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一线见闻:截至目前,国产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已与66个国家签订了海外发行协议。由天津北方电影集团作为第一出品人、历时3年创作完成的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因该片彰显了武术、杂技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再加上精良的制作,推出伊始,就受到海外广泛关注。(据新华社电)
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拓展我国文化发展空间,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也是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资源配置向出口重点企业倾斜
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发放等方面出台更有针对性、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
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市场上,表现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的竞争上。近年来,美国一直控制着世界60%—80%的电视和广播节目,占有世界2/3的电影市场总票房。相形之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差距还非常明显,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体上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规模总量偏小、结构不尽合理、营销手段落后,特别是缺乏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思路和模式,不断提高国际文化市场所占份额,有效扩大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为此,《决定》强调指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
要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扶持机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在行业资源配置方面向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倾斜。财政、税务、商务、金融、海关等部门要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发放、外汇管理、保险服务、海关便利等方面出台更有针对性、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各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也要把文化出口作为重点的扶持方向。
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
鼓励文化企业和重点主流媒体通过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不断壮大对外文化贸易的主力军,努力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参与的对外文化贸易格局。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资合作,积极发展各类版权代理、交易机构,推动对外版权贸易。鼓励文化企业和重点主流媒体通过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使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更直接地打入国际文化市场。
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开拓国际文化市场。鼓励文化企业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认真研究国外受众消费需求的关注点、兴趣点、共鸣点,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提供易于接受的文化服务。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营销意识,积极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运作规律的营销方式,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品牌。推进出口平台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拓展文化贸易网络。继续办好用好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重点国际文化会展,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海外推介和招商力度,改善硬件软件方面的服务,不断提高会展的层级、水平和成效。支持和组织国内文化企业参加境外节展,借助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推销优秀文化产品。注意发挥海关保税区“境内关外”的优势,加强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资料来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本报编辑整理)
数据链接:2010年,我国在境外举办了100次中国电影展,展映国产影片578部次,中国电影展映活动所到之处,均产生热烈反响。这一年,47部国产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35.17亿元人民币。
作为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领头羊”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已有5年,累计助推近2000种图书走向海外。“十二五”期间,这一计划还将推动中国的数字出版“走出去”,加快推进优秀出版物通过数字出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有实力的出版企业开发海外阵地。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