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发布 文化产业告别热运行进入拐点
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10年“热运行”后,已经到了“拐点”。3月22日在京发布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上述判断。在当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3年《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发布会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专家详解了“拐点”带来的四大变化,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蓝皮书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实质性的拐点。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6%,尽管高于同期GDP的现价年均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根据测算,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600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为18%左右。总体来看,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产业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以及产业内部政策效应衰减的影响,增长速度会在2011年的基础上继续减缓。伴随文化产业改革出台的种种优惠政策,在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政策效应已经接近尾声。
蓝皮书认为,我国文化产业有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首先,文化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向“短缺”与“过剩”并存,将迎来大规模洗牌和兼并重组浪潮。经过前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高峰期已过,发展的动力将从投资转向消费,发展方式将从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其次,文化产业已经从“分业发展”走向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内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发展,将越来越为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取代,甚至为文化经济普遍融合发展所取代。随着“事转企”改革的完成,国有文化企业与主管部门逐步脱钩,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将在文化市场推动大规模的混业经营和跨界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将是文化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高峰期。再次,文化产业将从区域性竞争发展走向统一市场条件下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本位的发展模式将为国家层面、由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主导的发展模式所取代。在这一背景下,区域特色发展、错位竞争发展将会成为主流。最后,文化管理体制将从行政性的“行业分层管理”走向面向市场的综合性大部制管理,部门合并已成必然,从而解决文化行政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扶持中小文化企业、中国广电网络体制改革、全球艺术品交易、电视网络时代中的电视剧市场竞争、“云电视”、数字技术困局、互联网商业与传统出版业的利益博弈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蓝皮书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