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 活灵活现——如何持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创造活力能否增强,文化创造源泉能否涌流,关系到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关系到能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怎样才能持续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呢?
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要构建自由讨论、自由创作的空间,形成学术民主的风气,要允许和宽容在探索、创新中出现失误,不要把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泛政治化,不要用行政的手段解决创作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阐述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还特别提到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问题。这是对我国民主形式的进一步丰富,标志着中国民主建设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深化。
“艺术民主偏向于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等艺术范畴,学术民主偏向于哲学社会科学等学术范畴,但两者的本质都是民主。”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作家张胜友说,创作自由是文学繁荣的基础,同理,学术自由是科学创新的前提。艺术创新需要奇思妙想,学术探索需要披荆斩棘,这些都是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之必需。
张胜友特别指出,要构建自由讨论、自由创作的空间,形成学术民主的风气,要允许和宽容在探索、创新中出现失误,不要把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泛政治化,不要用行政的手段解决创作问题。
相关专家学者也指出,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内涵之一,在文化领域里提倡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尤其要鼓励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交流,鼓励自由创新、自由发挥。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说,十八大报告为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应该既继承传统,又不固步自封、自我封闭;既立足于中国,又用世界的眼光和世界的标准作参照;既自成体系,又充满创造活力。
“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艺术创作条件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优越。”书法家李一说,党中央明确提出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为我们展现才华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生活是创新之源
“很多艺术家都呼唤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推进文艺创新。怎么创新?不走进群众、不走进生活,是没有办法创新的。”
在盘点今年的影视佳作的时候,细心的观众发现,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依旧稀缺。歌唱家刘秉义直呼,反映工人、农民的作品越来越少。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一直是中国影视创作的“软肋”,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创作与生活的脱节。接地气才有底气,现实题材作品需要对当下的社会进行深刻的反思、深入的调研,但我们现在的创作者很少进行深入的调研,更别说满怀热忱地去体验生活。
不仅在影视剧创作方面,在其他领域的创作中也弥漫了创作的浮躁与虚火,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指出,“很多艺术家都呼唤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推进文艺创新。怎么创新?不走进群众、不走进生活,是没有办法创新的。”
创造不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的源头便是生活。生活本身的多姿多彩就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工作者就有向民间、向人民学习的传统,民间有着无数的传说和故事,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尽管时代发展了,数字化改变了人们的欣赏方式、冲击着传统的创作习惯,但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仍然是严肃创作的必要条件。
“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是音乐创作不竭的源泉。贴近老百姓、深入老百姓,这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徐沛东说,过去音乐家会专门到民间采风,找到民间艺人,用录音记录他们的音乐并加以整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的变化,这个环节已经消失了,采风活动也好像不重要了。但是现场的感受和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坚持组织各种形式的采风活动,目的是号召文艺家到基层去,采集创作源泉。
李一说,应该从时代生活中寻找新的创作源泉,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从生活中、从对时代的感悟当中寻求源头活水,以自身努力书写时代新篇。
“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文艺创作,再次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努力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赵实说。
落实人才、版权等政策保障
“持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需要形成良好市场交易秩序,其中,版权保护是重中之重。”
最近,国内一位知名词作者晒出了总额不到3万元版税单,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音乐创作人权益的关注。在国外,创作人每年都可以根据歌曲的使用频次、下载量等取得相应的版税收入,好的词曲作者每年甚至能拿到近百万美元的版税收入。任意下载、版税机制不完善、盗版盛行,损伤了国内音乐创作人的积极性。
让文化创造成为常态,需要艺术创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健康健全的市场机制,持之以恒的政策支持。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明德教授看来,持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需要形成良好市场交易秩序,对此,版权保护是重中之重。
“目前,互联网上的侵权和违规操作还很泛滥,互联网管理和授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完善的空间。”李明德说,版权保护的重点在惩罚机制,需要加大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解决被侵权者维权难、维权成本高的问题,让使用者知道侵权成本比获得许可的成本大得多。
李明德说,版权保护其实涉及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方利益的协调。通过促进传播者、使用者获得许可后再使用作品,让创作者获利。“因为只有创作者获利了,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让社会获利,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建立健康的交易机制。”李明德说。
好的市场机制最终是为人服务的。人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传承的实施者。文化创造离不开高层次领军人物、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基层文化人才和社会力量的强有力支撑。徐沛东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是以精品和杰出人才为标志的。就音乐而言,出精品、出人才也是音乐工作的重中之重,音乐工作者必须倾心创作、默默耕耘、精雕细刻、反复打磨,不断挖掘新作品的主题和艺术表现,使自己的作品真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同时,相关人士也提到,形成鼓励人才涌现的机制也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目前,“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正在扎实推进,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被不断挖掘重视,多渠道吸引海外优秀文化人才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同时,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社会文化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也在不断改进。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