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小省区也要办大文化——专家座谈宁夏文艺创作生产

时间:2012年04月2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莫铭

  “加强对文学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建立健全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实施‘小省区也要办大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日前,在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精神而召开的宁夏文艺创作座谈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的一席话道出了加强文艺创作生产的必要性。会上,宁夏作家、艺术家以及宣传文化战线的工作者共聚一堂,分析宁夏文艺创作现状,畅谈推动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屈冬玉表示,文艺创作生产一定要立足时代大事抓传承,立足全国大局抓特色,立足实际抓基层,要注重创新,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小省区能办大文化的理念,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而在宁夏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歌平看来,文艺创作过程中广大文艺家既可以单独作战,也可以联合攻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就可以创作出一批具有宁夏风格、宁夏气派和特色的精品力作。更重要的是,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要把深入生活作为创作的常态坚持下去。

  “宁夏文学在全国文学的格局中属于中上水准,有其令人自豪的一面,但也有其尴尬的一面。”宁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哈若蕙这样来反思宁夏文学的现状。哈若蕙说,文学发展环境、生态的脆弱导致文学边缘化,重点文学创作项目的立项举步维艰,文学人才的培养、文学队伍的凝聚缺乏扶植底气等,都不容回避。针对宁夏文艺创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宁夏作协副主席、宁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郎伟直言,从目前来说,宁夏文学艺术创作水平在全国居于中上水平,但是70后、80后的人才明显不多,主要原因是宁夏新一代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就如何更好地推动宁夏文艺创作生产,与会者纷纷建言献策。郑歌平认为,文艺创作要开辟新途径,提升中青年文艺家的综合素质。要一手抓创作,一手抓推介,提高宁夏文艺创作精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逐步建立自治区级的艺术创作荣誉制度;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宁夏文学艺术基金的保障作用、文艺评奖的激励作用、文艺理论和评论的引领作用。哈若蕙建议,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建立文学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西吉“文学之乡”的示范引导作用,可建立更多的省级“文学之乡”,做好文学的普及,将文学艺术的人民性落在实处。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电影厂厂长杨洪涛认为,要高度重视创作与市场的结合,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推动影视作品更好地面向市场、为人民服务。他建议成立宁夏影视项目立项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研发评判机构;进一步健全人才鼓励和奖励机制,设立“自治区功勋文化精英”等奖项的评选,为宁夏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宁夏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郭文斌表示,要紧紧咬定“出人才、出精品”目标,扶持文学刊物健康发展,留住名家,推出新人,为文艺新苗创造成长机会,为文艺新人创造好的条件,设立宁夏精品储备库和传统文化抢救资金,用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的恢复工作。郎伟建议,设立宁夏文学艺术创作基金,资助公认的优秀的文艺创作者;在每个行当设首席专家,以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留住专家,留住人才。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