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商业电影探索工业化生产模式

时间:2012年09月05日来源:新华网作者:赵倩 艾福梅

  新华网银川9月4日电(记者 赵倩 艾福梅)中国商业电影研讨会于3日在宁夏银川举行,来自影视界、媒体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最近取得票房佳绩的《画皮》系列电影等是中国商业电影探索工业化生产模式的成功一步。

  《画皮》系列电影不断刷新着中国华语电影的记录。2008年上映的《画皮》以8000万元的制作成本创造了2.5亿元的票房,位居当年国产电影票房第二位;而今年的《画皮Ⅱ》最终以7亿多元的票房摘得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据《画皮Ⅱ》制片人庞洪介绍,《画皮Ⅱ》于6月28日在中国内地公映后,在相差不到一周时间内就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上映。依目前市场反馈情况看,《画皮Ⅱ》在上述国家和地区均创造了中国华语电影的最高票房。

  之后,8月17日,《画皮Ⅱ》又迅速在北美三个城市上映,而这部票房过1亿美元的中国电影也得到了美国市场的认可。

  “目前还未得到北美票房的市场反馈,但已有包括美国CAA在内的几家经纪公司跟我们谈电影的海外改编权。”庞宏说。

  随着2月份中美电影新协议的签订,国产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的正面交锋成为电影界和舆论的焦点话题。据统计,1月1日至6月30日,中国电影票房收入80.71亿元,同比增长41.7%,其中进口片票房超过50亿元,国产电影票房仅为28.05亿元。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说,根据协议,中国每年将20部美国进口大片的限额提高到34部,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月将有2到3部美国大片进入中国。这对中国电影造成了很大冲击,以前每年国产电影票房能占全部票房的50%以上,而今年上半年只占34%。

  “在这样背景下,很希望有国产电影异军突起,而《画皮Ⅱ》正好充当了急先锋,提振了电影人的信息,鼓舞了士气。”张宏森说。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张卫说,《画皮》迎合了电影院主流观众的审美趋向,迎合了国际电影的制作潮流,迎合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态势。

  据了解,美国的大型商业电影,如《指环王》《阿凡达》等,都有一个标准化的工作程序,而目前中国电影行业还很少按照这种模式去运作,《画皮Ⅱ》无疑在电影工业化生产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

  据《画皮Ⅱ》出品方介绍,这部电影是一个结构化创设、工业化创制和市场化运作的电影工业产品,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缜密的科学规划和前期部署,每一个步骤都经过规范的电影艺术研发标准和市场调研标准的双重检验,整部影片从一开始就有周密的设计,从大场面、大明星、大投资到最后的回报都是按照设计标准、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精确计算的,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可模仿性、可批量生产性。

  “在中国电影工业基础薄弱,电影创作和生产离电影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还有较大距离的今天,《画皮Ⅱ》无疑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胜利,也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标准和品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认为。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