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文风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
切实改进文风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针对新情况,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任何民族而言,对任何国家而言,对任何政党而言,文风问题都是大问题,它直接反映着政党的面孔,体现着民族的进步,展示着国家的形象。
从我国文明发展史来看,中华民族向来是非常重视文风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是当时世间百态反映。它直接触及社会现实,故“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这表明《诗经》的文风还比较贴近实际。历史上,但凡重大社会变化时期,文风问题总是不可避免地必定成为那个时期的重大问题;而每一次文风问题的解决,又总是不可避免地必定会给那个时期带来新的进步和新的成长。譬如,魏晋时期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风骨”,就给那个时代带来了新的文风,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值得赞赏的一笔。又如,唐安史之乱后,一些著名知识分子比较盛衰之理,在积极倡导维护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主张开展以推行新文风为主旨的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苏轼曾高度称赞韩愈的古文运动,说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唐代的文风建设,同样在历史上也书写下精彩的一页。
再从我们党发展历程来看,延安整风发生在我党从幼年期走向成熟期的转变阶段,延安整风主要是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通过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使我们党形成了全新的工作作风,在政治上更加坚强,组织上更加团结,理论上更加自信,目标上更加明确,战斗力更加强大。可以说,延安整风为我党尔后赢得全国胜利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此外,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看,文风问题曾在西方一些强国的发展过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重大积极作用。例如,美国虽然于18世纪下半叶终成独立国家,但由于受到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影响太深,美国人始终站不起来。为了切割和丢弃英国的文化影响,美国人先后两次发动“大觉醒”运动,试图以崭新的美国文风来唤醒美国人的“爱国者”意识。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于1832年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做美国式学者》的著名演说,敦促美国人放下对欧洲事物的热爱,重新在美利坚这块土地上寻找灵感,从而实现“被耽搁了的世界抱负”。美国的文化自觉,推动了美国文风的形成和成熟;反过来,美国文风又极大地帮助了美国特色的越来越鲜明。
总之,文风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中外历史已经证明,文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大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的事业全面进步的生动展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关注文风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尖锐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郑重提出了改进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等涉及文风方面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文风作为全局性重大问题来加以整治。当前,文风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有:一是不痛不痒的官话连篇,不轻不重的套话成串,不伦不类的废话散发,不正不偏的空话泛滥。二是游走于国情,脱离于实际;凌驾于民生,麻木于百姓;膜拜于资本,跪求于金钱;追光于明星,叩首于利益;飘浮于上层,隔阂于群众。三是,语言乏味,表达老旧。或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或冗长晦涩,单调枯燥;或庸俗低下,以讹传讹;或空泛肤浅,格调欠雅;或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如果不坚决予以纠正,势必影响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贯彻,影响工作开展,影响党的形象。不良文风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存在,只追求形式,做表面功夫,而不顾实际、不求实效,不去解决实际问题。文风是党风的反映,文风也是作风的体现。改进文风,更重要的是要改进作风。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两条最根本的东西。”这个精辟论断,依然是我们改进文风的重要遵循。
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改进文风的核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譬如,我们现在文件和报告,谈成绩一大堆,谈不足要么没有,要么巧妙回避,要么吝啬地写几句话了事。这种态度就不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毛泽东曾经在红军初创时期写过一篇文章《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文章中毛泽东没有讲一句红军的成绩,讲的全是不足,并着重谈了8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这篇充满着实事求是精髓的历史文献,直到今天,对我们改进文风仍然有着极大的示范意义。
第二,要坚持密切联系实际的群众路线,这是改进文风的基石。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最大政治优势,而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则是脱离人民群众。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文化多元和思想激荡的当下,我们更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至上的传媒理念,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宣传的主体,随时了解百姓诉求,及时听取百姓呼声,始终代表百姓利益,永远为人民鼓与呼。
第三,要深入生活,学习群众语言,创新表达方式,这是改进文风的必由之路。文风是作风落实的重要途径及其表现。近年来,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形成了新的网言网语表达风格,不但改变着一般民众的表述习惯,而且还对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造成了很大影响。可以断定,随着网络的社会化和体系化,网言网语必将进一步深入世道人心,也必将形成一种新的语言环境和新的话语体系与话语表达。而这种新的话语体系与话语表达,对改进文风和建设新文风,也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通过改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着力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以清新朴实的文字,生动活泼的语言,亲切动情的表达,以群众看得进、听得懂、记得住的“白话”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优化传播效果。
第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这是改进文风的重要条件。改进文风是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为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优质高效健康的舆论氛围,从而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事业的胜利推进。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人:尹韵公)
(编辑:孙菁)
· | 清新文风正成为新闻界新风尚 |
· | 《文风四谈》 |
· | [人民日报]改进文风事关重大 好文风哪里来 |
· | 《文风四谈》:著名政论散文家梁衡纵论当下文风 |
· | 人民论坛:说“文”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