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图书发行拼的不是书名
日前有媒体报道,25年前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之一松本清张的代表作《球形的荒野》引进中国后,备受冷落。25年后,这本小说再次引进中国后却奇迹般地连续盘踞豆瓣新书首页,而且评分高达9.2分。形成这一戏剧性变化的原因,不是原著内容有了改变,而只是书名由原来充满诗意的《球形的荒野》改成了所谓更具吸引力的《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
这一案例,不禁让很多人感叹,在眼下这个崇尚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就一本书而言,不论其内容如何,想要畅销,也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吸引眼球的书名,否则,再经典亦是枉然。毕竟这样的实例此前并不鲜见。据北京新华书店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图书销售冠军——《如果高中棒球队女子经理读了彼得·德鲁克》在日本的销量超过100万册,但全北京2月份销量仅4本;《阿特拉斯耸耸肩》是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十本书之一,累计销售已超过8000万册,但1月份,全北京销量仅3本;1980年出版的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代表作《玫瑰的名字》至今已被翻译成35种文字,累积销量高达1600万册,在国外的声誉远超过《达·芬奇密码》,但其销量在北京连续几个月为个位数……或许,导致这些经典作品不畅销的原因有很多,但在很多人看来,书名平淡无奇,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眼球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诚然,一部新著面世,想在浩瀚的出版市场挤上榜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针对市场做一些适当的包装,以吸引更多读者,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著作自身内容空洞乏味,再华丽的包装、再怪异的书名,即使获得了一时的效益,但也终究不能成为经典。相反,一本名字平庸但内容扎实的好书,也许一开始并不畅销,但是经过时间的沉淀,终究会历久弥香。然而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并不为当下出版界中的一些人所明晓。“书名不怪,书商不卖,读者不爱”的奇怪逻辑在图书出版界大行其道。很多图书出版单位不再像以往那样中规中矩,起一个古怪的书名,成了很多作者通往畅销的捷径。出版人因此个个成了“书名党”。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奇怪的书名总会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可是,读者买书毕竟不是为了阅读一个新鲜刺激的书名,就像顾客去饭店消费,初衷是想品尝到表里如一的饭菜,而不仅仅是去赞叹美丽的菜名。
怪异的书名有时不但不能为著作本身添彩,反而会误导读者。就拿名为《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这本美国图书来说,很多读者乍一看书名大多会将其视为机械类教科书,可事实上该书讲述的是一对父子骑摩托车跨越美国大陆,探寻生命意义的哲学书籍。但由于书名的误解,很多网友在错买之后悲愤地留言:“天哪!我所关心的补胎、气门阀疏通、消声器维护等内容全部没有。”岂不悲哉!
虽然搞怪书名现象并非国内独有,但与国外奇怪的书名多少还有点幽默成分相比,国内很多书名则有种“名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如《鱼和它的自行车》《等待是一声最初的苍老》《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怎样把仓鼠变成化石》《挖鼻史》《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等等,这些有着奇怪名字的书,事实上大部分都是打着无厘头的幌子,其内容实在乏善可陈。既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出版人放着文从字顺的名字不用,而偏爱搞怪书名呢?一句话:吸引眼球,刺激销量。
对于一本书来说,好名字犹如一把钩子,它能瞬间勾住读者的心。但好的书名贵在创意新颖、内涵丰富、不粗不俗,而不是越奇怪就越好,越“雷人”就越能吸引人。更重要的是,真正能让一本书成为经典的最终还是其自身内容。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