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将戏曲文化渗入校园

时间:2012年11月2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郑荣健

  “自‘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举办以来,很好地检验了各剧种在全国进校园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戏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形成了普及越来越广泛的良好局面。”在正如火如荼进行的第三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上,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如是说。

  2005年,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倡导学生走近大师、感受经典。2008年,教育部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随后,中小学生在课堂学唱京剧经典唱段,各种校园京剧社团、传统戏曲兴趣小组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0年,首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正式开锣,集中展示了“京剧进课堂”试点实施以来的成果。截至目前,报名参赛的个人及团体不仅覆盖了北京各中心城区、远郊区县的近百所大中学校及相关单位,还拓展到了全国16个省市区的27个城市以及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2000余人、500余个作品参赛。其中,参赛者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23岁。参赛剧种更包括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豫剧、越剧、黄梅戏、河北曲剧、河南越调、锡剧等数十个剧种。参赛人数、剧种及覆盖地区均大幅增加。

  北京赵登禹学校校长仇明堂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在2008年就成立了自己的京剧社,学校老师也参加了相关的培训,剧社从开始只有1人,到现在发展到了40多人。在周龙看来,“国戏杯”给学生提供舞台,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一个曲子、一个唱段,更是为了把戏曲文化渗入校园。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处长王军也表示,希望通过京剧这个点,拉开一条校园文化建设的线,然后构筑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喜爱并自觉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戏曲面临的传承压力众所周知。而 “国戏杯”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戏曲界的不懈努力下,不仅越办越红火,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戏曲普及与传承的好路子。中国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透露,像广东深圳的“宝安戏曲娃”,他们不一定专门上京剧课,但他们把京剧的唱腔融入到了音乐的课堂,把京剧的身段融入到舞蹈课堂,把京剧的服饰物美融入到美术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他说:“京剧是育人的,也是养人的,从小培养是根本,这样我们的民间传承才能够连绵不断,面积也铺得越来越广。”

  据介绍,本届大赛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将以“弘扬国粹艺术、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为学生搭建展示戏曲艺术才华的舞台,力求探索一条民族艺术在校园中普及的新思路和新形式。比赛除了初评,将包括复赛、决赛和国际交流表演赛三个阶段,内容包括戏曲表演和知识问答环节。12月2日,主办方将在京举办颁奖典礼,届时将颁发个人项目及集体项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文化传承奖等多个奖项。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