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方寸绘丹青小壶著精彩——记著名冀派内画艺术家张增楼

时间:2011年04月13日 来源: 作者:欣然

张增楼近影

    张增楼 笔名少小宣。1956年生,河北省深州人。著名内画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国内画院院长、河北省内画艺术研究会主席。1977年拜中国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为师,从事内画艺术创作。1983年创办了深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90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内画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8年被评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被燕山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09年被河北省政府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9年,创作的《十二生肖》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此外,张增楼的内画作品在省级、国家级的各种展览中屡获大奖。

    自1989年至今,张增楼应邀赴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西欧各国及香港、台湾地区举办展览、讲座活动数十次。先后为新加坡前总统黄金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泰国王后诗丽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首脑绘制内画肖像。1989年在美国夏威夷举办内画个人艺术展,并大获成功。1999年,应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夫妇邀请赴美为美国知名人士做内画创作演示。陈香梅为其题词“瓶中宇宙光彩世界,东方艺术,华夏精神”。

    作为冀派内画的领军人物之一,张增楼的作品融中西绘画风格为一体,擅长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的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张增楼始终把内画艺术的探索研究、发展创作,作为自己的不断追求。近年来致力于对传统内画艺术的创新,研究开发了大量的新型内画艺术作品,如镶嵌式内画礼品、彩光式圣诞礼品、多功能内画瓶、动物造型内画挂摆件等,均获国家专利。特别是多功能内画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第十一届新产品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文汇报》、香港《大公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合晚报》等众多国内外媒体曾对张增楼和他的内画艺术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瓶里乾坤》并以中文、英文两种版本播出。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记述其艺术生涯的长篇纪实文学《东方骄子》。新加坡出版了《东方骄子张增楼》作为小学生的辅导教材。

    大千世界百业争艳。有的选择了写,有的选择了画,有的选择了唱,有的选择了说,而张增楼选择了内画艺术,并一干就是30多年。他痴迷酷爱、百折不挠,勤奋钻研、刻苦磨砺,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由此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冀派内画界又一位卓有成就和具备相当高知名度的领军人物。

    磨砺敲开壶中天

    人说世事都有缘,张增楼走上内画艺术之路缘于1977年衡水内画工艺厂招工。那一年,高中毕业的他正在县文化馆参加美术学习班,闻讯报考竟以高分被录取,从此成了著名冀派内画创始人、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的徒弟。师傅要求严,他学习刻苦,但要从一个世代务农的农民的儿子造化为内画艺术家却犹如乳子爬山一样难。内画是国粹,艺术是真才实学的结晶,容不得半点奸矫和虚伪,既需勤奋躬耕又需灵性和感悟,既需执著磨砺又需百折不挠的志气和精神。在这个人生起点上,张增楼把做人之“道”作为立艺之本。他觉得,“德”是艺之魂,“艺”是德之神,学习和继承优秀民族艺术先要具备爱岗敬业、刻苦好学、不屈不挠的精神。于是,他谦虚求教、不畏艰辛和失败,在师傅言传身教和师兄弟们的激励指点下,废寝忘食地临摹探求、磨砺钻研,终于用智慧的灵魂和自强的毅力点亮了心中憧憬的神奇内画艺术之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3年,正当张增楼在内画艺术进取上小有所成的时候,因家中老人多病无人照料,他不得不含泪忍痛告别师傅和工厂回到深州故乡一个皮革厂工作。重新回到生活原点与沉重的家庭负担并没熄灭他心中的内画艺术之灯,却给他铺开了又一条人生之路。张增楼在照料卧病老人和完成皮革厂工作的同时,夜以继日坚持内画艺术修炼,并多方拜师求教,使从师傅和内画厂学到的技艺不断丰富和精湛。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他大胆辞去皮革厂的工作,求亲告友多方筹资,招才纳贤10余人,创办了深州市第一家私企——工艺美术研究所并自任所长,从此拉开在内画艺术领域独闯天下的艰难历程。

    俗话讲,扯旗容易创业难。虽说研究所只有十几人,却牵涉吃喝和工资水电开销、创作和营销,作为负责人,25岁的张增楼天天都是在愁苦和煎熬中度日。产品质量低、造型画面无新意没人要,创佳作出品牌又非一日之功。为了改变困境,张增楼先后拜天津著名画家孙奇峰、梁斌,河北著名画家李丰田等为师,一边与同事们学习提高绘画技艺,一边走南闯北寻找客户。那段时间,他消瘦疲惫得像一个乞丐,然而奔波忙碌又像一个快速旋转的陀螺,一会儿入京进卫求教,一会儿伏案凝神练艺,一会儿又讲课授徒接待客户,即使坐车走路、睡觉吃饭也在琢磨磨壶、构图、勾线、布景、用色、技法和销售,到处闪烁着一个不屈拼搏的身影。中国有句老话,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那简直就是对他那时生活和工作的写照。

    内画鼻烟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与符号,集绘画、书法、工艺等多种文化艺术于一体。它发祥于清嘉庆年间,本是封建社会贵族与富人吸鼻烟的一种烟具,因历代艺术家探索与创造才成为深受海内外收藏家、观赏家们青睐的艺术品。这种把玩于掌心的扁型小壶,瓶口直径仅有绿豆大小,将探针一样的勾笔伸进瓶内还需采用反向落笔的技法在只有方寸的瓶壁上描绘丹青,通过粉墨并重、浓濡淡抹、细洇柔润、深浅融汇等技巧,使山水灵动、人物鲜活、书法隽秀,呈现形与意互辉、气与韵相映的精美绝伦之作,确非易事!而这,正是内画艺术之精妙和惊人魅力所在。掌握和领悟这种艺术的绝技与真谛,伴随着探索者的只有诉不尽的一串串艰辛和苦涩、一滴滴心血和汗水……

    苍天不负有心人。1986年春,张增楼终于以山水、花木多姿多彩,人物、禽兽栩栩如生的内画产品获得北京工艺美术公司的一张10万元订单。10万元对今天的企业家和艺术家们来说,也许不值一提,但那时却是关系张增楼创办的深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生与死的大事,并由此铺开了这个新生艺术群体的腾飞之路。

    张增楼靠自强不息在贫困交加中从一个农民儿子逐渐成长为被业界熟知的著名内画艺术家的经历,向世人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物质贫乏、生活艰辛不是影响发展的理由,精神和道德的不断升华才是决定人生成败和艺术高度的关键。

    剑胆琴心铸辉煌

    常言道,雪莲只有在悬崖绝壁才开得丰满耀眼,灵芝只有久经岁月才显得难得和金贵。成就和财富并没有让张增楼感到满足和陶醉,对用心栽种艺术之树的人来说,他的目标是把中华绝技传往世界各地,为祖国和人民赢得骄傲和荣誉。

    为了心中的夙愿,在年复一年的寒冬酷暑磨砺中,张增楼不断吸取众家之长,不断熔化内画艺术的精髓和探索如何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以擅长人物、动物、花鸟而闻名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由他创作的镶嵌式内画礼品、彩光式圣诞礼品、多功能内画瓶、动物造型内画挂摆件等产品畅销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项获得国家专利。业界评论他的作品说:承继传统传神照人,追求境界清新雅远,勇于创新中西交融。由此他迎来了人生一个又一个丰硕收获和艺术进取的巅峰。

    1989年,旅居美国的华人华侨为庆祝华人抵夏威夷200周年而举办中国艺术展。应中国贸易促进会邀请,张增楼携带100余件内画作品前往,5天展期,他的作品不到3天就被前来参展的收藏家和喜好者抢购一空。

    1990年,应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之邀,张增楼为新加坡总统黄金辉绘制肖像,并在总统府受到黄金辉的亲切接见。其携带的内画精品《百犬图》在新加坡展出时,被媒体称为“中华绝技”、“鬼斧神工之作”。

    1997年,张增楼应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夫妇邀请,赴美为40位美国议员夫人和美国著名人士陈香梅等作内画技艺表演。陈香梅为其题词:“瓶中宇宙光彩世界,东方艺术,华夏精神”。

    2000年,张增楼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邀请绘制内画作品《克林顿肖像》,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送访华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2002年,张增楼设计制作的多功能内画瓶获国家专利,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第十一届新产品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004年,张增楼应泰国文化部邀请到泰国参加亚洲十国杰出艺术家作品展,并为泰国九世王后诗丽吉现场绘制内画肖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2006年4月,张增楼的《丘吉尔肖像》《美国风景》等3件内画作品入选英国皇家微型画大展,填补了中国艺术家百年无缘此项大展的空白。同年9月,其内画作品《百犬图》在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于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膺金奖。

    2007年,张增楼应联合国世界和谐基金会、欧美同学基金会等之邀赴美国参加联合国新春文艺晚会,并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绘制内画肖像壶礼品。

    2009年,张增楼的内画作品《十二生肖》,在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于长沙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精品博览会上,从数以千计的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山花奖桂冠。

    最令张增楼难忘的是2006年为祝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0大寿在鼻烟壶内绘制肖像国礼的经历。那时,他唯一可依据的资料只有英国华夏文化协会寄来的一张女王照片。在内画艺术中,难度最大的是画世人皆熟知的领袖人物肖像,既要用笔细腻准确又要逼真传神,既要具有国画与油画交融的技巧又要娴熟精湛,特别是展现王冠上镶嵌的那上百颗璀璨夺目的宝珠不同的神韵和光泽,没有高深技艺的人是不敢涉足的。但张增楼没有退缩和胆怯,他知道这是国际艺术界对自己的检验,也是自己技艺升华和飞越的一次难得机遇。他不急不躁,利用每天清晨和晚上8点之后的两个时间段潜心反复构思和绘制,从春节一直画到阳春4月,整整用去3个多月,人瘦了一圈,终于在一个6厘米高的壶内侧正面绘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伊丽莎白二世肖像。画像中的女王雍容华贵、气质高雅,慈祥可爱、光彩照人,灰白的头发丝丝灵动,面部皱纹深浅变化自然传神,颗颗宝珠闪烁着明暗不同的辐射光辉。业界惊叹这是“传世佳作”,国际友人称奇叫绝“鬼斧神工”。

    艺术为张增楼带来荣誉,荣誉又给他赢得事业红火和人气。作为冀派内画艺术的后起之秀和当代领军人物之一,1988年,在河北省内画艺术研究会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会长;1990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内画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8年被评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他被燕山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艺术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张增楼用心血和执著浇灌了内画艺术,内画艺术也用七彩彰显了他的人格和价值。

    朴实无华报桑梓

    当今世界,拥有名气和财富的人,穿衣打扮、行为作派常给人一种财大气粗之感。但在内画界倍受关注的张增楼却依然是朴素无华的普通人打扮,夏日一件体恤衫,春秋一件夹克衫,待人处事仍那样谦和憨厚,言谈举止仍那样纯真诚挚,谈艺术仍像个期盼浇灌的小学生。他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艺术滋润了我,老师和朋友成全了我,我要回馈社会,报答养育之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为他深深懂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会春满园。

    张增楼的故乡地处冀中平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因资源匮乏,那些世代以务农为生的人们还有不少在贫困线上挣扎。在繁忙的艺术创作和经营中,他时常静坐沉思,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农家子弟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内画艺术家,让冀派内画艺术成为致富一方的文化产业,让冀派内画艺术品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为故乡人民搭起一座通往世界各地的桥梁。为此,他做了两件被当地人称道的事:一、他不断举办培训班,无偿将自己的内画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把更多的人吸收到自己的企业中来,不断创新产品为故乡内画艺术家们提供国内外客户喜欢的样品,不断参加海内外各种展销活动为内画艺术品寻找更广阔的销售市场;二、2008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接受大量海外订单,他把自己经营了20余年的深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扩改为深州市华艺工艺美术厂,招收100多名员工就业,为众多农家子弟提供脱贫致富之路。辛勤耕耘的张增楼,要用自己的行动在故乡催生出一个内画艺术产业来,实现立誓回馈社会的宏愿。

    但艺术是讲品位的,推动艺术发展是需要环境和条件的。为了接待国内外客商,适应培养冀派内画艺术新秀和内画艺术大发展的需要,2010年,张增楼拿出多年积蓄的5000多万元,在深州市筹建占地4亩的特色文化产业中心。他要将自己的技艺和财富化为“孵化器”,在故乡搭建内画艺术高档次人才和产品交流展销平台,培养和扶植更多内画艺术精英,构筑内画艺术在当代的辉煌。很多人认为他这种倾其所有的做法有点冒险,他却淡定动情地说:“我现在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是改革开放的硕果。把这一切献给故乡人民,是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啊!”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