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迎接十八大特刊·坚守历史之根 弘扬文化之魂
编者按
十年,对人的一生实在不短,而就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而言,不过是一眨眼。如何用这眨眼的瞬间,保护与传承五千年的文明?中国用事实告诉世界:我们不辱使命。
还记得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吗?
它被誉为“天字一号”工程,是目前中国已完成的最大规模文物保护工程,总投资19亿元。全国110多家文物考古和保护机构、5万余人次,参与了三峡库区文物考古及研究工作。1087处文物列入保护规划:地下文物723处,地面文物364处。
还记得长城资源调查吗?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我国境内各时代的所有长城墙体及相关遗存进行的首次全面调查,涉及十五个省(市、区)。调查员们采用田野考古调查的方法,用脚丈量了世界上最大的单项文化遗产,最终搞清了这个绵延三千多年的“万里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等相关设施43721处。
还记得“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吗?
这艘被命名为“南海一号”、在海底躺了800年的南宋木船,已经成为中国水下考古里程碑式的标志,它的发现和打捞过程充满各式各样的奇迹和波折,亦如中国水下考古本身的进程一样:从没有一个水下考古人员,没有一套水下考古装备开始,到目前已经着手操作世界上最具难度的水下考古实践。
还记得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吗?
作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化保护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于2002年开工,总投资3.8亿元。
还记得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杭州西湖,元上都遗址先后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还记得吗?陕西大明宫、河南隋唐洛阳城、浙江良渚等大遗址考古公园相继建成。
还记得吗……
要记住的太多了。
十年来,中国在用实际行动说:坚守历史之根、弘扬文化之魂,我们义不容辞;建设文化遗产强国,我们脚踏实地!
十年·观点
文物事业大发展的十年
励小捷(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心与支持下,全国文物系统坚持科学发展,锐意改革创新,抢抓机遇,认真履职,文物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十年来,各级政府对文物事业的投入前所未有,全社会对文物事业的关注前所未有,文物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前所未有,当前文物事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能够在这样的时代履行国家文物局局长的职责我深感幸运。 >>详细
十年·大事记
修缮后的布达拉宫金顶。
2002年,《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确立“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
2003年,伴随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库区135米水位线以下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圆满结束,一批重要成果填补了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
2004年6月28日至7月10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决定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长城保护条例》,这是我国首次为单项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
2007年,国务院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2008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全面启动;
2009年,国家文物局增设督察司,专门负责文物执法督察和安全监管工作,强调文物安全的“生命线”地位;
2010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基本完成;
2011年11月7日-12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召开;
2012年4-5月,全国人大就《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首次进行全国范围的检查;7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对建设文化遗产强国进行了部署。
坚守历史之根 弘扬文化之魂
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C型龙。
技术人员正在拼对良渚遗址出土的陶片。
乡土建筑被纳入三普范畴。
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后母戊鼎。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
良渚遗址发掘现场。
陶制彩绘文物保护是文物科技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考古
寻找中华文明的起源,完善中华民族的家谱,用实物证明中华5000年文明的真实。
从2001年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到2003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顺利结项,考古工作系统梳理了中原地区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建立起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的时空框架。其后,于2008年结束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将研究重点扩展到了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研究内容涉及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古代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极大拓展。2011年探源工程第三阶段业已启动。
此外,十年来,通过对古代都城宫殿遗址、墓葬、石窟寺、手工业遗址等进行考古和研究工作,深入探讨了古代社会,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以“南海I号”整体打捞为代表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 三普
跋涉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历尽千难万险,造福千秋万代。2007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历时5年,近15亿元经费投入,近5万名普查队员,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一连串的数字代表着沉甸甸的成果。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一步廓清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家底——取得了近7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信息和翔实数据,包括总量、分布、类型、年代、所有权、使用情况、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破坏因素等;同时也掌握了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情况——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等一批新型文化遗产得到充分重视,在新发现文物点中占有较大比重;科技手段大大丰富,水下考古、航空遥感、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得到充分应用;新发现和登记了一批重要文化遗产。
关键词 博物馆
这是一条时空隧道,连接着历史与现在。在这里,人们听文物诉说历史;在这里,文物向人们展示过去。
十年来,全国博物馆由2002年的2200个增长到2011年的3415个,新建、扩建重点博物馆200余座。截至2011年,全国馆藏文物达3018.5万件(套),比2002年增长122.7%。经文物部门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达456个。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
作为公众触摸历史最直观的窗口,全国博物馆2008年起开始免费开放,有效发挥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目前,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804个,年接待观众5.2亿人次。2008年至2011年,接待观众共20亿人次,平均观众量比免费开放前增长50%,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博物馆的知识殿堂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关键词 世界遗产
是成绩更是责任,每一次申遗成功都意味着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十年“申遗”成功的国家,我国目前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3项,居世界第三位,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9项。目前,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正在有序推进,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望年底前公布。“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还首次设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
为了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监测巡视力度逐步加大,目前已初步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监测巡视体系。国家成立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26处世界文化遗产建立了监测管理机构,13处初步建成遗产监测预警平台。还陆续颁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
关键词 大遗址
良渚、牛河梁、大明宫、隋唐洛阳城……一处处湮没于地下千百年的古代文明,以这种方式穿越时空呈现在世人面前。 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大遗址保护在探索中快速前行。通过中央与地方的集中强投入,实施了一批重要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肯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彰显。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工作持续推进;大明宫、隋唐洛阳城遗址的保护与环境整治、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大遗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殷墟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金沙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等一批高水平的遗址博物馆相继建成,汉阳陵、秦始皇陵、鸿山等大遗址保护示范园区初具规模,设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战略决策得以成功实践,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效益;“三线(长城、丝绸之路、大运河)两片(西安、洛阳)”为核心、100处大遗址为重要节点的保护格局初步形成,为全面扭转大遗址保护的被动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科技
从宏观到微观,从广度到深度,我国文物保护科技进入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古代建筑保护技术及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先后启动实施。通过联合攻关,在系统揭示文化遗产价值、探究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材料、传统工艺科学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研究与实践、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及保护等一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许多科技成果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灾后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改善等重大工程和重点工作中得以应用,有效提升了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
十年·大趋势
文化遗产保护六大趋势
保护要素
从重视单一文化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遗产”、“文化景观”保护的方向发展。
保护类型
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
空间尺度
从重视文化遗产“点”、“面”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大型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
时间尺度
从重视“古代文物”和“近代史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和“当代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
保护性质
从重视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
保护形态
从重视“物质要素”的文化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由“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结合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发展。
十年·记忆
“这十年,我参与,我幸福”
—— 一个文保志愿者眼里的十年
出了天津火车站,穿过解放桥,就进入了天津租界时期最重要的道路——解放北路,从这里可以随意走入老英租界的五大道、日租界的街区。
“我喜欢边走边聊,沿途看到的很多地方,我都可以讲一些故事。”穆森指着那些老建筑说,“不仅是老建筑的历史,更多的是曾经发生在它们身上的,如何保护它们的事。”
穆森,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文物保护志愿者。从2003年起开始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他和朋友们组成的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几乎走遍了天津所有的历史区域,为众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建筑争取到了依法保护的身份,举报了近百起非法拆除、破坏文物、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的行为。2008年他所率领的志愿者团队获得首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2009年穆森获得2009年度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
说到做文保志愿者,穆森的思绪回到1999年。当时天津的估衣街正在动迁。“当时忽然感觉,这里有一天会消失,……于是每天到这附近来看的步伐。这条街渐渐变样了、消失了。”一种痛彻心扉的情感刺激着他。“真正的人生,除了温饱,还要去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穆森说,“我觉得我见证了一切,我应该去做。” >>详细
十年·图说
本版摄影:李韵
①四川昭化古城的安逸生活。
②内蒙古出土的史前彩陶。
③西藏昌珠寺的喇嘛正在修复壁画。
④贵州黔东南苗族生态博物馆一角。
③西藏昌珠寺的喇嘛正在修复壁画。
相关链接:
这10年是中国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10年,是文化基础设施日益普及的10年,是城乡文化差距不断缩小的10年,是文化消费日益扩大的10年,是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10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10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面。文化既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只有把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10年来,文化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再到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10年来,各项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频密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三次以文化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文化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事实证明,我们党不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愧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巨大智力资源。 >>详细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