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得到全面保护
每天清晨,年过八旬的藏族老人才让旺堆,在焚香祷祝后,对着录音机,开始说唱史诗《格萨尔》。
“六十多年了,我几乎每天都会梦到英雄格萨尔王征战的故事,第二天,就会把梦里的故事说唱出来。”老人说。
《格萨尔》又名《格萨尔王传》,蒙古语称为《格斯尔》,是中国藏族、蒙古族经典史诗,大致成形于公元10世纪前后,经过历代说唱艺人的演绎,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如今100多万诗行的宏大规模,超过世界“四大史诗”的总和,被称为“东方的《伊里亚特》”。
“《格萨尔》对藏族、蒙古族的意义,相当于希腊神话对于西方人。它生动地记述了传奇英雄格萨尔毕生的征战史,讴歌了抑强扶弱、保家卫国的美好品格,是古代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副所长黄智说。
黄智告诉记者,《格萨尔》还影响到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自然观,特别在青藏高原,很多圣山圣湖都与格萨尔有关,如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阿尼玛卿雪山,是传说中格萨尔的寄魂山,而扎陵湖、鄂陵湖则是格萨尔妻子珠牡的寄魂湖。“藏族、蒙古族人民敬畏自然的观念,与格萨尔文化的熏陶息息相关。”黄智说。
除藏族、蒙古族外,《格萨尔》还在土族、裕固族、纳西族等民族中流传。2006年,《格萨尔王传》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80年代,《格萨尔》被中国列入“六五”“七五”重点文化保护项目,文化部门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地先后进行了全面的《格萨尔》艺人调查,发现了上百位民间《格萨尔》说唱艺人。才让旺堆正是在那一轮调查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20多年来,才让旺堆先后录制《阿达夏宗》《吉祥五祝福》《犀岭之战》等近20部濒临失传的史诗珍本,长度超过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总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格萨尔》研究专家杨恩洪介绍,为避免《格萨尔》出现“人亡艺绝”的情况,从2005年开始,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门设立项目,挖掘全国特别是藏族聚居区的青年《格萨尔》说唱艺人。
截至目前,在西藏那曲、昌都及青海果洛、玉树等地,先后发现近30位40岁以下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最年轻的斯塔多吉是位不折不扣的“90后”。
“尽管我岁数小,但每次说唱《格萨尔》,都有一种和祖先灵魂对话的感觉,我觉得很神圣。”斯塔多吉说。
如今在广大藏族、蒙古族聚居区,以《格萨尔》故事为主题的文娱活动异彩纷呈。果洛州副州长索南吉介绍,目前仅在果洛就有《格萨尔》剧团24个,其中州民族歌舞团排演的剧目《赛马称王》,已在全国近20个省份进行了巡回演出。
杨恩洪、黄智等学者坦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格萨尔》同样需要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2012年,由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格萨尔王传》汉译本系列丛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装帧选择藏族特有的唐卡图案作为封面,并配有精美的插图,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同时,以格萨尔故事为题材的动漫作品正在积极开发。青海省民族语动漫发展中心主任张景元认为,《格萨尔》最大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想象力。“格萨尔题材的动漫作品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推出,其中的故事一定会比《哈利·波特》《指环王》更精彩。”张景元说。(记者庞书纬)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