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璀璨千年欢乐世界

时间:2011年10月14日 来源: 作者:

璀璨千年  欢乐世界

第十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

    第十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浏阳花炮美学研讨会”将于本月19日在闻名遐迩的“中国烟花之乡”浏阳市举行。本版节选了研讨会部分参会专家的相关文章,探讨烟花的美学内蕴和真谛,展望烟花产业的美好未来。

    主办:中国艺术报社  中华美学学会技术美学学术委员会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浏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湖南浏阳花炮有限公司

璀璨绽放梦想

谭仲池

    奔流不息、九曲蜿蜒的浏阳河,从巍峨大围山的怀抱流淌出来,滋润着土地的斑斓和岁月的辉煌。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历史天空,千百年来,浏阳河滋润和哺育了众多的英雄豪杰、领袖将军,他们的创举和声名,如天空的星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似云间的惊雷,回响在浩瀚的苍穹。

    因之,人们都惊叹大地上有一条如此神奇而清澄的浏阳河,人们也愈加向往浏阳这片生长着故事和诗歌的热土和从浏阳人心中绽放出的梦想之花——浏阳烟花。

    我曾经为浏阳烟花写过一首歌词,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这是没有国界的庄严庆典

    这是超越时空的共同梦想

    神奇的烟花在空中开放

    绚丽的幻景在眼前辉煌

    闪耀东方文明的花光异彩

    凝结五洲朋友的友谊向往

    飞翔和平吉祥 升腾幸福希望

    今夜世界同欢乐 今夜无眠月更亮

    这段歌词我想表达的已经不是烟花的本身,而是因烟花燃放的效果所表达的深厚文化内涵及其审美价值。是想通过描绘烟花的璀璨编织的诗画梦幻情景,来书写烟花的美感与人的向往和欢乐的共振体验。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起源于人们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以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以西方艺术大师的这个精辟论述来印证浏阳烟花所包含的感情体验、艺术创造、审美情趣以及将感情美、形象美、音乐美献给人类和世界的至爱情怀,那是再明确不过了。翻开中国烟花发展史册,我们知道,浏阳是中国烟花的发源地。有史料记载,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从极为原始的爆竹作为喜庆和驱邪之用在民间流传,直到现今成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它始终凝结着一代又一代浏阳人热爱生活、向往欢乐幸福和追求美好梦想的情感与精神载体。尤其是当代浏阳烟花人,在科学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以智慧和想象的翅膀,托着烟花这个神奇的“精灵”,在祖国的天空乃至世界各地的星空,放射出火花银树、奇光异彩、梦幻图腾,并随着美妙音乐旋律呈现出如诗如画,如神话般奇妙的幻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寄托、展望、憧憬。

    烟花的璀璨,实质上已经融于了烟花创意创作,燃放者的人格之美。著名学者刘再复就说过:“在智慧、信仰、爱这三项人间精神高塔中,爱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浏阳花炮人懂得爱(人性之爱、自然之爱、祖国之爱)、忠于爱、创造爱、奉献爱,也倍加珍惜感受爱。他们的智慧、信仰、意志和力量才会如浏阳河大围山那样源远流长,坚如磐石和蓬勃激扬。浏阳烟花放射的每一道光彩,飘洒的每一缕芬芳,都是爱与美的绽放,情和梦的飞腾,是心灵与自然的深情拥抱,是理想与光影的巧妙升华,是形、色、声、力的相融共辉,是诗书画乐的天成胜景。

    这一切无不倾诉着浏阳花炮人的美好追求、艰难探索、风险攀登和朝夕守望的赤子之心、海岳之情。从这个烟花星空建构的精神高塔,我们可以瞭望着一个无比纯粹、深邃、神圣、至爱至美的欢乐世界和心灵天堂。

    有思如此,无论是从美学、诗学,还是人文学、经济学的视野来判断,我以为浏阳烟花也应是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具历史沉淀、悠久工艺传统与深厚文化内蕴和心理慰藉功能的典型文化产品。

    如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格克洪在合著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中指出:“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段精辟的文化“定义”论,用在浏阳烟花上何其贴切和类似,何其精当和透彻,又何其客观和能动。浏阳花炮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形态,它确实是“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的巧妙表达和展现,而且其象征符号又是那样鲜明、形象、生动而富有色彩、内蕴和神形、灵魂。其核心是由传统观念的演变发展到今日的科技和文化艺术、审美环保高度,都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存在和发展的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价值。

    我们可以用更多的语言,选用更多的典型事例,乃至古今中外人们对烟花欣赏的思想、感情、艺术、审美的不同表达和论证来说明、验证和阐述浏阳花炮的悠久、古典、原创、深邃和创造、升华、开放与时代性、文明性、娱乐性、演绎性的结合,更可以通过今天这样的高层研讨会的形式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远见卓识,不断探索、提升创新花炮文化的角度去开辟更宽阔的花炮科研发展升华空间,使之在中华文化产业的大花园中盛开得更加缤纷、繁茂芬芳和光华四溢。

    因我是浏阳山村走出的孩子,从小的梦幻便摘自浏阳花炮系列产品中的那朵朵绚丽如霞如蝶如伞的花光彩影,自然对花炮情有独钟,而把记忆刻在心中,浪迹天涯。

    曾经梦想自己也是一朵烟花,可惜我没能绽放一星光彩。

    (作者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

再造花炮品牌辉煌

凌继尧

    浏阳花炮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著名品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1世纪被经济学家称为品牌的世纪。全球市场调查公司(Roper Starch Worldwide)认为品牌占统治地位是21世纪主要的发展趋势。品牌的竞争力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从国际品牌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看,浏阳花炮的品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美国《商业周刊》按照品牌重量、品牌长度、品牌宽度和品牌深度等四种指标发布年度性的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排行榜。品牌重量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品牌长度指品牌延伸的时间,品牌宽度指消费者覆盖面的广度,品牌深度指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而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是品牌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品牌巨大的经济价值就体现在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中,消费者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品牌的命运。

    从浏阳花炮与消费者的关系看,它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主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审美需求。花炮是光和色的艺术,在艺术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我们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再造浏阳花炮品牌的辉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花炮艺术最接近的艺术是水上建筑艺术和活动的灯光广告艺术。水上建筑艺术是把活动的和喷射的水流置入城市建设和公园布局的那种艺术;活动的灯光广告艺术是大型的霓虹灯广告,它们仿佛是一种“实用花炮”。水上建筑艺术是“水的舞蹈”,而花炮艺术则是“火的舞蹈”。

    花炮与水上建筑艺术喷泉、以及霓虹灯广告艺术最大的区别是它演示的时间短暂,观众不能够长时间地观赏某一种花炮作品。而对于喷泉艺术、霓虹灯广告艺术,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复地观赏和回味,领略这些作品的意境,获得高度的审美享受。花炮设计师在创作花炮图案时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他们有精彩的创作构思和独特的创作理念,可是,绝大部分观众在刹那间无法读懂花炮作品的艺术韵味,花炮的艺术价值未能在观众欣赏中充分实现,甚至大部分白白流失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如何针对花炮演示时间短暂的特点,采用有效的途径,提高观众对花炮艺术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使消费者更加喜爱花炮艺术,这是值得花炮企业深入研究的问题。

    为了争取消费者,企业可以定期举行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研究,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消费者满意度为指针。研究消费者满意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和购物意向、口碑、品牌忠诚度都有很高的关联度。消费者满意度对重复购买意向有直接的影响,而大部分不满意的消费者不愿意再购买同样品牌的产品。满意的消费者会参与正面的信息传播,满意度是口碑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变量。满意度也直接作用于品牌忠诚度。

    借鉴国外著名品牌的发展经验,从文化产业角度出发,我们一定能够再造浏阳花炮品牌的辉煌。

    (作者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易 健 彭漱芬

    烟花所展示出来的美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形式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外在形式具有极大的召唤力、感染力、亲和力。不过也必须明白,我们说烟花美侧重形式美,“侧重”,并非“只有”。并不是说烟花美只有形式的美,而无内容的美。烟花美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它不仅有形式的美,也会有内容的美。不过,它的美的内容极为普泛、概括,显得十分隐蔽、朦胧、抽象。诚如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说的,所谓形式美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按我们的理解,这里讲的“意味”就是它的内容,这些内容之所以会抽象、朦胧、普泛、不具体,是由于它的内容早已经积淀在形式之中,人们只要见到这种形式,就自然地会感悟它所蕴涵的内容,很快地悟出它的“意味”。

    这种内容又是如何积淀到“形式”上去的呢?形式美是内容向形式积淀的产物。或者说它是从许多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中概括与演变而来的。为了更好地说明形式美形成的这一过程,我们就以浏阳烟花中出现的最多的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红色为例,来作些具体说明。

    红色,在人类童年的原始社会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是直接联系的。火焰是红色的,火与红是直接联系的。此外,红色还与太阳以及人的生命有关系。正由于红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命联系如此紧密,原始人才可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反复地运用它,从而使它逐渐从原来所联系的生产、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分离出来,变为与这些具体事物无关的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抽象的形式。这种抽象的形式与人们建立了一种稳定的情感联系,人们以后欣赏它时并不需要去寻找它原来的种种含义,在一般情况下只是产生一种热烈的喜庆的情绪而已,此种热烈的喜庆的意味与情绪是一种不确定的朦胧的泛化的内容,它正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表现的观念、情绪向红色这种形式的积淀。当人们欣赏烟花中各种各样的红色时。它给人的感受就是“热烈、兴奋、喜庆”。可见“热烈、兴奋、喜庆”正是烟花中红色这种形式美所包涵的一种普泛化的内容。

    浏阳烟花起于唐,兴于宋,历时一千多年仍经久不衰,具有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深受国人青睐,且远渡重洋,畅销世界,可见它又拥有最广大的观赏者。其审美价值与功能可见而知。

    烟花美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让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此外烟花美还具有一种传递情感信息、营造环境氛围、表情达意的重要功能。在重大的节日或各类庆典活动中,人们往往用燃放烟花、鞭炮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喜庆、热闹的氛围,以表达兴高采烈、欢快愉悦之情。某些地方人们做丧事,也喜欢燃放烟花、鞭炮以表达对死者的怀恋。

    (作者易健为湖南省美学学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彭漱芬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非遗的美学境界

向云驹

    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有什么样的现实功用和美学价值?它将把我们带入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境地?它的美学境界具备充分充足的对人类追求的诱导和魅力吗?对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已故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对此作了一个精辟的经典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伟大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概括表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个表述,可以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和至美追求。这是一种人类学美学的广阔视野和伟大襟怀的理想表述。它基于美学人类学,但升华至人类学美学。

    所谓各美其美,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文化自觉、美学自觉,有自识、自信、自主、自强。每个民族在文化交往中都应具备这种文化立场和文化原则。不以他人的美学标准取代自己的美学标准,不以他人的美学价值抹杀自己的美学价值,不以他人的美学样式冲毁自己的美学家园。每个民族都有坚持自己美学传统和美学理想的权利与义务。

    只有各美其美,才能确保美学趣味的丰富和文化多样的可持续维持。

    所谓美人之美,就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学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球保护,强调的是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强弱、人群不分肤色、历史不分阶段,但凡在地球村中共同居住生活,其所创造的文化就是值得尊重的,值得保护的,值得视为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首要实现的目标必须是美人之美:能够认识到他者与我者的不同,能够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至关重要,能够赞美他者之美,宽容文化不同,理解不同美学趣味,广知博识他者之美美在何处、美由何生、美妙何在。美人之美,必须有充分的交流,对他者有充分的尊重,能够以他人之美为美,而不是唯我独尊,并且在美学的深处知道他者之美,把他者之美作为美去欣赏与褒奖,超越自我美学,能用多样的美学标准、美学趣味、美学价值去赞美世界上多样而不同的美。

    所谓美美与共,就是美的差异并存,美的多样共存,美的和谐相处。历史上,此民族不容彼民族之美,后代不容前朝之美,唯见自美,他者尽丑,这样的事例、史实、现象屡见不鲜。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美美与共,其实是人类生存的大境界。政治冲突、经济竞争、战争频仍、文化冲撞、宗教矛盾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在相当时期内还很难达到相容相谅、和平共处的境况,何况美学上的美美与共。所以要真正实现美美与共,道路还相当漫长。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完全可以先从文化艺术、美学上入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平台上,在美学的国际舞台上,加强彼此的理解与宽容,加强彼此的和谐与和睦。一旦在美学上切实实现美美与共的境界后,是不是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政治、军事、经济、宗教上的冲突、对立、战争、争执的消弭与化解呢?

    所以,假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能促进人类文明共享,能促成人类美学境界达于“天下大同”的进步,能把全球的非物质文明中蕴藏着的伟大价值和美学意义真正地揭示出来,普及到人们的心灵深处,那它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就值得大书特书。也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问题就实在是一个我们一点都不容忽视的巨大课题。

    以浏阳烟花为代表的中国烟花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是源自于中国传统民俗、传统记忆、传统发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烟花的文化起源,来自于“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节日民俗、祛祟民俗,来自于火文化、用火民俗,来自于中国火药发明与运用民俗。因此,烟花文化是中国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与烟花相关联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传统或呈现烟花演进历程与不同历史阶段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火把节、踢踏舞、春节、爆竹、火龙舞、耍火龙、打树花等等。烟花的美学价值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及其范畴,并集中体现为感性美学和活形象美学。烟花是一种中国式的狂欢美学。与西方的狂欢来自于日神和酒神不同,烟花的狂欢来自于火神的狂欢,是火与人共舞的狂欢,是狂欢的节日与节日的狂欢。狂欢是感官与感性的解放、释放和狂欢,是活形象的狂欢。烟花是震撼视听的感官之美、身体之美。爆炸的听觉震撼,最初是施之于魑魅魍魉的,最后反施于人类自己,从祛魅到娱己,从神圣到世俗,从审丑到审美,其中蕴涵着中国民间美学的独特历程和价值取向。瞬间的绽放是视觉极限和想象形象的突破、突然和惊奇。长时间的美学期待和瞬间的审美满足,烟花给予人类的审美刺激视觉刺激达到了无可替代的境界,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以浏阳烟花为代表的中国烟花,基于中国伟大的火药发明和从古(元谋人、北京人等)至今传承未绝的火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也应该早日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作者为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花炮艺术的产业化

胡 淼 王 伟

    花炮艺术的美,首先体现在它的形象与色彩上。每一朵烟花的绽放都将在夜空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画卷。烟花是一种瞬息万变的视听形象艺术,它以动态性和变换性在一个大的立体空间展现出来。环顾四宇,一束烟花的绽放就是一种光、色、形、声的立体构成,金花四溅,五彩缤纷,或旋转窜跃于地面,或飞腾闪耀于天空,令人目不暇接,再加上腾腾炮响,更使得花炮艺术具有一种节奏的美感。在烟雾与气味的熏绕下,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审美氛围和审美意境。这种意境,是境生于象外的胜揽,既具有优美感,也带有一种壮美的景象。优美得让人迷醉,壮美得让人感动。

    具体说来,花炮艺术的美,着重体现在形式美、艺术美、功能美、技术美和氛围美五个方面。花炮的形式美与其功能美是不可分开的。花炮的艺术美着重体现在花炮的声响与节奏、色彩与火光上。花炮的艺术美还体现在花炮命名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上。花炮的技术美主要体现在花炮的制作工艺、燃放技术和生态环保上。花炮艺术的形式美、艺术美、功能美、技术美综合营造了花炮燃放的氛围美。大审美经济形态下花炮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花炮艺术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种,它就兼有文化产业的精神性和物质性两方面。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市场化经济的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盈利为目的。如提高花炮艺术产业,那就不仅是指花炮艺术形式本身的内容,还包括通过花炮艺术的市场化运作来实现赢利的过程。因此,产业化视角下的花炮艺术,首先是思维的转变,认识到“花炮艺术”不仅仅是传统的艺术资源,更是一种有形的经济资源,它可以转化为产品和商品的经济价值,即可以通过“买卖”来“赚钱”。

    我们认为,大审美经济形态下花炮艺术的产业化发展,主要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整合资源,形成集聚;打造品牌,跨界合作;注重创新,创造价值。

    整合资源,形成集聚。浏阳花炮发展到今天,已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但也存在多而不强、品牌尚需壮大的问题。为促使花炮艺术产业链的形成,花炮艺术的生产方式必须由过去的作坊式升级为以企业为花炮艺术的主要载体,并通过相互联合或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有效配置使用有限资源的通道。

    打造品牌,跨界合作。创立和培育自主品牌是我国经济转型期企业价值创新的重要途径。花炮产业与长沙娱乐产业都是湖南省优势产业,可以寻求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一方面,借助湖南强大的媒介传播平台推进花炮艺术的文化营销宣传。另一方面,全方位参与我省、我国的各种大型庆典、赛事、表演和节庆活动等,向世人展示浏阳花炮的绚烂多姿和强大实力,以此为契机展示浏阳花炮的大品牌、高品质,进一步提升浏阳花炮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注重创新,创造价值。我们认为企业创新的本质是价值创造。价值创造有三层含义:一是有助于生产力的提升;二是价值要有增值;三是价值创造过程中要有新的形式。虽然很多企业把创新作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措施并将其提升到关系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但在创新背后,也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将创新等同于技术创新,认为只有核心技术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殊不知,创新有多种形式,企业的艺术创意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式,它将广泛应用于花炮企业的产品设计、品牌塑造以及市场营销推广当中,也即是运用于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的业务中,这不仅能使企业创新领先成为可能,而且会降低运营成本和投资风险,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胡淼为湖南浏阳花炮有限公司总裁、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王伟为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

火药的艺术美特性

胡 平

    火药的艺术究竟有什么美的特性?其一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其二是形式美的感觉。

    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很好地得到满足,对于“爱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火药与烟花炮竹对于人们亲情、友情、乡情和爱情的交流和表达需要正发挥着独特的功能。“自尊的需要”来自于外界肯定的、较高的评价——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尊重的需要。宫廷烟花礼仪和民间百姓的以烟花为媒介的交往实现的就是这般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归结为人对于自我发挥的欲望,即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在自我实现的理论中,创造力和审美需要是我们讨论火药艺术产生的心理学证明。

    在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特征越来越显著的条件下,人们对于创造性活动的意义和见解已不仅仅局限在天才的特殊创造领域,而是扩展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马斯洛理论改变了艺术创造性和创造力的狭隘观点。将视线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天才身上转移到有着健全人格和完美人性的普通人身上的创造性。当今烟花、焰火已成为视觉文化景观的主要承载体,成为全民同乐共享的艺术和审美对象。

    其实对人格力量和人的价值与潜能的肯定,与人的生活需要是在多层次上互为匹配和互动的。任何素质优秀的人既可以有欣赏艺术的需要,也可以有创造艺术的潜能,反之亦然。只有在人类全部生活的“创造力互渗”中才能寻求艺术和审美体验的形成途径。这是“火药的艺术”给予我们理论上的佐证和启发,也从学理上解释了为什么烟花炮竹能给各种层次的人群以情感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

    火药的艺术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还有“形式”给予知觉的综合感受。

    人类以知觉(视、听、嗅、触、味)来感知外面的世界,知觉从临界的形、色、声、质的直观和直觉开始,经过反复剌激可以形成经验、表象和概念。再往后有两种可能,一是伴随着想象和幻想往形象和意象发展(形象思维)达到一种普遍性,完成艺术典型形象的创造,一种则转向意识与思维。烟花炮竹给人以视听嗅的综合刺激。既有音乐——听觉和抽象性,又有形色——视觉和具象性,甚至还有香气——嗅觉性和味觉性。

    在宋代的文献中记载了烟花戏的艺术特色。南宋钱塘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了临安(杭州)的风俗:“其各坊巷……又有市爆仗、成架烟火之类。”这种成架烟火和烟火屏风,就是将各种烟火、爆仗用药线按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绑木架上点放的大型烟火杂戏。南宋已出现受雇于人而“呈艺”的专职烟火师。南宋詹无咎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火艺人高超的烟火技艺:“龟儿吐火,鹤儿衔火。药线上,轮儿走火。十胜一斗七星球,一架上,有许多包裹。梨花数朵,杏花数朵。又开放,牡丹数朵……”此外这类“烟火戏”则更进一步与烧烟火、放爆仗、药法傀儡相并列。其“钟馗捕鬼之类,内藏药线”的大型“屏风烟火”,一次点放,能达到“百余不绝”的地步。这种含有多种人物场景,提高市民的欣赏趣味。

    王国维曾说,唯有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具备的“六识”之功能而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感受,才能被称之为“境界”。火药艺术由音乐与节奏、色彩与火光、造型与动感、优美与壮美、烟雾与气味等形式元素构成,它给人以多样的感受与意境,被誉为喜悦的音符、吉祥的象征、美丽的图画、动人的诗篇。

    而浏阳烟花作为“火药艺术”的佼佼者,其最高的艺术精神和境界就在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就浏阳的烟花文化来说,我们不能说自己的层次有多高,但是至少能说我们的文化层次越来越丰富了。从浏阳花炮的经济行为、产业行为到精神行为、审美行为,浏阳烟花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典型的文化标记。它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身份和性格;它反映了中国人的人性光辉和精神追求。任何时候,这些特性和价值都不会泯灭和消退。

    “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祝愿浏阳烟花和中国的火药艺术永远照亮艺术和美的不夜天。

    (作者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烟火审美的情感作用

陈希

    在花炮烟火审美活动中,情感是活跃且最为重要的主体心理因素,并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花炮烟火审美活动是一种以主体的审美需要为根据和动因的情感价值活动。在花炮烟火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花炮烟火形成肯定性的态度及进一步的心理表现,主要是通过情感加工、情感建构来完成的。

    花炮烟火审美活动的开始,是以主体在审美兴趣和情感的驱使下对特定花炮烟火造型产生审美注意为标志的。在花炮烟火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花炮烟火造型的选择实质上是一种情感选择。情感选择的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对花炮烟火表现形式的情感肯定和感知的过程,是花炮烟火审美活动中主体由花炮烟火审美态度的形成走向花炮烟火审美感知的获得的心理节点。

    在花炮烟火审美活动中,情感加工作用是继情感选择后凭借审美理解、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而发挥的,表现为花炮烟火审美体验的持续和深化。主体的审美体验不仅是沿着主体对花炮烟火想象而展开,更是遵循主体的情感线路而深入。

    在情感建构过程中,审美主体一方面通过情感建构不仅达到了对花炮烟火意义的感性把握,而且加深了对花炮烟火价值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情感和想象、理解等心理机制,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沟通和交融,从而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审美愉悦。无论是陶潜式的淡泊、王维式的澄静,还是杜甫式的悲怆抑或李白式的飘逸,都可以从花炮烟火中得到寄寓。通过情感建构,花炮烟火不再作为纯客观的表现存在,而是作为某种文化精神的表象对审美主体存在着。

    在花炮烟火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弥漫着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是自由自主、差异丰富、变化发展的。在花炮烟火审美活动中,由审美心理要素、心理结构和情感作用,以及由情感选择、情感加工至情感建构的这一过程,是审美主体将情感由主观化转变为客观化的过程,这也表明了情感作用的历时性特征。

    (作者为广东省商业美术设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烟花叙事

赵炎秋

    在烟花释放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一定的意义和叙事内容表达出来,使观众在获得感性愉悦的同时,感知烟花中蕴含的理性内容,通过烟花的感性表现形式和表现过程,把握烟花隐含的故事内容,这就是烟花叙事。能够参与叙事的烟花要素主要有四个:一是光色,二是图案,三是声音,四是节奏。

    光色指光亮与色彩,是烟花叙事的主要元素。不同的光亮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与感情。色彩与意义之间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如红色象征火热、白色象征纯洁、紫色象征高贵等。通过光线与色彩的不同搭配和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与感情,以及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与发展。

    图案指烟花的光亮与色彩的表现与组合形式。图案的组合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首先礼花所发光亮与色彩的表现形式。如有的焰火像一团火球,有的像灯笼,有的像菊花等。此外不同的礼花所发光亮与色彩之间的相互组合。烟花的不同图案可以表达、暗示或象征不同的意义,将它们适当组合,可以达到较好的叙事效果。

    声音指烟花发射与引爆时发出的响声。这种声音比较单一,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使其变得复杂多样是可能的。比如,可以在礼花弹的表面制成不同的孔洞,让其在快速升空的过程中发出不同的啸音。可以在礼花弹中安入一些能够发出不同声响的哨子,让它在烟花爆炸的高速飞行中放出不同的哨音。通过这种组合与编排让其表达出不同的思想与情感,使声音“具有意义”。

    节奏指礼花发射的速度、密集程度和间隔的时间。单个的礼花给人节奏舒缓的感觉,而礼花的密集发射则给人节奏快速的感觉,让人目不暇接。节奏也是礼花叙事的一个重要元素,缓慢的节奏使人沉思,急促的节奏让人振奋。节奏用得巧妙,有助于思想与情感的表达。

    构建烟花叙事语法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要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遵循既有的文化规范。红色象征火热、使人躁动,蓝色象征静谧、使人安宁,这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构建烟花叙事语法要研究烟花叙事与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寻找其中的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发展。其二,要考虑烟花的性质与特点。烟花以具象的光色、图案、声音与节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虽然五彩缤纷、壮丽辉煌,但时间短暂,少则几秒,多也只有十几秒、几十秒。而且由于火药引爆,其呈现形式难以控制,无法像绘画、雕刻、园林那样,人为地给它设计出各种希望的形式。此外,烟花的成本高,烟花表演的时间受到较大的限制。烟花叙事不能过于宏大和复杂,更多地是通过象征、暗示、渲染等表达一定的意义与叙事内容。烟花叙事语法的构建只有考虑烟花的这些性质与特点,对烟花感性表现形式的意义的挖掘与构建才能成功。其三,要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实验。烟花的表现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天然的,没有明确、固定。烟花叙事语法的任务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实验,了解与把握人们对于烟花的感性直觉与理性认知,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出的烟花叙事语法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并遵守,在烟花叙事中发挥作用。

    (作者为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美学与花炮产业转型

王希俊  李莹

    从美学角度解读传统花炮产品有助于挖掘花炮产品的内涵,提高花炮产品的附加值,促进花炮产业的转型。

    一、美学理论研究。了解美学原理,有助于了解花炮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以便更好地定义花炮产品的文化艺术属性。

    二、从美学角度分析花炮产品。美学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烟花之美也是通过一定的色、声、形、味等物质材料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另外,美学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烟花之美能激发人的感情,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和满足。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烟花之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花炮是一种具备美的形式、符合美的规律、以满足人的感官和精神上的审美需求为目的而存在的、一次性消费文化艺术产品。

    三、文化艺术产业概述。在文化艺术产业中,产品的内容即是它的根本。这些产品以文化做根基,加以艺术的展现形式,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为目的。文化艺术产业是文化艺术产品自身价值向社会回归的需要。

    四、花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花炮产品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群体正在发生变化,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增长。花炮企业在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迈进中,逐步增加对花炮文化的重视,并提出将文化创新作为其发展方向。

    五、花炮产业对接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产业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建立文化艺术型产业是高层面的竞争手段和目标。实现花炮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促进其向文化艺术产业的转型。花炮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先锋,应该找准产业与文化艺术的契合点,实现文化艺术与产业的相互促进。

    (作者王希俊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莹为中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浏阳花炮要美学支撑

柏定国

    浏阳花炮的产业化,当然是得益于相关科技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就审美观念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拓展审美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审美思想。

    随着花炮产业化的实现和浏阳花炮品牌的确立,一个关于新科学技术与美学的交叉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理论创新点。也就是说,在科学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美学对象并深刻改变审美观念的时代,“花炮与美学”的种种命题理应成为应用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如果我们把花炮产业与美学的命题,整体升级为浏阳花炮品牌与美学的命题,浏阳花炮品牌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遭遇的几个瓶颈,将是我们需要率先研究解决的。譬如:其一,充实文化含蕴,变传统制品品牌为文化产业品牌。视听元素极度繁复灿烂的今天,花炮必须在内涵上实现突破,营造出更加多姿多彩的情感体验和更加新颖异质的美感来。如此之改变,既是手工技艺传统的文化化,更是产业化大生产模式的文化化,即浏阳花炮品牌转型升级为文化品牌。

    其二,丰富产品结构,变视听文化品牌为通感文化品牌。近些年来围绕花炮的诟病颇多,主要针对的是随“爆竹”身份而来的巨响,被认为是一种噪声污染。这是对花炮产品功能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的不满;是市场在呼唤产品结构升级。如果能够在产品功能上做到延展,从视、听进而到嗅、触多觉互感,从视听艺术进而通感艺术,浏阳花炮品牌的市场环境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其三,改善消费形式,变手工燃放习俗文化消费品牌为专业燃放主题文化消费品牌。目前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如安全问题、噪声问题,主要是源于手工燃放的、异地式消费模式。浏阳花炮要转变消费模式,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形式推动自身的发展,做大、做强,实现更高的产值。也就是说,浏阳花炮品牌的转型升级,关键是提出并传播一种新的花炮观念,提升产品的品质,减少事故的发生,让更多的人爱上烟花。总之,浏阳花炮的文化红利,有赖于应用美学对科学技术的解读,以及对花炮消费体验的美感发掘。

    (作者为中南大学教授、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再论烟花艺术美学

肖禾

    烟花艺术是在重要节日或重大活动中,以主题性烟花晚会立意、或以大型庆典活动的综合性文艺晚会主题立意,通过对烟花产品节目编排、场地布阵与燃放效果呈现的整体艺术概念。

    根据相关文史典籍资料的记载与描述,至迟在宋代特别是南宋,开始盛行燃放烟花,新年正月十五观赏花灯的同时,“元宵节烟火节目”已很精彩,将单个不同的烟花进行编排连结起来燃放,经久不息,蔚为壮观,即所谓“集百巧于一架”的架子烟花;至于宫廷成架的烟火阵势庞大,施放烟火百余架。明代在组合成架烟火的基础上,还创新出方便、灵活转运与燃放的“盒子烟花”,赋予情节的烟火戏。到了清代,宫廷烟花艺术得到延续和更大发展,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都是举办灯火晚会燃放烟花节目的高潮。

    烟花作为专供人们娱乐的精神产品,其作用价值就在于审美观赏,通过燃放显现的光彩、形象、声响、烟云、气味、动势、情节,给人以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感受。因此,烟花产品的构思创意美,就是烟花产品开发的灵魂;良好的生产工艺技术则是烟花产品质量的保证。

    烟花作为物质产品,每一种烟花除烟花剂配方完善外,首先需要给产品命名,确定一个能表达产品特色又寓意美好的产品名称,这就关系到文学与命名的美学因素;同时,每种产品还都必须塑造与烟花燃放内容相适应、典型美观的产品形象,体现成为真实完美的烟花产品,从而又涉及到产品设计美、技术美的上述多种元素。所以,从烟花产品的开发创意美、应用技术美,以至产品的内在美与外在形式美等,每一步都是塑造美和审美的活动过程。

    我国烟花产品的起源产生就是用于娱乐观赏性的,从宋代以来王公贵族、豪门巨富,以至民间庙会燃放烟花丰富的节目内容与盛况证明,早已有“集百巧于一架”的架子烟花,方便、灵活的盒子烟花,赋予情节的烟火戏;而且盒子烟火一个接一个的燃放中,盒内跃出人物、花鸟、无所不有,当“万国乐春台”合子花燃放时,布置在沿线的花炮顿时齐发,形成烟花海洋的情景。充分说明在清代以前,烟花产品、节目编排、燃放艺术己达到很高的水平,形成独特的艺术门类。

    我国当代的烟花艺术,不但走出了宫廷的高墙,得到普及发展提高,还与现代人的创新观念与高科技结合,不断创新产品,涌现出6000多个品种,将烟花艺术推向高端与国际市场,广泛地应用于盛大节庆和重大活动。从而使烟花产品开发,大型烟花晚会策划创意、节目编排、燃放编程操控、燃后清场等,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

    (作者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研究所所长)

花炮美学与摄影艺术

张秋明

    众所周知,每逢任何的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总是能吸引数量众多的观众前往观赏,数十万人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蜂拥而至,只为了争相去观看那一刹那间的璀璨,赶赴一场视觉盛宴。据初步统计,长沙橘子洲周末焰火平均每场的观赏人数就达到了20万人,更是有为数不少的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大炮”四处奔波,找好的位置来拍摄这瞬间绽放的美景。这些追求视觉享受的观众们,就是为了去感受烟花绽放瞬间的美丽与壮观,而摄影师们则是为了用手中的相机从摄影艺术的角度将这种烟花瞬间美丽的绽放永远定格成永恒的华美。

    花炮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甚至在今天更是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成为了中国民俗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烟花所绽放的美就是短暂的瞬间,用所有华丽美好的词语也不足以形容烟花绽放时的姿态,忽而漫天挥洒,忽而异彩纷呈,奋力展现着它虽光芒万丈却短暂的生命,其所表现出来的美虽然短暂却震撼人心。而且烟花的美还具有一种不可复制性,每一个不同的烟花产品,每一场不同主题的燃放,每一个不同燃放的创意等等,在每次绽放的时候,都绝不雷同,且瞬间即逝而无法复制,其带给每个人的感受也完全不同,这种美能让人内心发出不约而同的赞叹,能打动人的内心。

    而摄影艺术与烟花美学的结合,是因为烟花所拥有的瞬间绽放之美成为了摄影师的追求,他们希望能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下那瞬间永恒的魅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摄影艺术创造来升华烟花的美,来将烟花燃放的瞬间美丽定格为一个永恒的艺术作品,任何一个烟花摄影爱好者都为这种美丽而追逐不止,使得烟花燃放艺术和摄影艺术两者之间有着完美的契合点:烟花燃放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瞬间绽放的美丽,所特有的不可复制性,又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摄影主体。通过相机和摄影技术,摄影师能留住烟花美的瞬间,在摄影过程中,摄影师能发现烟花之美,对于烟花美丽瞬间的捕捉,将其放入相机中作为一种永恒的铭刻。

    (作者为湖南银达利焰火燃放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焰火色彩与艺术表现

危成焰

    色彩,注入了焰火的艺术表现力与内在灵魂,人们在欣赏焰火时,无不例外地被其或华丽斑斓、或清幽雅致的色彩所吸引、所震撼。人们不仅发现、观察、欣赏着绚丽缤纷的焰火色彩,还通过日久天长的积累,不断深化着对焰火色彩的认识和运用,从而揭示其规律,运用于实践。

    焰火艺术是通过光、形、声三元素不停地运动来构成的。色彩作为其中的关键构成部分,服从于产品的主题表达和艺术焰火的情境设置。对于焰火艺术的研究,焰火色彩的美学应用就显得相当重要。当各色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色光通过人的眼球传递给大脑,观众根据自己的情感分析获得了五彩缤纷的视觉感受和宁静、热烈、欢快、忧伤的情感体现。

    焰火的色彩搭配规律一般由明度对比、彩度对比、面积对比、冷暖对比、位置对比组成。拿正红来说,有鲜艳无杂质的纯红,有涩而像干残的“凋玫瑰”,也有较淡薄的粉红。它们的色相都相同,但强弱不一,表现出来的彩度自然就不一样了。

    焰火艺术创意,艺术构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焰火艺术构图是指通过焰火升空后释放能量所产生光的色彩与形状有规划地组合,构成设计者预先想要的画面和意境。

    用焰火来表现生态自然,就是我们用自己的主观印象来表现客观存在的现象。在焰火艺术创意时主要考虑的是实物模仿和意境模仿。用焰火表现情感,就是把人的主观情感与经验融入到焰火之中,让观众在观看焰火的同时,产生情感互动,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将来的焰火发展,将走向特色化、主题化、专业化等特点。就艺术焰火的表现方式方面,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人们对艺术焰火新的审美要求,三维动感焰火将引导艺术焰火新一轮的跨越。三维动感焰火是区别于传统平面网幕焰火、常规礼花弹的另一种焰火燃放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用焰火连续运动的一系列动作来体现焰火所表述的事物或情节的完整。

    (作者为浏阳市棠花出口花炮厂技术厂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长沙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湖南省工艺美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