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版权引进的路径依赖
版权贸易具有文化交流与贸易活动的双重属性。版权引进能够优化出版单位的出版结构,更新出版理念,催生并壮大一批实力雄厚的出版单位,从而有助于实现我国出版业的整体提速;而版权输出,在给出版单位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效地对外传播了中华文化,它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我国版权贸易逆差态势的呈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现实原因。就历史渊源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版权观念产生晚,人们的版权意识普遍淡薄,版权保护与版权贸易出现的历史相对也较短,版权贸易繁荣景象的出现尚需时日;就现实原因来看,版权贸易逆差局面的出现是与当前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劣势、出版单位缺乏成熟的版权贸易实务操作经验、版权贸易的渠道不够通畅、高素质的版权贸易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版权代理机构普遍欠缺、版权代理机制尚不完善等特定阶段分不开的。
身处急剧变革浪潮之中,出版单位要谨防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体现在版权贸易中,就是不能对版权引进趋之若鹜,却视版权输出为烫手山芋。以引进版图书尤其是引进版畅销书为例,由于往往事先经过国外市场的检验,销量一般都有保障。《哈利·波特》、《谁动了我的奶酪》等引进版图书所创造的奇迹,使得大家普遍看到了引进版图书的魅力。初尝版权引进的甜头,就会发现出版原创作品与版权输出似乎是一件很不经济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版权引进很容易悄悄偏离出版界“以引进促原创”的初衷。目前国内大多数出版单位都开展版权引进,一些出版单位干脆直接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版权引进上,视版权引进为生存发展的“金钥匙”和角逐市场的重要“杀手锏”,希冀自己便是版权引进催生的新贵或者造就的黑马,以此改写中国出版业的版图。引进版图书在某些出版单位年出版图书总量中的比例“位高权重”,甚至个别出版单位主攻版权引进,成为活生生的“版权引进机器”。这便是一种典型的路径依赖,即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过度依赖版权引进,国内原创作品必定受到极大抑制。引进是输出的基础,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输出,而不是让版权引进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与生存方式,更不能等到彼时才学会版权输出。我们应该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即在版权引进过程中同步学习版权输出,并努力加快版权输出的步伐。
当然,版权输出不是你想输出就能够输出去的,这需要出版单位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与强烈的文化担当。目前我国的版权输出主要集中于代表中华文化的如古籍、绘画、书法、中医药类等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传统优势版权领域。当然,在加大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势版权领域输出的同时,也应加大其他版权领域的原创力度,从而不断提升版权输出的质量,努力拓展版权输出的领域。
版权贸易是一种商业活动与市场行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理所当然成为其重要选择,但纯粹以赢利为目的的版权贸易活动,是一种短视、肤浅和丧失责任的行为,是对出版人社会责任的疏忽。版权贸易是以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往来为形式的交易活动,其本质却是文化渗透、输出。因此,版权贸易是不能单纯以赢利与否以及赢利多少来论英雄的。出版业市场化也好,产业化也罢,其最终目的都是要通过解放出版生产力,发展出版生产力,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好地支持出版事业,更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引进是必要的,输出才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引进与输出是版权贸易不可偏颇的两个轮子,需要出版单位具有吸纳先进科学知识的博大胸襟与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如果厚此薄彼,版权贸易必将脱离良性轨道,其后果将会是极其严重的。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