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性出版亟需“去火”——从《焚书指南》说开去
假如遭遇一场千年不遇的极寒,你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你会先烧什么书?
当作家马伯庸在他的文章《焚书指南》中将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列入焚书取暖的首选时,“千年不遇的极寒”所隐喻的末世假设,实际上已把问题转向了一种文化的终极追问:对文明的存续来说,哪些书比较不重要?或者哪些更重要?
“千年不遇的极寒”当然是玩笑话,把烧书行为设定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这些话却是针对着爱书之人说的。马先生基于文明存续和个人喜好的标准决定烧掉一些书,有的是出得太多“可以烧很久”,有的“水分太多”,有的则属于可能搞坏身体系统的乱攒之书。可以看出,其中透着一种调侃式的不满,直指好书不多的近年图书出版行业。并非健康励志的生活缺乏永恒的价值,恰恰是商业出版的急功近利让许多“健康励志”瞬间坍塌。
前几天,当林丹获得奥运羽毛球男单冠军在赛场内兴奋狂奔时,人们也许很难想到,他的胜利也彻底改变了其自传《直到世界尽头》的命运。在这场胜利到来的大概一个小时后,签下该自传的书商便急不可耐地宣布《直到世界尽头》正式首发。据媒体报道,在书商关于《直到世界尽头》的两套发行方案中,如果林丹赢了,那就立刻宣布首发,如果输了,那就只能等到10月份才首发。火热的赛场背后,图书的商业投机毫不隐讳。
成功学、励志书之市场对位,生活保健书之日常需要,明星自传之娱乐色彩,无疑为图书操盘手们提供了天然的兴奋剂。什么热门火爆,谁的粉丝众多,最起码已给相关图书的销售成绩做了心理保证;而且,其运作也将更具有噱头,更勾引人的关切。实际上,它们跟图书的选题内容并不直接相关,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图书是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或明星自传而论定该书质量低劣;但此类选题的兴奋剂效应及其运作的投机性,决定了其出版会赶时髦、赶时间甚至不妨攒一攒。这基本就为它们被烧来取暖埋下了伏笔。
前些日子许多人在网上争论,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之类的图书到底该不该烧,争得很热闹,有人出来公允了一下:“其实这样的书也是需要的,大可不必烧掉。”其实这是没搞清楚情况。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个人揣测,马伯庸的醉翁之意根本就不在它们是什么书,而在于隐喻书背后的运作一条龙。也许,林丹自传幸或不幸地被首发只是奥运大餐后的一例甜点。据我所知,像拿影视作品拍摄场记加上一些娱乐佐料制作的影视书,其售卖也基本赶着影视上映或播出的趟;装帧堪称豪华,价格贵得吓人,一张海报的内容,却有直奔一盒月饼的重量。真不知道是卖书还是卖饼!
书是精神食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能强求人人都爱莎士比亚。成功、成名和健康都很重要,人人爱之可能还会让社会更加阳光明媚。从市场的角度讲,讲究营销策略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文明存续的重要载体,书籍并非也不应成为纯市场化的商品,特别是不应成为即时应景、降火挠痒的急先锋。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阶梯什么意思?一步一步走上去的,稳当,有足够的时间喘息沉淀,能够起指针的作用,引导和培养一大批懂书、爱书同样也知道怎么烧书的读者。少一点亢奋投机,图书的市场生态可能会更好。
推动全民阅读肯定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不是嚷嚷就能成功的。但读书之成为习惯,多数并非从使用工具书、参考成功学或成名记而练就心静神定,反而都是出于见猎心喜,看见好书就把持不住,然后滚雪球似的触类旁通,自成习惯并成为铁杆的图书消费者。这类书,多与文明的存续、精神的抱持相关。反观某些急功近利的图书出版,把读者尽当成想成功或心忧健康成疯的主,愣把自己变成“柴禾生产商”,让读者群的素质越发荒漠化,这不是找烧是找什么?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