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小城市看电影难”
漫画 徐鹏飞
今年过年,不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回到老家,发现县城几年间涌现出两三家甚至更多电影院。而另一些人回到比较偏远的县城,却仍无处看电影,那么,如何看待和破解这些地方看电影难的问题?
大城市的现代电影院线发展已经比较充分,乡村有“2131”电影放映工程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中小城市则处于不上不下的“夹生层”,加之原有老影剧院没落,随着电影人口的增长,中小城市的观影需求与电影设施不足的矛盾逐渐显现。
对于中小城市看电影难的问题,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建议将其纳入公共文化的范畴进行解决。这种思路是不可行的。首先,电影产品并非一般公共文化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基本公益性产品。在文化方面,公共文化遗产、共同信仰、族群语言、人文教育等一般被公认为公共产品。电影产品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是一种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在消费方面也足以实现竞争性和排他性,是市场完全可以胜任的领域。人为地将电影视作公共产品,这不但不符合电影的产品属性,也不利于电影的创新与发展。其次,应用于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并不能适应城镇居民对于电影的需求。农村的电影放映工程是满足一个村子一个月看一场电影这样的基本文化生活需要,而城镇居民则是希望能及时欣赏到最新最好的大片或各类特色电影,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无法实现也不该由公共文化服务介入的领域。
实践发展表明,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是解决中小城市电影问题的基础。经过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迅猛发展,尤其是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重点提出扩大院线经营规模、大力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的意见,我国基层电影市场有了极大改观,中小城市的电影院建设在超常推进。全国影院银幕数2009年之前一直保持在15%左右水平,当时全国有4723块银幕,2010年迅猛增速到32%,2011年高达48%,截至2012年底全国影院银幕数增加至1.31万块,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2%。这些院线和银幕的增长主要是发生在二、三线城市,电影院的投资热情方兴未艾,基层影院发展将迈入“井喷期”。比如,东莞2012年全年有7家新影院开张,据业内预估,新的一年全市新开张影院数量将超过去年。即使像承德这样的北方三线城市,市区的多厅电影院也有五座之多。2013年万达广场暨万达院线项目共有27个正在建设中,除两个一线城市项目以外,剩下的25个项目均分布在二、三线城市,此外还会有与其他商业地产合作开设影院的项目。
中小城市电影院的建设也已经显示出了很好的投资效果。以定位二、三线城市主攻数字化的大地院线为例,近几年排名稳步上升, 2010年进入全国院线前十,2012年就发展到前六,布局二、三线城市的战略,既使大地院线避开了大城市的激烈竞争,同时也能够占据发展先机,提升增长能力,2009至2012年大地院线票房复合增长率高达104%。
中国电影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市场化是符合中国电影发展特性和利益的最佳方式。尊重电影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电影公共政策,这是又好又快实现我国基层电影发展繁荣的根本之道。
二、三线城市电影发展不足的问题实质,不是供给问题,而是需求问题。如果比较近些年电影票房最高的城市排名,总体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电影院的密度也与人均消费能力正相关,在东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县城电影院已经趋于饱和,而在西部,一个地级市或许还没有像样的电影院。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冷热不均,确实是一个制约电影业全面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一方面,“热”的地方可能会出现电影院投资淤积、风险加大问题;另一方面,“冷”的区域资本缺血,不利于电影消费群体的培育。
针对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电影市场弱小的问题,公共政策应当在如下四个方面积极作为:其一,利用必要的财税杠杆,积极培育当地电影市场,对于基层电影院的建设或改造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其二,发挥电影基金等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从过剩的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流动,既是活血,也是化淤;其三,培育国内电影院线的战略投资主体,让这些市场主体成为破解我国电影市场发展不均衡的市场主角;最后,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实现二、三线城市电影市场的后发优势,也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伟伟)
· | 二三线城市掀大剧院建设热潮 建成后大部分闲置 |
· | 不能将非遗过分市场化 |
· | 儿童剧院:为何冰火两重天 |
· | 电影批评,别再自说自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