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书法教育进课堂”
编者按
教育部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来,书法进课堂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报昨日4版刊登报道《书法教育进课堂,能否化解汉字危机?》,今日“光明时评”刊发三篇不同角度的评论,以供读者全面观察,以助主管部门兼听广览。
书法进课堂有助传续中华文化
字写得如何,曾经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现在情形不同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写字仿佛离人们越来越远。电脑、手机普及之后,再拿起笔来,要么是提笔忘字,要么是写不好字,更不要说独享添香研墨、笔走龙蛇的那份怡情和超脱了。
难怪有人说“汉字危机”出现了,担心长此以往,书法只会在文化遗产上留下它的名录了。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纲要》还特别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
一段时期以来,书法教育淡化,全民写字水平下降,对文字的感知、欣赏能力也在下降。此次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让人们欣慰,书法教育终于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其实,在这之前,一些省区已在课程中安排写字教育课并要求保证课时,编写了专门写字教材,组织开展师资培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然,这一次不同,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学生,发出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的诉求: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这并不是期望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也不会用考试来施压,这本是中国人生活中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的确,在电子化的今天,手写体的式微不可避免。但写字教育不是小事,它关涉中华文化的持续发展。汉字,是我们的民族财富和文化记忆。“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之和谐。”书法教育不单单是写字课。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爱护和传续。
教育不是功利的,需要教授一些无用之用,书法教育正有此效。工工整整写字,对应的是堂堂正正做人。对大多数人而言,学生时代,大抵是把笔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每周能有一段凝神静气,悠然心会、浸润于墨趣书韵之中的感味,是一种身心俱佳的修炼。“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赋以生机。”笔墨间,蕴才华,显风度。
周汝昌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解释:“字”,确实有“繁衍孳生”义,例如“字”的本身造字构成,就是一间房屋内有“子”孙。再如,古汉语里女子嫁人,叫做“字”某某。这岂不也就是结合、生育的含义?是以,字是生,是活,是发展,是衍殖。
此解不正是汉字趣味所在?又有多少这样的释义还待我们在书法课堂上去领会、挖掘?
书法教育进课堂违背教育原理
教育部2011年就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各地开展书法教育,但却因种种原因并未得到预期效果。首先是课时的问题——中小学现在的教学计划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拿不出课时给专门的书法教育。其次,书法教育的师资难找——一般老师都不能胜任,聘请书法名人费用不菲。再者,书法教育必需的硬件难以保障——学校没钱购置书法教育所需的碑帖、挂图、书籍等必需资料,至于设置专用书法教室就更奢侈了。
教育部推行“书法教育进学校”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如何贯彻落实,则充满争议。综观各方面的意见,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电子化的今天,手写汉字是不是教育应该特别关注的?二是即便支持书法教育的理由很充分,可是书法教育的相关师资和经费如何保障?三是教育部的这一书法教育通知原则上应全国普及,但显而易见,目前根本不可能在全国大多数中小学贯彻落实。
根据教育学原理,学校教育不能什么内容都纳入,而应该根据今天和未来生活的要求,精选教育内容,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众所周知,今天我们写字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手机输入,而非人工手写。如果我们仍然看不到这些现实,而是固守每个学生都必须写出一笔漂亮的字的要求,那么就明显违背了“教育要为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学基本原理。
这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字母文字国家的教育工作者有着清晰的认识。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助理主编吉莲·邰蒂撰文《电脑时代,你还“草书”吗?》,指出很多美国教师认为,在数字时代,强迫儿童用他们以后几乎用不到的字体写字是浪费时间;教育内容应当得到优先对待,让孩子们为计算机时代做好准备——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真正重要的是键盘,而不是书法。诚哉斯言!
老实说,“书法教育进学校”是近年来“学校是个大箩筐”的又一个生动表征。比如,禁毒重要,于是“禁毒教育进学校”;防艾滋病重要,于是“防艾教育进学校”……但如果什么都重要,什么都进学校,那么还谈什么精选教育内容?教育学原理强调,学校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良好的教育应该在这些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精挑细选最重要的内容。“书法教育进学校”最好能三思而后行。
书法是否进课堂应听学生意见
1962年,郭沫若曾为《人民教育》杂志题写了一段话:“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成为书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必作为对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
从那时起到现在,50多年来,书法一直想进课堂,却始终效果不彰。“文革”一段且不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改革开放以后,也不见很大起色。究其原因,学生不认同是重要原因。
很长时间以来,书法,特别是毛笔书法,已不是读书人必须掌握的技能,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着。在教学中,它已从必修课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但提高素质的方法多种多样,书法并不具有唯一性,比如音乐舞蹈、跑步做操,都可以成为提升素质的手段,因而书法进课堂得到的响应并不热烈。加之目前学生课业压力过重,再加一门非常耗时耗力的书法课,确实让人吃不消。
郭沫若讲了学书法的好处,但事情往往有两个方面。孙过庭在《书谱》中,对佳书赞美的同时,必有对俗书的抨击,可知学书法若学不好,不仅得不到“钟张之精、二王之妙”,反而会落得一身俗气。中国历史自有开科取士之制以来,能够金榜题名的那些人几乎都有一块书法的敲门砖,及至位列朝堂,则忠奸混杂,贤愚并存,且谀媚庸俗者尤众,可见书法对人的素质,特别是道德养成起不到根本作用。
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从技术层面开始,最终影响到人的心灵,达到“道”和“美”的境界,其过程曲折美妙,沉浸其中,其乐无穷。但如果对此不感兴趣,则味同嚼蜡,了无所得。美国职业篮球教练员们评价一个运动员时常说,他有天赋,有阅读比赛的能力。学好书法,同样需要天赋和阅读的能力。不可否认,青少年中有很多人会对书法一见如故,但也会有相反的情况。就像一些孩子不喜欢弹钢琴、不愿意跑步、对奥数没有兴趣一样,肯定会有学生甚至很多学生不爱动毛笔,我们应该宽容这些孩子,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赋。
书法进课堂的本意当然好,但是如果学生不认同、不想学,实际效果与本意必然相去甚远,以致背道而驰。现在,希望“从娃娃抓起”的东西太多了,但有多少真抓出效果来了呢?有时候,不是我们抓得不紧,而是学生们真的不愿意学或者不适合学。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书法的机会,但不能强迫他们。
(编辑:伟伟)
· | 情系中华文化 缘定龙泉青瓷 |
· | 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实现“中国梦” |
· | 弘扬中华文化 两岸携手同行 |
· |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
· |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