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别报刊亭的日子里
2009年拆除整治让无锡市民少了一份精神食粮,让城市缺了一道文化风景
在告别报刊亭的日子里
2013年4月2日,河南郑州市区最后一个报刊亭被拆除。据统计,此前大约有400多个报刊亭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图片为郑州拆除前的报刊亭。
报刊亭,曾经是城市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广大市民阅读生活里不可缺少的地方。然而,近些年,许多城市的报刊亭却相继被拆除。人们不禁要问,有什么充分的理由非要拆除这小小的报刊亭呢?
坚守报刊亭,为老顾客提供精神食粮
江苏无锡崇安区后西溪一条小弄堂里,吴女士坚守着她的小报亭已经有10多年了。
5月26日上午,从钱钟书故居走过去,仅仅几分钟记者就找到了这个市区难得一见的报刊亭。这个小店与其说是报刊亭,不如说是兼售书报杂志的“烟酒店”,小小的店里,整齐地摆放了饮料、杂志、公用电话等。
因为有报纸卖,倒也吸引了一些老顾客。住在附近的居民尤炳根10多年如一日,每天早上除了去弄堂旁的小饮食店吃早点外,总要在吴女士的“烟酒店”买上一份报纸。“我不懂电脑、也不会用手机,报纸算是精神食粮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有尤炳根一样的幸运。家住无锡通扬新村的退休老人龚勇则为无处买报纸而烦恼。2009年,无锡市一声令下,市区内几乎所有的报刊亭都被“整治”了。
吴女士被拆除前的报刊亭算是个真正的报刊亭,位置显眼,在小弄堂口,面积虽比现在的还小,只有两三平方米,但主要业务是经营书报杂志。报刊亭被拆除后,吴女士又在弄堂里摆了几年的卖报摊。“卖报纸是我家的主要收入,城管部门虽然有时会来清场,但多少能贴补家用。”她说,后有好心人以优惠的价格让给她现在这个店面,在卖杂货的同时,还经营书报杂志。
“整治前,报刊亭的生意很好,地段好的地方一年可以赚10万元以上。不过这两年报刊生意就不好做了。”吴女士坦言,光销售量今年就比去年下降了近一半。“一份报纸只能赚个几毛钱,一本杂志的利润只有20%。一年卖下来还不够付门店租金呢。”她说,那年整治后,原来摆摊卖报的,有80%的人放弃了这个“饭碗”。“主要原因除了利润低外,就是很辛苦。”她说,每天早上6点半起早卖报持续到晚上10点来钟,守摊时间太长,人实在辛苦。现在,吴女士一再缩小报刊的展示区域,空余区域用以摆放饮料和日用杂货。“现在来买报纸杂志的大多是老顾客,老顾客有需求,我就是赚少点也得守着这个摊。”她说。
拆除报刊亭,少了一道城市风景
无锡市2009年的报刊亭整治,拆除了书报亭,但也留下龚勇等人的一声叹息——“到哪里去买报纸?”
“近年来锡城街头难找报刊亭,老百姓买报纸杂志很不方便。”龚勇说,对于许多中老年人来说,平常除了看电视以外,看报纸是获取最鲜活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随着报刊亭的整治,这两三年里他听到不少同事、邻居说到买报纸杂志不方便的问题,比如临时售报点不多,零售点的报刊种类少不齐全等。“老百姓有获取信息的需求,政府在加强城市管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老百姓的需要,不能一刀切。”他说。
这个呼声被无锡市政协委员陆莲芬注意到了。“尤其是新建小区,要买到一份报纸杂志十分困难。”陆莲芬说,2009年初市政府为了纠正违法占道经营、整顿市容,拆除了市区1241个报刊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占道经营、改善了街道面貌。“但老百姓买不到报纸、中心城区找不到报刊亭,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那些报刊亭主,大多是无锡的就业困难群众,报刊亭是他们唯一或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他们大部分都持有营业执照,关闭书报亭会让这部分人丧失经济来源。
2012年,网上书店“亚马逊中国”根据2011年度各城市全年图书销量,发布了“2011中国最爱阅读的20座城市”统计,江苏有南京和苏州两座城市上榜,但缺了无锡。
是无锡人买的书少了?网上书店“当当网”华东地区供应商关系部刘方玉告诉记者:该网站无锡地区去年的图书销量跟其他地区相比,并无太大差别。这一说法,得到了无锡市图书中心经理朱晓芸的证实,“去年一年,跟苏州比,书店的图书销量不比他们差。”她说,差距可能就是在书报的阅读上。而这恐怕与无锡拆除报刊亭不无关系,朱晓芸说,应该把前几年拆掉的报刊亭重新建起来,为市民在家门口购买读物提供方便。
在2013年无锡市两会上,陆莲芬就向大会发出提案,要求恢复报刊亭。陆莲芬说,上海等地政府对报刊亭处理的模式有可借鉴意义。“街头报刊亭是居民的朋友,是游客眼中的城市风景,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她建议有关部门重新规划恢复报刊亭,可以向市民征求意见,让报刊亭设计尽可能体现无锡特色、传递文化信息。
原南长区委书记、无锡市太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浦学坤认为,报刊亭虽小,但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报刊亭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市民的阅读要求,也能给一部分困难家庭多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浦学坤表示,一个城市的报刊亭,除了能向市民提供精神食粮,还是向外界展示这个城市文化内涵的窗口。
恢复规划已在进行中,何时落实仍需等待
面对市民和政协委员要求尽早在街头恢复报刊亭的呼声,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非常重视,委派相关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对重设报刊亭一事进行调研论证,征集各方意见。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11月,在无锡市政府组织下,无锡市规划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政和园林局、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等多个部门举行了专题会议,商讨如何恢复报刊亭问题。
无锡市规划局局长陆檬早先在当地媒体采访时说,目前他们确实已经在开始为无锡市区的重设报刊亭进行规划。他说,目前正在进行的规划,还只是处于初步阶段,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新设的报刊亭,在硬件上应该会更多体现无锡元素,功能上会增加更多的便民内容,在布点上会进行综合考虑,在方便市民购买和减少对交通影响之间取得平衡。
无锡市政协委员庄若江建议,对于此次无锡重设报刊亭,一定要做好规划,布点一定要科学合理,后续的管理也要选择更符合报刊亭长期良性发展的模式。
在目前由无锡市规划局所做的《无锡市报刊便民点布点研究》初步方案中,主要内容包括在无锡市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设置约122个报亭。这一规划方案,参考了重庆、杭州、广州,以及英国、西班牙等国内外的报刊亭在布局、外形等方面的做法。陆檬说,一个城市的报刊亭,并不是单单售卖报纸杂志,而且还承担着资讯发布、公用电话、代缴功能、订票功能、信息查询、城市导游、广告宣传等服务内容的“文化亭”“便民亭”“多媒体亭”“宣传亭”……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文明窗口、人文情怀的风景线。
时隔4年,报刊亭有望重回无锡街头。对于这一市民关注的热点,负责组织、协调、调研此事的无锡市政府副市长朱爱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对于无锡重设报刊亭一事,只是进入调研和征集各方意见阶段,规划方案正在细化中,何时恢复还需等待。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