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旭:超象是一种世界语
艺术交流 VOL.04/2013|孟祥宁
2013年4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右四)出席王林旭(右三)画作交接活动
霾 王林旭
共同的家园 王林旭
岩爆 王林旭

  • 2013年4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右四)出席王林旭(右三)画作交接活动
  • 霾 王林旭
  • 共同的家园 王林旭
  • 岩爆 王林旭
   

  王林旭对“超象”艺术的创新和追求的是一种与世界文化和谐共生的境界,是当代艺术主义生态美学的思想体系,他关注地球与生态、人文与自然的发展,其在推动世界和平、友好、发展多元文化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超象”艺术先后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马里兰州州立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大厦、纽约亚洲文化中心等地“巡回”,由他创作的两幅作品《互动的世界》《共同的家园》落户纽约联合国总部,引起世界各国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王林旭也认为,艺术交流尤其是美术交流,其核心在于普遍的人文价值与宽广流通的“世界语”。

  作为在世界舞台上具有很高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旭历经30年的探索和实验创作出了水墨超象艺术。他的作品以宏大、辉煌的图景形态展现了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本质性和不可穷尽性,成为沟通世界各国人民的艺术样式。近日,“超象——王林旭当代水墨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为广大观众呈现了超象这个从艺术手法到思想内涵都不同于传统绘画的创新艺术,全面而集中地展示了王林旭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探索。

  本次展览共展出王林旭精心创作的30余件超象艺术作品,包括《工业时代》《夕山初雪》《岩爆》等,内容题材非常丰富。王林旭首创的超象艺术绘画在精神上起源于中国古代“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文化思维,在艺术语言上融西方视觉艺术和中国水墨技巧于一体,为当代世界的绘画艺术赋予了新的形式。此次展出的作品对不同的题材作出了具有当代意味的艺术呈现,充分展现出当代艺术和传统题材相融合的特点。

  王林旭的超象艺术摆脱了自得的山水意境,变成一种提供关系嫁接的知识架构,因而能在人与自然之间、东方与西方文明之间、对生存环境和人性的解构之间,得到一种能够普遍认同的逻辑理解。这是很多观众在看完展览后的第一感受。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则对王林旭在超象艺术方面的创新成就给予很高评价,同时表示了对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热诚欢迎的态度。

  在此次引发国内公众热议超象概念之前,王林旭已于2010年10月和12月在北京举办过两次展览。随后,超象艺术展走出国门,两度在作为世界现代艺术中心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王林旭的超象艺术“是当代世界艺术创新的一项新成就,能引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在此期间,超象这一艺术新理念,很快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反响,接续牵动出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陶森大学和马里兰州州立大学的超象艺术展。对于正在着力推动“文化走向世界”并为此努力寻找与国外对话的艺术语言的画家本人来说,国际社会对这门创新型艺术表现出的认可,超象艺术在境外推广中获得的初步而显著的成功,无疑具有深远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王林旭的艺术成果得到国内外艺术界许多专家学者的称赞。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认为:“王林旭的超象艺术从事物内在的精神根源入手,而不是具体的形象、特定的物性和地域性,因此,更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的人们所接受。”

  正如美术评论家皮道坚所说:“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们拿什么贡献给今天这个科技万能、物质主义至上、生态环境恶化、文化冲突不断、强权政治横行的全球化世界,并作出真正的世界性贡献?王林旭的超象艺术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在这个基础上,王林旭超象艺术展向国内的这次“回归”,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基点之上。这一基点之新,并不在于艺术本身的质变幅度如何,而在于王林旭的创新和艺术展示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命题带回了一个新的试验成果,能启发人们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现代、走进人心的更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而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中国的美术界和艺术理论界势必会再度体味超象艺术所倡导的“生态美学”的内在精神,并在观察和研究超象艺术得失的同时,进一步思考中国美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超象艺术的创新不仅在于绘画技法、材料和视觉效果上,更重要的是以跨文化的艺术语言和宽广的胸怀,展现宏大的生态现状和前景,展现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困境,进而在更接近生命本质和艺术本质的层面上,呼唤人类跨越纷争和短期与局部利益,追寻共同的希望。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艺术家少有涉足的追求实践,因此它不仅在国际社会受到关注和喜爱,也被诸多中国著名艺术家视为一种创新价值独到的艺术范式。“超象所形成的艺术范式带有忧患意识,含有对工业社会的关注与批判,有着以天下为己任、追求天人合一的圣者之心。”清华大学教授岛子如是说。

  如果仅仅从艺术表达样式、技法和绘画语言上来探讨超象绘画的内涵,将无法涵盖超象艺术的全部内容。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建所说,艺术家的笔墨与表现,更要结合思想内涵来考虑。超象思考的问题与视野都站在了国际的宏大角度上,关注战争与和平、生命与灾难等重大人类议题,王林旭结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表达了一种人道主义情怀,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达到了当代水墨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度。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认为:“我们一直在谈走出国门、中西融合、古今融合的问题。王林旭对中国几千年来绘画材质和对水墨的再认识和再实践,恰恰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启发,那就是‘中西融合’其实就是将艺术创作与当下生活联系起来。”

  对话王林旭

  记者:您的超象艺术引发了国际艺术界的认可和广泛讨论,在您眼中,超象艺术的核心是什么?它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怎样?

  王林旭:超象艺术的概念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司徒空在《诗品》中提出了“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离形得似”的概念,开启了摄取之象外,略于形色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人之自由意志及艺术精神觉醒的象外之象。

  超象是对传统中国水墨画进行积极创新的结果,我的作品以大自然的四季、山水、植物、地层、苍穹为素材,在材料上把传统的宣纸和水墨材料与金、银、朱砂等材料融为一体;在绘画中兼收软笔、硬笔、泼墨、叠画等多重技法;在艺术语言方面综合了中国画的巨响和西方绘画的抽象理念,在适应当代国际艺术语境的同时,保持东方艺术的审美精神和特有的文化价值。

  记者:超象艺术的根本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但它的形式又与国际普遍接受的范式契合,这其中是否有矛盾?

  王林旭:我是赞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说法的。所有艺术都是建立在本民族艺术根本之上,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一种诗情的理念、创作艺术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世界性的,它不是具象的,而是超象的。所以说,我的超象艺术虽然说的是世界语,但是它的根本在于民族艺术,它之所以能讲世界语,是因为它的思维逻辑和表达的感受是超越具体、超越界限的。

  我的超象艺术就是现在的中国画。公共外交要以人为本,让世界通过个人了解国家。当今公共外交的提出之所以得到很大的社会反响,是因为现在中国是发展的中国,我们经济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还需要在精神上向世界展示中国将以什么引领世界,给世界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文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人品”,向世界展示文明的中国、中国人和有指导意义的中国文化。

  记者:您觉得超象艺术和公共外交之间有何相通之处?或者说,它可以在公共外交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林旭:超象是以非具象的形态为特征,它展示了思维领域的无限性和创造活力的无止境,它是不以让人看懂什么为主,而让人感觉到什么为主的“测不准原理”的科学法则在艺术上的应用,注重心灵与天地合一的绘画的形式和语言,特别适合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和情绪,可以说是以中国哲学的眼光梳理当代世界性艺术潮流所做出的选择。

  公共外交是要传播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国的,这种精神上的沟通需要在思维层面搭起桥梁,欣赏共同一个美,艺术在这个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很大。超象艺术能讲世界语言,是世界艺术,所以美国人把这个看作主流文化,在世界上引起共鸣,通过这个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这就说明,我们在做公共外交时,也需要用具有世界思维、世界语言的艺术去进行交流,才能达到与世界对话,影响世界的目的。

  记者:您认为,艺术对公共外交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王林旭:中国文化艺术要真正实现与世界的对话,必须具备真正的世界观,讲世界语,用世界性的思维进行思考。寻找文化上的共同语言需要积极和主动的精神。超象艺术反映的就是中国在文化领域和世界对话的主动精神,它没有语言障碍,更能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也更容易进入美国的主流文化。我创作超象艺术的灵感来自西方的抽象艺术,但并没有抛弃东方的文化元素,我追求的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带有兼收并蓄性质的再创造,目的是达到一种不同民族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视觉享受。这一点体现了在全球化形势下各国艺术发展互动的特点,那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借鉴,和而不同。中国是个传播文化、传播精神的民族,搞公共外交并不是学习西方,而是中国本身就具备的文化特性,要引领世界潮流。是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就是最好的公共外交代名词。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本身就是公共外交。(文\孟祥宁)

QQ截图20191218095852.png
VOL.2/2019
QQ截图20191218093517.png
VOL.1/2019
1.png
VOL.4/2018
1.png
VOL.3/2018
VOL.2/2018
VOL.2/2018
1.png
VOL.1/2018
VOL.4/2017
VOL.4/2017
VOL.3/2017
VOL.3/2017
VOL.2/2017
VOL.2/2017
VOL.1/2017
VOL.1/2017
VOL.1/2014
VOL.1/2014
2013_4
VOL.4/2013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