诵讲解词的时间较少,二维码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就重点布设到了那边。”

  中国美术馆早在去年底就首次给展品附上了二维码标识,不过半年下来,布设过二维码的展览一共也就3场,且全部为重要馆藏展。这期间,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不下百场,如此算来,覆盖二维码的展览场次还不到5%。

  二维码在798艺术区的应用更不乐观。在整个艺术区,只有极个别大型艺术机构会在展厅布设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只能提供关于其机构的介绍,并没有对具体展品的介绍信息。

  美术评论家郭晓川到国外博物馆参观时,一大乐事就是狂扫二维码。据他介绍,二维码能够告诉展品的详细信息,还能提供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多媒体内容。

  可在国内,观众获得的信息就要逊色得多。在国博“明清扇面艺术展”上,扫描展品《翠山古寺图》的二维码,内容只有约400字。据反映,在中国美术馆刚刚闭展的“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上,有些二维码提供的信息还不足30字,堪称“惜字如金”。

  有意思的是,这些二维码附带了统计信息。有观众发现,有的展品仅被10多名参观者扫过二维码,较多的展品也才被扫了40多次而已。“你会为了这些枯燥的文字花费自己的手机流量吗?”有观众问道。

  专家建议用科技拉近艺术,博物馆或增相关应用

  其实,观众对于博物馆里的二维码还是有着很高的需求。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为期一个半月的“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上,其总扫码量多达452306次,特别是镇馆之宝《父亲》,获得了10222次的最高扫描总量。

  国博方面称,二维码的技术开发并没有困难,但是其用户群主要是年轻人,而国博是面向各个年龄层的,再加上考虑到现场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因此并不会特意强调二维码的展示。但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这方面需求,我们肯定会添加二维码的应用面。”中国美术馆也明确表示,今后除了坚持在自办的展览中使用二维码外,还将建议那些前来的外展也适当借鉴这一做法。

  “借助科技手段让艺术科技化,是让大众更为亲近艺术、文物的新尝试。尤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博物馆、美术馆,更应将二维码这种低成本、便操作的技术作为首选。”业内专家建议。  

  原稿刊于《北京日报》8月1日第九版

  原题《二维码进博物馆仅是一种装饰?》

 

展览加“码”当用心(本报点评)

马 龙

    本是让展览更丰满的“营养品”,却乏人问津。虽是传播“新贵”,但难掩这些二维码覆盖面小、内容单调甚至“惜字如金”的事实。既然不能给参观者提供更新鲜贴近的体验,沦为摆设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应用十分普遍的新技术,二维码本身没有问题。之所以会在博物馆遇冷,恐怕要从它的“幕后推手”身上找原因:服务意识缺、专业程度弱、管理水平低。

  作为文化地标,博物馆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从2008年开始施行的免费政策,也让民众得以“零门槛”亲近公共博物馆。然而,毋庸讳言的是,这些年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藏品展示依旧大同小异、标签解说还是千篇一律、便利设施仍然难觅踪迹……虽有免费外衣,却难留“回头客”,免费政策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要提高用户体验,让人们爱进博物馆,要做的事儿真不少。但,不妨从小做起,让服务理念的改善体现在点滴细节之中。由是观之,二维码遇冷,小事并不小。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