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一个边疆京剧团半个世纪的艺术坚守之路

时间:2012年08月2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新荣

  “我们不是没有这个本事,只是缺少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崇拜这些梅花奖艺术团的演员,但同时也觉得遗憾,我们的机会在哪里?”8月2日至10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一行来到新疆,在8月3日梅花奖艺术团新疆自治区专场演出现场,亲身参与并亲眼目睹当晚演出盛况的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演员陈瑛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是截止目前新疆广袤大地上硕果仅存的京剧团,他们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守护着中华国粹艺术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8月3日晚,新疆人民会堂座无虚席。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新疆行首场演出现场,当乌鲁木齐市京剧团表演的戏曲联唱《中华戏韵》结束以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占祖国版图六分之一的西北大地上,怎能没有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演员陈瑛告诉记者,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就是因为在祖国的角角落落都有一个专业京剧院团的存在,有这么一批热爱京剧艺术的人默默坚守着。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新疆曾有三家京剧团活跃在戏曲舞台上。除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以外,还有新疆自治区京剧团和兵团京剧团。但80年代以后,随着影视等新兴艺术的勃兴,京剧艺术整体萧条,自治区京剧团和兵团京剧团相继退出了舞台。目前,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成为了全疆范围内硕果仅存的京剧“薪火”。尽管存活了下来,但对于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来说,日子并不好过。在该团副团长何铁军看来,这种艰难来自剧团在市场培育、人才培养和拓展信息渠道等方面面临的重重压力。

  2003年,因土地征迁,该团的群众剧院被拆除,而新剧院却迟迟未能交付。“过去我们一直有固定演出。周末时,中午演一场,晚上演一场,我还记得2001年团里重排《沙家浜》《杜鹃山》《打虎上山》等红色经典时,场场爆满的盛景。后来就没法这样演了,五六年里,我们只能与商家合作,在商场、酒店为各种促销活动助阵。”每当回忆起这段时光,何铁军言语间充满了无奈。一个戏曲艺术团体,失去剧院,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失去了舞台,失去了观众。“一直到2009年以前,一年下来团里大大小小的演出还不足50场。”何铁军说,2010年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情况有了转机。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培育市场,无论是京剧、秦腔、豫剧还是新疆的歌舞剧,政府买单,百姓免费看戏。从2009年到2011年,该团的演出场次翻了一倍,特别是今年,只是上半年的演出就已达到57场之多。“一年120多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对于戏剧工作者来说,这是一种荣耀和激励。”

  “培养演员比培育市场还要难。”面对剧团发展的另一重隐忧,何铁军心生忧虑。据他介绍,乌鲁木齐到目前还没有一家戏校。1977年该京剧团曾办过一个团带班,当时有49个人,现在只剩20几人留在团里,而且并非全都从事演员的工作;2003年京剧团再次办班,当时班里不到45个人,现在留在团里的不足14人。“我要生存,要活得有尊严,我干嘛要在这棵树上吊死?”面对团里多年大量演员转行的现实,陈瑛认为,现在是他们在人才接续方面最迫在眉睫、亟需解决问题的时候。为此,他们想过两个解决办法:要么从内地请名家大家到新疆做短期培训,缺啥补啥,用啥学啥;要么在内地办一个新疆班委托培养。而这些,也只是权宜之计。

  “我们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我们特别想找到自己的父母。”陈瑛直言,以前内地的一些演出或者评奖比赛的信息,根本到不了他们这边。信息闭塞、渠道不畅,成为阻碍剧团发展的又一道难题。“我们不是没有这个本事,只是缺少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崇拜这些梅花奖艺术团的演员,但同时也觉得遗憾,我们的机会在哪里?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站在这样的舞台上演出?”

  穷则思变,面对种种难题,乌鲁木齐市京剧团在变革中坚持了下来。京剧艺术本土化,探索打造“西部京剧”,他们以自己的一次次行动让国粹京剧在这片热土上扎根。其实,在新疆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京剧并不是历史最悠久、接受程度最广泛的艺术形式,其传承和推广程度也比不上北京、天津、上海等京剧兴盛之地。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何铁军倒觉得这正是一个探寻京剧艺术别开生面的机会。首先,新疆这块正在巨变的土地上有着最鲜活动人的故事;其次,胡琴、琵琶以及许多京剧曲牌都是从古代西域传到中原的,这些京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与新疆的民族歌舞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两点从形式到内容都坚定了乌鲁木齐市京剧团创新和改良的信心。“批量复制的产品没有艺术价值,如果我们照搬京津沪的京剧模式那就没有意义了。”何铁军说:“我们要把京剧艺术本土化、把新疆歌舞京剧化,打造出我们自己的本土京剧。”在这个基本思路下,乌鲁木齐市京剧团在2009年8月排演了京剧《丫头医生》,从开始创作到排演完成,剧团只用了半年时间。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现代京剧,不仅融合了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其中的优美唱段《晚风吹来沙枣花儿香》还加入了西方圆舞曲的旋律。《丫头医生》一经推出就备受观众好评,并作为当年新疆唯一入选的节目参加了2011年全国优秀京剧剧目展演,同时也受邀参加了当年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节,分别荣获展演奖和剧目奖。更重要的是,剧团因此获得了一笔宝贵的发展资金。

  无独有偶,2011年9月,陈瑛举办了“国韵芬芳——陈瑛京剧交响音乐演唱会”,给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感受。陈瑛说,穿插其中的民歌与交响乐丰富了京剧的旋律;戏服、晚礼服和现代的电子技术也在视觉上冲击着观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演出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京剧、走近京剧。

  总有一种坚守,让人肃然起敬。一个地处西北边陲的市京剧团,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和魄力,守护着中华国粹艺术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而梅花奖艺术团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和信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觉今生从事京剧这个行当是我的福分。”除了梅花奖艺术团给新疆戏曲加油助威,何铁军希望,通过新疆文联牵线搭桥,能够与中国剧协在演员、编剧培养方面有更加长期深入的合作。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