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艺术报]雷人“鸟巢”频现,都是创新乏力惹的祸

时间:2011年11月3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怡梦

  自从国家体育场“鸟巢”在北京落成,各地出现了各种“鸟巢”,如山西蒲县文化宫、广东省中山市沙溪体育馆,纷纷举着“蒲县鸟巢”、“沙溪鸟巢”等招牌吸引观览,近来中部某市一美术馆又因“貌似鸟巢而且漏水”之名横空出世。笔者对诸般“山寨鸟巢”感到审美疲劳的同时,也为设计者的弄巧成拙深表遗憾。

  照片上的该美术馆为穹状玻璃建筑,外侧围有不规则交叉的钢架,其实不像鸟巢,更像一堆待燃的巨型篝火。参差错杂的钢架结构令人联想到奥运主会场鸟巢,这既是设计的巧妙之处,也是其失败之处。

  美术馆是实用建筑,不是城市雕塑,其重要功能是为展品提供展示、收藏的空间,为参观者营造适宜的观览环境,然而其外观建得如此前卫,未免喧宾夺主。美术馆的任何自我展示,目的应是吸引来者入内观展,而非让游客把它当成“鸟巢”围观。而且,一座美术馆应当做到海纳百川,成为各类美术作品的栖息之所,拥有后现代外形的美术馆或许适宜举办毕加索作品展、达利作品展,而审美风格唯美内敛的水墨画展、刺绣展若置身于格格不入的后现代展馆,就显得十分尴尬。

  美术馆是艺术展馆,不是体育场。用途不同为何要引入国家体育场设计元素?简单对比就能发现,钢架结构作为国家体育场的主体,是运用力学和仿生学原理支撑整个建筑的核心,之所以建成鸟巢形态,是为适应海量观众围坐观赏比赛,对于地形、环境等因素也有充分考虑;而该美术馆的穹状玻璃建筑已自成一体,外围钢架装饰性大于结构性,除了令建筑整体貌似鸟巢之外,看不出任何存在的必要。参观美术展览不像观赏体育比赛,而是边走边看的欣赏过程,设计语言应倾向悠然自适的表达,结构应具有发散性,穹状玻璃本身已是半球倒扣的封闭结构,外围纵横交错的钢架更似牢笼,实在令人紧张和疲惫。

  有上述种种不妥,若再以“鸟巢其外漏水其中”为由指责该美术馆华而不实、空有其表未见其用,似乎是笔者“落井下石”了。笔者更奇怪的是,对于“城市名+鸟巢”这样的山寨称呼,设计者与当地市民难道会津津乐道、沾沾自喜?这分明是跟风模仿、原创力阙如的表现。

  “鸟巢”一词在今天似乎渐成李白的“月”、李商隐的“蝴蝶”,提起“鸟巢”就想回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恢弘与荣耀,它承载了中国人太多诗般的记忆,正因如此,才有众多后来者试图以这个名字来为自身增色添彩。然而“鸟巢”只有一个,任何翻版与蹈袭都只会令作品或滑稽可笑,或索然无味。正如今天的诗人不会再写“床前明月光”、“庄生晓梦迷蝴蝶”。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看到超越“鸟巢”的作品。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