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动辄上亿 舞美暗藏猫腻
灯光求多、烟火求炫、硬景求大,道具价格随意报,舞美成本占七成
晚会动辄上亿 舞美暗藏猫腻
没有横幅、取消迎送,杜绝铺张、厉行节俭,本次全国两会吹起的清新会风,让国人为之一振。反对浪费,已成为全国共识。但在社会生活中,隐性浪费依旧难以杜绝。今年两会上,不少晚会的舞台美术浪费现象,便遭到部分代表委员“炮轰”。
近些年,各类演出遍地开花,其舞美多追求高投入、大制作、全景式。许多演出动辄3D技术、水幕装置,要不就是纱幕投影、建筑投影,让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有的晚会舞美花费已占总投入的70%。舞美为什么这么贵?这其中存在多少浪费甚至猫腻?深层根源在哪里?
——编 者
源
惊诧:晚会舞美成本竟占七成
痛心:贫困艺术团体也追奢靡
在本次政协会议文化界别的讨论中,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副团长郭瓦加毛吉说,如今,很多地方晚会都讲究大制作、大场面,舞台浪费的背后是形式主义和奢华攀比的不良风气。
郭瓦加毛吉粗算了一笔账:搭个钢架至少要上百万元,LED大屏也要上百万元,烟花焰火、多媒体视频等也至少要几百万元,加上服装道具,40多个节目的晚会怎么也要几百万元,这就要上千万元了……这里面还不算邀请明星的费用和安保等其他成本。
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的演出市场,大型晚会动辄就要花费5000万元以上,在经济发达地区,一台晚会可能会花费上亿元甚至几个亿。而这些晚会的舞美投入能占到总投入的一半,甚至70%。最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些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一些生存困难的艺术团体,在获得了政府拨款或者赞助和贷款后,也一个劲儿地赶时尚追奢靡。有的艺术团体演过之后就瘫痪解体,这种浪费带来的影响更为恶劣。
“谁听说过拍摄一部电影,电影美术占到总制作的70%?但这样的情况在国内演出领域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一台晚会成本,舞美占到70%是一件很荒谬的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导演说。
据悉,广义的舞美基本包括布景、灯光、音响、化妆、服装、道具等;狭义的舞美是指舞台的视觉呈现部分,一般包括舞台搭建、LED显示屏幕、电脑灯、多媒体部分等,有的还有冷烟火、水造型的运用等。
知情人士透露,如今的晚会越来越追求感官刺激、技术崇拜。灯光越多越好,LED显示屏幕动辄就要上千盏灯,甚至连楼梯都铺满LED。技术是越先进越好,LED技术、全息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其实很多晚会根本不用这么多高科技,这么奢华的效果。”
音响可以再利用,一些服装、道具、灯光还可以勉强回收,但为舞台量身定做的灯光、道具,特别是多媒体都成了一次性用品,更不要说像舞台搭建等硬景部分,根本不能重复利用,造成了极大浪费。难怪,有人用“舞台装修队”形容舞美设计。资深策划人任卫新也坦言,在一次性晚会中,舞美浪费问题尤为严重。
反对舞台浪费并不等于反对大制作和大投入,“但是当你的艺术本体毫无创造力,什么样的包装打造都没有意义。”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舞美应当根据艺术的需要,依据环境、条件、投资状况决定,而非成为烧钱和炫技的游戏。
析
无奈:舞台宏大才能拉来赞助
猫腻:缺监管道具价格随意报
舞美投入巨大,产生大量一次性垃圾。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热衷舞美大制作?
“主办方很少会单纯为创意买单,需要宏大、实际的载体让他们知道钱是怎么花的,钱是花得值的,舞台美术自然成为这个可以量化的载体。”一位晚会导演坦言,我们还不够尊重艺术、创意的价值。
但这仅仅是原因之一。这位导演透露,舞美大打多媒体、高科技的旗号,实际上创作成分很少,技术标准也很少。晚会的布景搭景、服装、道具等舞美部分成为内行人的生财之道,这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潜规则。
据了解,一台晚会的组织基本构成是:创作组,制作组,演出组,宣传组。正常演出投资情况下,不同演出有不同分配模式,但基本上是三等分:主创费用占30%,各种演员花销占30%,舞美占30%。但是,实际演出中舞美经常超支,很多支出成了“返点”的费用。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一次性的文艺活动,尤其是政府投资的超大型文艺活动,规模越大,水分越多。
“舞台搭建是最容易有猫腻的地方,每一个道具多报100元,1000人的晚会就能‘结余’10万元。”一位舞美师透露。
郭瓦加毛吉举了一个例子,观众席上的荧光棒,从市场上批发也就1元一根,而剧组内却报到2元、3元甚至5元一根,这差额就落到了中间人手中。
还有业内人士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市场价能要到每秒1800元,5分多钟的多媒体放映就得花约50万元,这部分也有巨大的泡沫。
郭瓦加毛吉说,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荧光棒这种细节,但事实上,恰是这样的小细节成了浪费的重灾区,让一部分人得以自肥。“各类晚会着实养肥了一批晚会导演和创作团队。”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解
监督:成立预评机构制定合理预算
速效:一律禁止政府埋单文艺晚会
专家认为,刹住舞台奢靡之风,既需要艺术家、管理者、制作者的自律自觉,也需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让每一项投资都有监管,每一个项目都有审计,“尽快对舞美和舞台进行必要监督,成为当务之急。”
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主任肖向荣建议设置舞台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作为第三方预评机构,根据晚会的人文、环境、运作等对晚会进行综合评估,给主办方提供合理的预算和方案,推荐适合人选,提供质量保证,进行有效监督。肖向荣还指出,地方政府应少一些行政干预,过多的行政干涉会妨碍主创人员的艺术积极性,如果主管部门管得太多、太细,指标定得太具体,反而不利于创作。这就需要完善商业机制,建立健康的市场体系。
也有专家指出,相对于国外,国内舞台演出的商业机制尚未建立,比如《妈妈咪呀》、《猫》、《安魂曲》等享誉全球的外国剧目,都采取商业化运作,充分考虑性价比问题。这些剧目舞美设计自由、简约、开放,但却凭借着原创内容和表演,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
任卫新说,杜绝演出的舞美浪费,要从源头抓起,造成这个问题的深层原因还在体制上。一些晚会由政府埋单或拨款,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当然不心疼。
郭瓦加毛吉在今年政协会议的提案中建议,应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规范约束,精简晚会数量,控制晚会规模和预算,严格申请报批,并且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可操作的审批标准和系统的管理、监督和问责机制,“这样既能保证文艺晚会正常举办,又能遏制住攀比浪费的情况出现。”郭瓦加毛吉说,最奏效的做法,还是要出台政策,不准办由政府埋单的文艺晚会。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