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千楼一面”消弭城市生命底色——从老外哭诉何处是我家说起

时间:2013年06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新荣

  【事件】 初到南京的一法国人因周围楼房一模一样找不到“家”放声大哭

  【观点】 城市特色不是向“谁”看齐,而是凝结着地域文化的独一无二的精神家园

  据媒体报道,近日江苏南京的一个居民小区里发生了一件雷人雷事。前些天的一个夜里,刚来南京一天的法国人Royer就“摊上了大事”。看着眼前小区里91幢长得一模一样的楼房,Royer傻了眼:他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家!朋友电话联系不上,想找小区保安问路,可他不会中文,保安又不懂英语,手脚比划半天对方也没明白他什么意思,急得这个老外坐在小区门口大哭了起来。

  找不到“家”竟然放声大哭,听来似乎让人觉得有些尴尬。这么大的人,竟然记不住家在哪儿,不过,毕竟人家是个老外,人生地不熟也情有可原。更重要的是,小区里91幢长得一模一样的楼房,让初来乍到的老外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试想,如果每幢楼房都建得各具特色,恐怕老外也不会如此人在囧途了。笔者以为,其实与其说是老外找不到家而大哭,倒不如说是找不到“城市特色”而犯难。

  的确,纵观我们城市中遍布小区以及小区中密集的楼群,几乎每一幢楼看起来都大同小异,外形、颜色、结构、布局等方面可谓整齐划一,唯独不同的是标识每一幢楼的数字,以至于我们每每踏足一个小区,就仿佛进入一个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现代化的“城市迷宫”。

  其实,不独是小区的楼房长得一模一样,就是城市也是“千人一面”。城市楼群的疯长,一边在改善着居民的居住环境,一边却在透支着生活的便利性。本来,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特色才彰显出个性化的城市风格和独特的人文魅力,城市特色不是向“谁”看齐,而是一方凝结着地域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等元素构筑而成的独一无二的精神家园。可事实上,许多地方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刻意求大、求齐、求全,物欲的过度膨胀让国人的精神生活何以诗意地自由栖息?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近年来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鼓呼,被誉为“城市文化家园的守望者”。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城市建设的“十大雷同”并为此忧心忡忡,经过一番“流水线”作业,积淀千年的多样城市风情,全都变成一个模样。冯骥才曾在逛完巴黎时发出赞叹:“巴黎的历史感,并不仅仅来自于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那是旅游者眼里的历史,或只是历史的几个耀眼的顶级的象征。巴黎真正的历史感是在城中随处可见的那一片片风光依旧的老街。”反观之,我们的老街又在哪儿?城市的“生命底色”又在哪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能仅仅成为一句浮于表面的空洞口号。如果一座城市没有历史、文化、地域等元素的差异性的融合,那么城市的“生命底色”也便黯然失色了。城市应该有自己的“色彩”,建筑更该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那才是城市化的真正旨归,其背后是民意的力量和创新的开拓。在围观老外哭诉何处是我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为“城市特色”的消弭、城市文化美学的失衡与失范、精神家园的集体“陷落”而心怀忧伤。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