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给人民送去欢乐 圆农民朋友一个文艺梦

时间:2013年01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春梅

  刚过去的这个元旦假期,70多岁的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李绪良没闲着。这不,元旦当天,他还和老搭档王文友以及后辈刘朝在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庙卷村忙着给村民们表演他们新编排的节目。而头一天,他们刚刚为就读于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的在京随迁人员子女以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进行了一场演出。和李绪良一样忙活的艺术家还有不少——这几天,他们在北京市文联的组织下,由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启刚、副书记王德新带领,冒着严寒相继走进昌平、顺义等地区,用文艺的形式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京郊的父老乡亲一起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您和我爸以前也是这样?”“可不是嘛,就这样!……”2012年12月31日,在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的专场演出上,看着台上正在演出的双簧剧,观众马大姐母子俩笑个不停,边看还边热烈地讨论着。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是一所以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生源主体的学校,有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借读生500余人,占学生总数的65%。马大姐的儿子正在这里念六年级。马大姐的老家在四川,来北京打工已经有15年了,因为工作忙,每年即使过年也很少回去。“演这个节目的老爷子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他经常演电视剧。演的真是太有意思了!”马大姐兴致勃勃地和记者聊着。她说的节目正是李绪良、王文友、刘朝“铁三角”共同演出的《打今儿说起》。剧本是李绪良为了庆祝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新写的,节目以双簧剧的形式,通过表现不同时期的婚礼,反映了60年来我们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到观众们的热烈反映,李绪良高兴地说,“当初之所以想用双簧剧来表现,就是考虑到这样既诙谐幽默,观众爱看,又能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和变化。目的达到了。”看着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地上演,马大姐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小孩儿能在北京上学,全家团圆了,现在我们又能现场看到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哪里的村庄有这样的美丽,哪里的人们有这样的快乐?好光景呀好生活……”顺义区马坡镇庙卷村的村民们以一首庙卷村村歌,唱出了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艺术家们在新年之际送来精彩演出的感谢之情。元旦当天,有着“北京最美的乡村”之称的庙卷村的群众活动中心里沸腾着,艺术家们带来的魔术、歌曲、评剧、舞蹈等节目激荡着乡亲们的心,技艺精湛的演出让人们仿佛从寒冷的冬日走进了温暖的春光里。艺术家们的表演也引得群艺文化活动开展火热的庙卷村村民“技痒”。民间艺术家王宝桂刚刚送完她亲手制作的中国结,一位小姑娘就忙不迭地跑上舞台,让接下来要报下一个节目的主持人吃了一惊,只见小姑娘对主持人说了什么,主持人被逗乐了。主持人告诉观众,小姑娘有个愿望,想和艺术家们“PK”。原来,这个小姑娘叫李俊然,才5岁半,看着这些艺术家叔叔阿姨们表演,长大后想当歌唱家的她也忍不住想给大家“表现”一下。小姑娘的意外之举逗得现场观众和演员们哈哈大笑,随后是热烈的掌声。“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毫不怯场的李俊然拉着爸爸合唱了一曲《国家》,小姑娘清澈稚气的演唱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引得艺术家们啧啧称赞。

  狮子舞《喜庆锣鼓》、快板书《赞十八大》、女声独唱《节日之歌》、杂技《快乐小哥俩》、相声《出口成章》、舞蹈《爱我中华》……每场演出,都会掌声雷动、笑声连连。这是观众对艺术家们拿出十足劲头奉献精彩表演的回馈。杂技艺术家罗秉松已经年近七旬了,只要一上台就倍儿精神,他的口技模仿惟妙惟肖,魔术则让大家大呼神奇,走下台时已累得满头大汗,“我们演出就是要竭尽全力,为的是让观众看得过瘾,艺术家的责任和价值就在这里。”表演《脱口秀》的青年演员良子前些天不小心摔坏了胳膊,愣是坚持吊着绷带就上台了,还调侃着自己的样子,他的大花棉袄也成为舞台上的一道风景,他戏谑说是“刚拿被单改的”,观众一看到他就想乐……艺术家们以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在新年之际圆着农民朋友的文化梦。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