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无门图书馆”打开诚信之门
近日,一则关于“无门图书馆”的消息通过报纸、微博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据称,浙江宁波的一座中学图书馆出入没有任何人员、仪器检查管理,没有开关门时限,馆内没有任何监控设施,学生借阅图书完全自助,因此被网友称为“无门图书馆”;而且这座图书馆已经正常运行七八年,甚至在年终盘点时,藏书的数量不减反增,对此有网民惊呼,“无门图书馆”给全民上了一堂诚信课。的确,一个虚假泛滥的时代,诚信就成了社会的稀缺资源,难怪“无门图书馆”能深深刺痛公众的神经。不过笔者在感叹之余,也不禁为中学里存在这样的诚信教育感到欣慰,为这所中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由衷喝彩。
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用政令、刑法对待人们,人们只会逃避惩罚,并无廉耻之心;而用道德、礼制引导人们,人们就会形成廉耻之心,从而从心底真正避免犯错。笔者认为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对学生的教育,传统的压迫、灌输式教育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地获得知识,温润人性;而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用心感受文明、感悟知识,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无门图书馆”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给学生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主性和责任感,反而真正将文明的理念传递到学生的心中。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传递人类传承千古的至善至美,塑造人的完美人格。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良好的价值观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人格的形成。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最敏感的地方就是自尊心,所以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才能真正地促进他们进取、进步、自爱、自律。正如“无门图书馆”的创始人、该校校长王贤明所说:“如果我们把学生当作君子,他们就是君子。”的确,教育的成功在于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意识,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完成内心的自我建构。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育的本质是文明的传递,只有真正地将文明传递到学生的心中,才算教育的成功,所以离开了心灵的沟通,一切教育都无从下手。
当然“无门图书馆”并不是简单的放任自流,数年前,浙江永康也曾在公园面向社会开设过“无门”的书屋,结果一年后书屋就被拿垮了,最终惨淡收场。所以宁波这座“无门图书馆”看上去开放自由,实则是教育者用心经营的结果。只有教育从业者深思熟虑,形成完善的隐性规则,比如每天都摆正桌椅、整齐书刊,防止“破窗效应”,让学生都养成爱惜书的习惯;每周都张贴班级、个人借阅排行榜,鼓励学生按流程借阅图书等,如此“无门图书馆”才能在完成自身功能之后实现双赢,变为一块诚信的试金石,在无形中将诚信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并督促他们实现内心的自律。如此看来,教育从业者的教育理念尤为重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关乎民族的兴衰,而教育理念的创新和进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无门图书馆”打开了教育的一扇门,在此,笔者也真切地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看到这一优秀的教育案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理念,摸索更多更优秀的教育方式,温润人心,育人成才。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