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艺坛楷模”的旗帜扛到底——访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团长李亚萍
初见李亚萍,是在一次随中国杂协“精品杂技下基层”的演出中,她担任整场演出的导演,做事干脆利落、一丝不苟,令人印象深刻。随着接触次数增多,了解不断加深,她爽直的性格、对杂技艺术的热爱、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高尚的艺术品格让记者深受感动。
运动员“转型”为杂技演员
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于李亚萍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作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以下简称“战杂”)现任团长,她带领的团队迎来建团60周年,也是该团获中央军委授予“艺坛楷模”称号20周年,而她自己也获得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并被中国杂协授予“终身成就奖”,可谓四喜临门。荣誉的背后,是她辛勤的耕耘和不断的付出,然而谈到她一路走来的种种辛苦和不易,她却平淡地说:“过去所经历的已经一页一页地翻过去了,能走过来,‘坚持’是我战胜一切困难的秘诀。”
为了热爱的事业,李亚萍不断地坚持着。从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杂技编导,再到“战杂”副团长、团长,一次又一次角色转换,她总是凭着一股执著迎接每一次“转型”带来的挑战。
5岁就开始练习体操的李亚萍,不到16岁就已经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了。16岁时,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加入“战杂”,从体操转到杂技行当。为练好杂技,李亚萍吃了很多苦,浑身都是伤,艰苦的训练当中满含着她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她也收获了很多。她主演的《空中吊子》《定车》《转碟》等高难度杂技节目屡获殊荣、深受好评,而《女子大跳板》更是先后获得了法国巴黎“明日”国际杂技比赛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和摩纳哥蒙特卡罗国际杂技比赛最高奖“金小丑”奖等奖项,作为杂技演员她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创新、创新、再创新
在收获了无数荣誉之后,李亚萍又冒出了一个念头——做编导。“对此很多人又开始不理解了,认为我放弃如日中天的演员生涯有些可惜,可是我有着更大的‘野心’。”李亚萍说,想成为编导的出发点还是延续她的艺术生命,因为不做演员后要继续她所钟爱的杂技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做教练,一个是做编导,而她认为做编导更能把她的所学和多年来的积累更好地施展出来。
在任编导期间,她独立创作、编导了多个杂技作品和杂技主题(专场)晚会,也斩获了很多奖项:2001年她编导的杂技节目《男女艺术软功》,获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编导一等奖;2002年编导的《生命之灵——倒立顶技》,获第四届新苗杯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金奖、编导一等奖;2003年编导的杂技情景剧《晴朗的天空》获抗击非典题材优秀作品奖,杂技节目《晃梯》获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非专业编导出身的李亚萍坦言,“创新”成了她从事杂技创作一以贯之的方向和原则。她认为,要让观众真正喜欢上杂技,节目的可看性和艺术性非常关键。她主创和编导的享誉国内外的杂技剧《天鹅湖》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用杂技结合戏剧、芭蕾舞的形式对世界经典进行演绎,不仅克服了杂技表现情感,特别是表现故事性主题较弱的劣势,更让人们对于杂技的艺术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在她组织创作的大型杂技主题晚会《生命·阳光》里,又加入了激光、火焰、LED屏等高科技元素。“杂技的理念必须更新,它不光是肢体技巧,还是一门综合艺术。”李亚萍说。
上攀艺术高峰 下为基层服务
2007年,38岁的李亚萍迎来了她人生中的又一次挑战——担任“战杂”团长。而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过相关的管理经验,“一下子挑起一团人生存和发展的重担,压力相当大。”李亚萍表示,“战杂”的起点很高,由于获奖无数、成绩突出,1991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了“艺坛楷模”的荣誉称号,怎样才能让这个团队更加辉煌,是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难题。倔强的李亚萍说:“我既然接了这个团就得全力以赴,拼了命也要把‘战杂’的这面旗帜扛起来。”对外商演、受伤人员安置、演学员的培养、对外交流等等,刚成为团长的李亚萍就遇到了接踵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她直言,遇到困难也有哭的时候,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是擦干眼泪后,还是坚定地继续往前走。
抓事务更要抓创作,在李亚萍看来,对于艺术团体来说出作品是第一位的。“作品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要与时俱进。”李亚萍对新创作品有着很高的期待和要求,“作品要成功首先杂技本体的东西要过硬,其次要善于吸收各艺术门类的优长,突破固有的圈圈,站在更高的角度与世界接轨。”在她的带领下,“战杂”推出的《黎族节日》《女子蹬鼓》《心·飞翔——女子软功》《奔腾——抖杠》《男子顶技》等一系列作品获国内外大奖,也赢得了市场。“上攀艺术高峰、下为基层服务”是“战杂”坚守了30年的宗旨,在商业演出之外,李亚萍带领她的团队积极参加各种“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为基层观众和广大部队官兵演出精彩的杂技节目,送去问候和欢笑。她说:“只要老百姓、部队官兵喜欢,我们就会坚持下去。他们的满足就是艺术工作者最大的幸福。”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