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产动画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
文学价值是动画作品的灵魂
毕生辉
动画是当今时代新兴文化产业,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作品风靡好几年,创下了惊人的收视率和票房。这部国产动画片,它的特点就是轻松幽默搞笑,一改说教的风格,勇于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很多人以为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总算快要来了,可时至今日,这个春天我们还是没能看到。
那么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瓶颈究竟在哪里?我认为创作是根本,没有给动画创作一个合理的定位是动画产业难以发展的症结所在。在大多数国人眼里,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这样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动画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动画的发展史上,其实不乏诸如《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葫芦娃》《黑猫警长》等少儿动画中的精品,但这些作品始终都没有跳出儿童文艺的窠臼,所以终究还是无法成为支撑整个动画产业的力作。
由此想到,在邻国日本,他们充分利用动画便于表现创作想象力的特点,为其注入许多新的内容,题材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样,观众人群更加广泛,有适合孩子看的,更有适合孩子、大人共同欣赏的。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动画定位成一种文学的载体,赋予它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欣赏价值,从而造就了一部部优秀动画作品,也成就了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
比如说《棋魂》,这是一部很专业的围棋推广片,改编自同名漫画。其中每一盘棋都由专业的围棋高手精心打造,讲述了主人公追求梦想,成为职业棋手的历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荧屏,有的具有长者风范,有的自命不凡,有的不断追求更强的对手,有的渴望在已经登峰造极的棋艺上有进一步的突破。鲜活的人物和复杂的心理,给人一种好像现实中确有其人的感觉。再比如《凉宫春日的忧郁》,该片以“世界能随着凉宫春日无意识的愿望而改变”这样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观为线索,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极端自我中心的少女形象。该片改编自同名轻小说,构思巧妙、内容诙谐幽默,是一部融合了科幻要素的校园类作品,同时掺入了不少流行元素。
这些作品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学价值颇高,作品被赋予了灵魂。所以,它们的观众就不会仅仅是小孩,会有更多成年人像欣赏文学作品一样来欣赏它们。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动画创作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动画这个平台本身就很直观、很便于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文学内涵的话,就能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了。它们的市场以及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会远高于单纯的少儿动画。
那么如何来实现这样一种定位呢,我觉得起码先要做到三点。第一,动画人要像文学创作那样去创作动画;第二,评论人要像批评文学作品一样去批评动画;第三,审核人要像审核文学作品一样去审核动画。这三点我们现在做得都相当不够,一句“不适合给小孩看”,可能就扼杀了许多优秀作品的萌芽。可见,仅仅从少儿文学的视角去创作、批评、审核动画的话,我国的动画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我们应该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动画,给动画一个更宽容的发展空间。
我国动画产业的症结肯定还不止如此,比如经费投入不足、画面太过粗糙、声优不够专业等等。然而对于尚停留在起步阶段的我国动画产业来说,当务之急还是先要改变对动画的理解和定位,然后才能用准确的理解与合理的定位去创造更多的优秀动画作品。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