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代表热议科学发展观
地处高原屋脊的贵州省毕节市,过去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许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省倒数第一。1988年,国内首个以消除贫困、坚持科学发展为突出特点的农村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在这里成立。24年过去了,毕节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了40倍,跻身全省第3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3倍。“回望过去,是科学发展观激发出的强大活力,使毕节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毕节市委常委、威宁县委书记杨兴友代表告诉记者。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的一席话是对科学发展观最精准的阐释,如春雷般激荡着全体代表、全国人民的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代表敏锐地注意到十八大报告的这一重大变化,表明全党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原创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灵魂,必将以重大历史性理论贡献载入史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代表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许多十八大代表还清楚地记得,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的概念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此,中国社会拥有了清晰的发展主题,中国经济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从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恢宏的“中国答卷”已经证明,“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在中国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中,彰显出巨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
辽宁鞍山,一座因钢而兴的城市。鞍钢曾为这座城市贡献了大部分GDP,同时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工厂排出的污水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杨柳河变成了“红河”,空气中飘来的气味呛鼻。居民为和这样的大企业为邻感到很“憋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这个曾经讨人嫌的“邻居”通过持之以恒地实施节能减排,变得越来越可亲可敬了,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标准天数比例始终高于80%。
伟大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伟大的实践。10年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从世界第6位跃升到第2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大台阶……这一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生动实践,同时也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