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下去,时间会证明我们的音乐——访金唱片奖得主、乐坛伉俪冯晓泉曾格格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上世纪90年代,当这首《中华民谣》唱响大江南北时,它的作曲者冯晓泉才23岁。之后,《霸王别姬》《冰糖葫芦》《天上人间》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将冯晓泉的音乐事业一次次推向高潮,也给当时的华语流行乐带来了巨大影响。从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到中央民族乐团中的全能音乐人,冯晓泉携妻子曾格格以新民乐代言人的形象走进观众视线。在前不久的第八届中国金唱片奖的颁奖典礼上,夫妻二人凭借《泉释风格》获得“器乐演奏奖”。奖项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难,更有乐坛伉俪20多年来共同坚守音乐梦想的执著。
尘封五年的《中华民谣》
“在这次金唱片奖的颁奖典礼上,我碰到了给我出第一张专辑的社长,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个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聊起出道,冯晓泉与一旁的曾格格交流着,“你还记得吗,写《中华民谣》是1989年吧?到了1992年春节的时候,咱俩骑着自行车顶着七八级大风去录音棚录制,当时同学和朋友都觉得好。”《中华民谣》是冯晓泉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因为专业优异,冯晓泉在学生时代就拥有一大批粉丝,曾格格自言,“以我为首的同学们都非常支持他。”“但当我们俩去找制作单位、唱片公司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看好作品,找了几次之后我就心灰意冷,甚至要把歌扔了。当时格格就跟我说:‘我觉得好,你一定能行。’”冯晓泉说。就这样,整整被搁置了5年的《中华民谣》终于在1994年浮出水面,并得到了极大认可,但金唱片奖在上世纪90年代末暂时停止颁奖。“得到金唱片奖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那时也是我音乐创作的高峰期,却没能在歌曲上有个交代,很遗憾。”冯晓泉说。
艺术道路上的“摇摆者”
“新民乐就是要把民族的韵味、旋律和现代生活节奏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接受。”不管是民族与流行,甚至与西洋音乐之间的互融互通,冯晓泉表示,最重要的不是找到更新颖的音乐形式,而是如何更自然地表达自我。“新世纪以来更多年轻人喜爱民乐,这很好。但音乐需要坐下来去品,每天那么忙的状态是没办法去欣赏的。”冯晓泉说,“当然,这当中也包含很多技术性问题,比如《春江花月夜》,放在现在很少有人去听,我就得加入更多现代元素,让现代流行元素与传统艺术很好地对接。”冯晓泉笑称自己是艺术道路上的“摇摆者”,“我经常说我自己‘摇摆’在中间,总在想如何才能让流行与传统更好地搭配在一起。其实我也知道,这里最难的就是对于音乐的坚守。”冯晓泉说。
“面具”不要太多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各种网络歌手与网络“口水歌”层出不穷,冯晓泉表示,“现在的音乐‘面具’太多,你写的歌词自己都不信怎么能打动别人呢?音乐就是要带给人心灵上的洗涤。”他以儿子冯天一为例说,“天一现在八岁了,有差不多十几首作品。他的音乐风格与我不同,孩子的东西特别真,特别纯,那是一种由心底自发的热情。而现在大家想着出名,目的性太强,失去了最淳朴的东西。”谈起孩子,曾格格也是一脸笑意,她曾说,每一个音符都像他们的孩子一样,冯天一就是他们最好的作品。“用心去写东西,做更细致、更讲究、更有水准的音乐。”曾格格话音刚落,一旁的冯晓泉接着妻子的话讲:“对,坚守下去,时间会证明一切。”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