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警惕低俗恐怖片的不良影响
近日,受“钓鱼岛事件”的影响,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的系列电影《贞子3D》成为网友的众矢之的。一条被大量转发的微博称,该片将于9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呼吁观众予以抵制。但事实上,《贞子3D》并未通过广电部门审核,进入中国大陆地区公映纯属空穴来风。不论这条不实的微博消息是为了呼吁“爱国”,还是为了博眼球、“涨粉丝”,以《贞子3D》作为噱头,足见该类型影片的影响力及潜在的票房号召力。
《午夜凶铃》于上世纪末首映,堪称当代日本恐怖片的代表之作,其中的女鬼“贞子”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日本现代文化中“惊悚和灵异”的代名词。而后,其姊妹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此次3D技术的植入,显然是为了极尽恐怖之能事,营造更逼真、惊悚的视听效果,对于“鬼片控”们无疑具有极大吸引力。
恐怖片是近年来日趋受追捧的一个电影类别,多涉及鬼怪、谋杀、精神疾病、生物灾难等。客观来说,恐怖题材文艺作品也不乏优秀之作,如电影艺术大师希区柯克的悬疑片等,它们有的反映宗教禁忌,有的反思社会道德困境,有的映射社会矛盾,有的体现哲学思维,并非只有单纯的惊悚与感官刺激。另一方面,恐怖题材作品作为一种紧张刺激的娱乐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释放压力的需求。
然而,出于对人们心理需求的一味迎合,很大一部分恐怖片呈现出过度商业化的趋势,浅层次地追求恐怖效果,充满血腥、暴力、怨恨、诅咒,遮蔽了影片本该蕴含的人文价值,在故事架构上也缺乏新意。有人以近年来某些日本恐怖电影为例,作出如此评论:“这些恐怖故事像一个球,一层一层剥开,最后剥到中心,展现出一个怨灵的故事,却找不到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法,不能清除压抑在人们心中烦闷的种子。所以,它们除了能刺激观者尖声惊叫之外,就是让你看完心里犯堵。”尽管《贞子3D》未在中国大陆上映,但不同渠道的观影感受表明,影片仍然没有冲破此樊篱。
暂且抛却艺术角度的评判,在光影绚丽的文化盛宴中,“恐怖文化”这道菜终究只能是用来调节口味、满足小众需求的配菜。尤其对于纯粹追求感官刺激的片子,大可不必给予过多的关注,那种观后“犯堵”的感觉,只会给寻求心理疏解的人们带来饮鸩止渴的效果。而对于身心尚在成长中、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青少年来说,这种不良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因而,我国相关部门目前对于此类境外影片的审核政策是值得肯定的,与这些阴森森的魑魅魍魉比起来,我们显然更需要温情、温馨,向上、向善的文化元素。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