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影视城缘何频唱“空城计”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几年,随着影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影视城、影视基地建设再掀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影视城已达上千座,几乎遍布每个省份,全国影视基地总投资额已接近500亿元,投资规模仍在持续扩大,一些新的影视城仍不断涌现。一边是各地方兴未艾且声势浩大的“造城”运动,一边却因为大量重复建设,且盲目求大求全,以致数量上供大于求,风格上“千城一面”,加之经营管理上缺乏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使得这些“庞然大物”频频上演“空城计”,80%陷于亏损状态,15%勉强维持温饱,仅5%能够盈利。地方政府这般理解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路数和热情,着实令人生忧。
掐指一算,国内兴建影视城已有25年之久,上可溯至1987年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当时,国内影视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出于对拍戏的好奇、对明星的热捧,无锡影视基地一时间成了极其热门的旅游景点。影视与旅游联姻,使外景拍摄地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倒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知名度的提升,这也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热衷于投资建设影视基地的直接动机。无锡影视基地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市场,在这之后的20多年里,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热潮迅速席卷全国。
诚然,一座成功的影视城,通过影视拍摄聚集人气,提升市场认知度;又通过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并可衍生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使得影视拍摄与游乐体验双线互动,影视旅游与创意产业完美结合,的确可以带动一个庞大的经济商圈,服务一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格。这样的局面,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地政府或影视城项目的投资者、建设者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和长期规划,甚至有些投资商竟怀有妄图通过一两部戏,搭一座影视城就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简单想法,不做相关市场调研分析,缺乏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文化消费状况的清醒认识和定位,更不必谈针对性地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和资源,以致于有些影视城,随便圈一块地,砌一堵围墙,造几幢仿古建筑,就敢卖票发展旅游经济。以影视城建设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影视是表,旅游为里,文化才是其魂魄所在。如今眼下的现实倒更让人觉得,中国影视城的建设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投资文化的长远眼光与对文化的持久热情。
仔细想来,其实跟风大建影视城,只是地方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全貌之一斑,诸如此类的大兴土木工程,在国内一些城市并不鲜见。借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东风,大量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剧院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当然是好事,但不少地方走向了反面。比如在文化基建上舍得下本钱,似乎体量不大就不足以彰显其影响力,盲目求大求全,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产品后续跟进乏力的问题,文化产品供不应求,文化创意乏善可陈,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更是少之又少,其暴露的正是地方政府对于文化发展的一种短视行为,它也成为形式主义、浮躁之风和铺张浪费的典型表征。影视城作为一种文化地产,以地产哺育文化发展,通过文化来实现地产增值,而因为有些地方政府或投资商错把本该投到文化上的钱投到地产上去,以圈地、开发房地产等经济利益为目的建设影视城,打破了影视城发展的良性循环,助长了大量的文化泡沫,不但对发展文化产业没有帮助,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
其实,成功的影视城,并非单纯地造一堆房子那么简单,它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具备相当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一方面可以为剧组提供取景摄制、餐饮住宿、道具租赁、后期制作等一条龙综合型服务,同时又能给游客带来独具特色的深度文化体验,结成集影视创意、制作、传播、消费、服务及交流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才能更加彰显其核心竞争力。从大的层面而言,城市文化发展、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培育、发展先进文化的载体,这个载体包括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而“千城一律”地上演“空城计”,正是地方政府“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的典型表现。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要靠文化事业来涵养,只有正确厘清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地方政府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缺位,以及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越位。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