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多为青少年乐队“量身定制”民乐作品

时间:2013年01月28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随着“民乐热”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升温,不同规模和建制的学生民乐团队纷纷建立,但是,这些团队普遍没有足够的适合其志趣和演奏能力的作品,已经制约了这些乐队的自身发展。当看到孩子们在台上费力地演绎那些技术艰深、体裁庞大的作品时,很多音乐人很是心疼。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合适的作品,别让年幼的孩子继续“消化不良”,已成为业内的强烈呼声。对此,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与北京市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共同致力于促进青少年题材民乐作品创作,已推出三届民族管弦乐(青少年题材)新作品评奖,希望青少年民乐队能在愉悦的演奏中,完善技巧;更希望通过这种努力,使广大的青少年民乐队,积累一批有中国气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保留曲目。 ——编 者 

金帆民乐团的学生们在演奏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著名作曲家刘锡津谈青少年新作品评奖: 

“孩子们演奏新作品时很兴奋”

张 悦

  第三届民族管弦乐(青少年题材)新作品评奖活动不久前落幕,18部旋律生动、主题鲜明的原创民乐作品获奖,为大中小学民乐队的曲目库再添力作。有意思的是在征集评奖启动之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带领多位一线作曲家、音乐院校的教授和博士到北京35中进行的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聆听了中小学三家金帆民乐团的演奏,并与金帆师生进行了深入、生动而有趣的对话。“这些孩子们不得了!他们活跃的思维、高水平的审美情趣、多元的文化诉求给我们同去的作曲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更多人对青少年乐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我们在给孩子们写作品的时候也更能摸到‘脉’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著名作曲家刘锡津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通过这次评奖也让不少人的目光关注到青少年题材民乐作品创作上来,您认为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刘锡津:我们进行这种较大规模的民族管弦乐新作品的征集评选主要是从民乐发展状况来考虑的。大家都注意到了,现在学习民乐、演奏民乐的孩子非常多,民乐也是孩子们体味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建立文化自觉的重要平台。而且现在很多学校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民乐队,演奏水平也提高得很快,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难题无法回避,也就是除了那些我们比较熟悉的经典作品之外,新作品很少,适合他们演绎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孩子们在演奏一些体裁庞大、技巧艰深的作品时经常有“消化不良”的现象,我们也听不少民乐团的辅导老师说起过,这就坚定了我们利用学会优势征集青少年题材民乐作品的信心,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记者:征集评奖已有三届,您认为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

  刘锡津: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引起更多的作曲家对青少年题材作品的关注,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刚刚结束的这届评选还是有一些突破的。给孩子们写民乐演奏作品固然是很高尚的,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它不像写歌相对单纯一些,而且我们这个征集也没有特别大力度的资金支持,比起重大题材的作品征集或者是政府奖项来说,社会地位也没有那么高,对作曲家的吸引力也就没有那么高,但我们认为这种征集应该逐渐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只要坚持,只要去“涵养水土”,就会见到效果。

  从实际效果看,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是非常高的,对新作品的期盼也很高,在之前我们做的“对话金帆”的活动中,请去的作曲家与孩子们直接对话,可以说从中直接获得了不少灵感。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音乐学院的作曲系教授和博士都积极参与到创作过程中,还有如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中国顶尖民乐团也参与进来,更难得的是如金湘、王建民、顾冠仁、隋利军等著名作曲家也都为这届征集活动写作品,金湘的《花季》、王建民的《踏歌》、顾冠仁的《蓝色畅想》,隋利军的《关东序曲》在颁奖音乐会上演奏时能够感觉到孩子们听了以后是很兴奋的,他们是比较喜欢的。也可以说,著名作曲家以及不少一线作曲家的参与使得这届征集评选作品的含金量大大提高。

  记者:在对孩子的采访过程中,也有一些声音表示希望听到更多富于现代音乐语汇的作品。

  刘锡津:我们的确也注意到了,这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比如说谈到为青少年写作品,大家首先都有一个固定的思维,就像我们学校里的思想品德课程一样,对祖国、对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赞颂和表达,我们征集的大部分作品都还是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到这方面,但是我们的一线作曲家们所经历的青少年阶段毕竟与现在的青少年已有很大差距,现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又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所思所想肯定是不同的,这一点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真正拨动现在孩子们的心弦?因为民族器乐的复杂性还在于,它不仅是一味求“新”就好,或者说“现代”就好,它还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还要有民族文化的积淀在其中,也就是既要有民族的,又要有新意的,如何结合得更好,更完美,就需要作曲家有很深层次的思考。

  记者:除作品征集这个方面,您认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未来的发展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去开拓?

  刘锡津:我们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现有17个专业委员会,基本是按古筝、扬琴、琵琶、竹笛、唢呐等不同民族乐器成立的专业委员会,我们正在筹备一个新的专业委员会——社会音乐教育委员会。主要就是普及音乐教育,让这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艺术家们把他们的视野辐射到社会和学校教育中,实在说就是双脚、双手贴近土地、“接地气”,让这些专业技能真正的拓展出去,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其实我们了解到的社会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像以社区为单位组成的小型乐队也日渐增多,大家在一起演奏乐曲,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是很适合小乐队演奏的,如果我们请专业乐师进社区、进学校去普及和教授,其实都是非常好的陶冶情操的事情,也能带动一个区域的文化建设。

  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高尚的情怀,它体现在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也可以说是软实力的提高,这不仅是GDP的提高,人均收入的提高,还在于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的提高,比如说我们的国民知书达理,一身才艺,懂交响乐、懂歌剧也懂民族器乐,那么走到外面去就会被另眼相看。我们经常说“技不压身”,学得越多、懂得越多,越丰富自身的情操。通过热爱音乐,进而热爱生活,这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我非常希望我们学会所做的一些具体的工作,以及我们的努力能够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有所贡献。

 


(编辑: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