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发展需要增强创造活力——十八大精神对文化发展的一点启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报告》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专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报告》明确提出要为人民提供一个让“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广阔舞台,更期待全民族开创一个让“文化创造活力”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可以说,文化创造源泉的充分涌流和文化创造活力的持续发展,既是我们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举措,也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取向。
一、增强创造活力需要高度自觉,这首先是在我国现代化全过程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
所谓“自觉”,首先是在我国现代化全过程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具体而言:一是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二是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三是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四是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我们注意到,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这里在既往的内涵阐述上增加了“第一要义”。换言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而且是“第一要义”,说明我国“现代化”首先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
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实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立场的必然取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在历史纵轴上“是全部世界史的产物”,而在现实剖面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是以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为本。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因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站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上,不仅要关注“现实的人”而且要审视“人的现实”。也就是说,“人的现实”的突飞猛进,要求“现实的人”与时俱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当然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
鉴于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还有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文化自觉”,首倡者费孝通先生认为其要义在于“文化转型的自主性”,这其中“转型”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的现实”,而“自主”则是“现实的文化”所持的态度。事实上,“文化自觉”不仅包括自知、自珍而且包括自省、自新,这是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是文化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二、增强创造活力需要高度自信,这是指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自信。
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步骤,前一个是10年的展望,后一个是40年的远眺。我们实现“两个建成”的自信,首先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因为正是这条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道路”相关联的,还有“理论体系”和“制度”,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前途命运”后,它们一并也成为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对此,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要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当然需要高度的自信,而文化创造活力的高扬才是高度自信最好的注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基于“人民至上”理念的自信,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自信。这样的自信理所当然地会成为党和广大人民的共同信念,先哲所说“王道无非人情”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基于“人民至上”理念中的文化自信,首先是着眼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自信;其次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这是“以民为本固社稷”的自信;第三是倾听民众呼声并反映民众愿望,这是“总关民间疾苦情”的自信。着眼于“人民至上”,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着眼于“人民至上”,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前瞻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复兴。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