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界代表委员之声
给孩子提供“原生态”的成长环境
吴正宪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面临沉重的课业负担,每天写作业都要到半夜,周末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艺术课,连玩耍、淘气的时间都没有。要切实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给他们提供“原生态”的成长环境,哪怕是每天让他们多睡半个小时也好;为他们提供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教育内容,让他们真正发自内心地爱学、乐学。(本报记者 殷泓)
稳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
李国平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
我国现在需要稳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近来,发生了几起学生在运动时猝死的事件,令不少人对运动产生了误解。其实,如果做到事前预防,就可以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教会大家科学运动不仅是体育界和教育界的责任,医疗部门也要介入,可在重大赛事之前对参赛人员进行体检,防患于未然。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构建重大疾病预防服务体系
吴以岭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年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这就需要制定宏观的健康公共政策,构建针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性服务体系。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特别重视心理卫生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饮食结构。二是对高风险人群采取早期防治措施,从源头上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本报记者 张蕾)
创新理念培养高端科技人才
杨震代表(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
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高端科技人才,必须创新培养理念。首先,要把基础文明教育、修身成才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其德才兼备;其次,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形成科学的理念;最后,要把社会锻炼、社会调查纳入整个教学体制中,培养学生的心智养成。 (本报记者 温源 本报通讯员 朱伟华)
加大残疾人文化建设力度
王书平委员(画家、天津美协副主席)
目前,在我国广大城镇和农村地区,残疾人文化建设水平与残疾人的愿望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们希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质量能进一步提升,希望加强对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文化活动的组织、推动和指导。对此,我认为有关部门要全面加大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力度,让残疾人能够就近、方便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本报记者 郭俊锋)
着重培养贫困地区优秀师资力量
符跃兰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提高我国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既要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也要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国家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重点师范大学的学生到贫困地区学校任教;分配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时,要多一些名额给贫困地区学校。同时,国家重点院校要帮助培训和培养贫困地区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本报记者 温源)
重视城镇污泥处理
何悦委员(天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污泥如果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为343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三峡水库总库容。而这座“水库”每年吐出的“脱水污泥”近2200万吨,其中80%污泥未得到处理。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立法,鼓励各地采用节能减排的处理技术,实现污泥排放的减量、稳定和无害,发展循环经济。(本报记者 靳晓燕)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