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重振中国电影学院派
核心阅读
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迈进,对电影人才培养、电影原创能力、电影评奖体系等提出了挑战。作为中国电影学院派的主力,北京电影学院如何发挥优势,应对挑战,对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2002年启动产业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基本完成电影大国建设的基础上,正加快向电影强国转变。在宏伟目标面前,电影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电影业正面临着对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双重挑战。要实现电影产业的全面发展与繁荣,在大力推进数字影院及银幕、高新技术格式电影、云技术传输与存储等硬指标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软件”建设,全面提高国产电影质量,促进优秀作品的社会诉求与市场回应之间的协调发展。
作为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直以治学严谨、教学相长、实践为先的学院派风格著称。今天,面对民族电影改革之机,胸怀中国电影文化传承之任,立足建校60余年的优良传统与丰富成果,放眼电影强国建设全局,北京电影学院将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全力打造电影人才培养、文化大片制作和权威奖项评选的学院派阵地。
培养人才 夯实产业基础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强国,要使中国电影扎根本土走向世界,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当下中国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对电影人才的数量和层次日益提出更高要求。
自1950年建校以来,北京电影学院一直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她培养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和新生代电影人,担纲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中国当代电影进程,以独具中国特色的叙事风格、影像表达和美学诉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现在,肩负着重振学院派重任的北京电影学院,更加自觉地认识到,唯有“养大气、育大师”,培养具有师承性和权威性的电影人才,才能把电影强国建设和电影文化发展落到实处。
今天的电影教育界对两类人才的培养尤为迫切。一类是电影职业通才,大学教育是通才教育,在电影这一具有艺术与技术双重属性的特殊领域也概莫外焉;另一类是全方位复合型高端人才,包括既具备电影艺术创造能力又熟悉电影科技运用的高素质创作人才,既掌握新技术又能带动电影科技进步的专业技术人才,既深谙电影产业规律又熟悉国际传播娱乐业市场的管理人才,以及,既具有高屋建瓴的深厚学养又熟悉电影创作实践的理论人才。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环境的氛围和土壤。北京电影学院以学者云集、学风浓郁、学力强劲为目标,强化学术训练和学术研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强强联合推动人才孵化;加强电影人才的艺术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操守;积极争取、筹划具体项目,为广大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形成学院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带动学生参与实践,让他们未出校门即成为掌握熟练创作经验的职业通才。
推动创作 完善制作平台
当前,我国电影产业快速深化发展的同时,电影文化建构的不完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总体低位运行的国产电影质量与电影产业发展势头之间仍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之处。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在进口大片的强势挤压下,全方位提振中国电影创制能力,是摆在电影人面前的主要任务。
回望百余年光影流转,艺术与商业是促进电影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大动力。北京电影学院具有深厚的艺术电影创制传统,直属的青年电影制片厂是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影人处女作《小院》、《结婚》的孕育之地,出品了以《樱》、《静静的玛尼石》为代表的多部优秀作品,曾获诸多国内国际重大奖项。70余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经指出,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今天,时代赋予这一论断以新的意义,这也决定了学院派不能矜持地守着孤寂的象牙塔固步自封。新形势下,学院适时提出了“怀大众、拍大片”的创作理念,坚守青年电影制片厂建厂以来的文化血脉,计划分三步将青年电影制片厂打造成为优秀作品的创制基地:
第一步,重点推动两类作品创制,一类是“接地气、有人气”的中小成本电影作品,另一类是中国大地上诞生的,具备中国特色、展示中国气势、创立中国学派的文化大片。通过在校师生创制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电影作品,带动国产电影作品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二步,走合作拍片的道路,激活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市场竞争力,重振其品牌影响。广泛借力国家政府部门、相关兄弟单位和民营企业,补青年电影制片厂之缺,按照合作“拍大片”的思路,不断探索创新学院拍片机制,为在校师生积极搭建创作平台。
第三步,建立北京电影学院创作基金,鼓励和帮助在校师生进行创作。通过校友会获取广大具有深厚社会资源的校友支持,设立基金和奖金,为在校师生解决后顾之忧。
电影产业改革十余年来,商业大片的创作与营销逐渐完善。我们要像近十年来培育中国本土商业大片那样,有意识地引导文化大片的创作生产,带动中国电影质量的整体提升,走上量质协调的可持续道路。
设立奖项 健全评价体系
学院奖是代表学院派艺术导向的评奖机制,一般由行业协会或者电影专业院校主办,其精神内核为“权威”和“学术”,独立于商业因素之外。世界上多个电影大国和电影强国均设有自己的学院奖,许多学院奖还是国家电影艺术的最高奖项。如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主办的英国电影学院奖,日本电影学院奖协会主办的日本电影学院奖。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并无学院奖。
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现实,迫切需要建立学术性、权威性的学院奖。学院奖有助于改善中国现有的电影评奖机制,对那些体现家国民族情怀、具有较高文化含量、艺术价值独特新颖的艺术影片的甄选,将有助于拓展艺术影片的发展道路,打通优秀艺术电影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通道,让代表中国文化思想和人文情怀的优秀作品对内反映公众心理诉求,对外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唤起广泛的文化共鸣。
历史上,北京电影学院曾举办过多届学院奖,在业内影响卓著,但因种种原因一度停办。现在每年举办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是国内最具权威的青年原创动画作品展示和交流平台。2013年,在与中国电影家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武汉微电影大赛上,以“美丽中国梦”为主题,设立北京电影学院短片学院奖。放眼未来,我们将通过重塑北京电影学院奖,夯实其作为世界一流的电影文化高地的地位,倡领中国本土艺术大奖的发展。
站在前辈留下的优良传统之上,我们不曾妄自尊大;放眼世界电影产业及文化发展格局,我们更不能妄自菲薄。党的十八大关于“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精神启示我们,要平和理性地看待取得的成绩,认清所处的历史方位,怀揣建构和提升中国电影文化的梦想,勇于担当电影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脚踏实地地构建具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院派电影文化。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