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艺术报]让公共空间再多些“精神绿地”

时间:2012年10月3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彭 宽

  巨大的广告灯箱上,醒目地置入了四幅优美的中国山水写意作品,为人流如织的地铁站增添了一抹清新的文化气息。这是笔者近日在北京某处地铁站里偶然所见。不少候车乘客,为这与众不同的灯箱所吸引,于匆匆行色中注目欣赏,神情间或多或少显出了一份审美的轻松愉悦。

  身为过路人,笔者不知道这样一处细节的改变出于何人创意,作为地铁站、马路、城市广场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能够腾出大型广告灯箱这样宝贵的展示资源,用于公众的纯文化艺术欣赏之用,目前尚不多见。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后面的理念,颇为难得,值得肯定,更值得大力提倡。

  增加绿地,增添绿植,扩大绿化空间,如今已经是城市居民的强烈共识,许多部门和单位也非常重视。不过相比于对物质环境绿化的重视,如何在公共空间打造足够“面积”、足够“质量”的“文化绿地”、“精神绿地”,似乎还远远没有被充分关注。如今,人们进入城市,霓虹灯、广告栏、乃至户外墙壁、户内地板上,目之所及,只要能够被用来进行视觉宣传之地,随处可见的都是各类大大小小充满了商业气息的广告宣传制作,虽然大多画面精美、设计新颖,但其核心内容,毕竟并非纯粹的文化艺术欣赏,因此虽然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但总是缺乏真正令人的精神世界得以滋养的东西,看多了,还会隐隐使人视觉疲惫、心灵浮躁,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当然,在公共空间发布商业类广告是一种正常的企业宣传行为,笔者无意诘责。但正如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需要绿化一样,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环境也需要“绿地”。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虽然可以琳琅满目,虽然可以繁华热闹,但却承担不了“文化绿地”和“精神绿地”的作用。因此,北京地铁站里的那个中国山水灯箱,才会在笔者的印象里如此深刻,才会在周围的众多灯箱广告中如此显眼。虽然它还仅仅是一个细节,却对于地铁站这样一个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起着润物无声的改善。笔者相信,如果这样的细节能够在一个城市里多起来,对于整个城市文化气场、文化形象的营造和提升,都能起到不小的助推作用。

  如今,城市雕塑景观、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等用于文化娱乐休闲的场地在各地城市建设中越来越被重视,城市建筑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所附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显示着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文化审美需求在不断加大。因此,笔者期望像北京地铁站内中国山水灯箱这样的细节改变也能够越来越多,让城市的公共空间尽可能多一些“精神绿地”,让人们更惬意地去进行文化“呼吸”。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