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艺术报]影视剧创作要拒绝“复制”+“粘贴”

时间:2012年05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陆尚

  近日,荧屏又接连爆出影视剧涉嫌“抄袭”事件:正在热播的《笑红颜》被网友指该剧的故事与该剧编剧林和平2004年的作品《血色残阳》极其相似,是在进行“自我克隆”;而《小夫妻时代》则被网友认为抄袭了加拿大电视剧《18岁定终身》和美剧《兄弟姐妹》两部“洋作”,讽刺其“抄”出亚洲“抄”向世界。而对于网友的质疑,两剧主创均回应说“不存在抄袭”,认为只是“再创作”和“同化”。笔者以为,即使尚不能确定将两剧定性为“抄袭”,但其内容与相关剧集的相似性却是不容否定的。

  应该说,近年来,影视剧涉嫌抄袭的事件屡有发生,前有《丑女无敌》涉嫌抄袭《丑女贝蒂》、《爱情公寓》涉嫌抄袭《老友记》,后有《大清后宫》《美人心计》《美人天下》和《宫》,以及近期的《传奇之王》和上面提到的两部电视剧等都卷入了涉嫌抄袭的漩涡。尽管批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但这股风气非但没有刹住,却渐有愈演愈烈之势,荧屏上似曾相识的“老面孔”、“新瓶装旧酒”的老故事依旧时有出现。这不得不令人对于当下的影视剧创作心生忧虑。此前,演员黄渤就曾炮轰电影界某些不良的浮躁之风:有些人写剧本只要15天。试想,仅用15天就完成的剧本如何架构支撑起优秀的影视作品呢?恐怕只能是粗制滥造、东抄西凑、急功近利的滥竽充数之作罢了。这恐怕也是银幕和荧屏上出现众多涉嫌“抄袭”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著名编剧王兴东曾经批评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深入生活,而是坐在家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克隆、复制、加工、兑水。而这种急功近利地“复制”+“粘贴”的结果,也就使得影视故事越来越雷同、越来越离谱,离当下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失去了真实的依托。要遏制浮躁、减少“抄袭”,提升原创力自不待言,更需要影视编剧、导演等真正地向下看、走下去,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唯有如此,才能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感知到最真实的群众生活,从而创作出经典的、与老百姓零距离的艺术作品。“作家自身泡在生活里,反过来,又把生活泡在自己的心血里”。这是现年已经90多岁的老作家、著名编剧于敏自身创作的心得。他曾经为了写好工农兵的故事,扎根鞍钢近20年体验生活,写出了《高歌猛进》《我们是一家》《工地一青年》《炉火正红》等电影文学剧本;而著名作家、编剧张天民为了写《创业》也曾经在大庆油田深入体验生活了好几年,他们为很多年轻编剧做出了榜样。

  笔者觉得,在影视创作较为浮躁的当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仍应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的原则,不能为了急功近利而丢失自己的艺术理想,降低作品标准。87版《红楼梦》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其不惜耗时多年精雕细刻;台湾导演魏德圣为拍《奥德赛·巴莱》筹划12年的时间;大导演卡梅隆为了制作《阿凡达2》深入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全身心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与“抄袭”、“同化”绝缘,也才能获得观众发自内心的叫好。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