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山花烂漫绽放神州民间文化惠及百姓——中国民协五年工作回顾(之四)

时间:2011年03月25日 来源: 作者:

评奖办节工作坚持正确导向  促进民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每两年评一次。“山花奖”主要包括以下6个子项:民间文艺成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民间文学作品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民俗影视作品奖。“山花奖”是中国民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民间文艺的有力抓手。充分运用“山花奖”这一重要激励手段,推出作品、推出人才、展示成果,对凝聚力量、树立形象、扩大影响、促进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发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5年来,中国民协在评奖办节中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按照中宣部、中国文联要求,努力改进民间文艺评奖办节工作,对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工作的组织机构、评奖程序、监督管理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遵循民间文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评奖机制越来越完善。中国民协在民间文艺比赛、展演、展览活动中开展的评奖工作,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并把颁奖活动作为民间文艺的盛典精心打造。这些做法不仅促进了民间文艺精品的创作和繁荣,同时使“山花奖”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

    5年来,中国民协共举办了3次“山花奖”的颁奖活动。2006年6月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德艺双馨工作者表彰暨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颁奖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此次颁发的奖项包括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民间广场歌舞、民间鼓舞鼓乐)、民间工艺成就奖(个人成就奖、集体成就奖)、中国民协优秀团体会员单位与德艺双馨工作者称号以及民间文化守望者奖。《跳菜舞》《彝族神鼓舞》等10部作品获民间艺术表演奖,河北省民协等3个单位获民间工艺成就集体奖,吴元新等5人获民间工艺个人成就奖,河南省民协等10个单位荣获中国民协优秀团体会员单位称号;夏挽群等30人荣获德艺双馨工作者称号,王士媛、叶星生、李玉祥、郑云峰和黄永松荣获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一批民间文化辛勤耕耘者获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2007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江苏省文联、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举行,本届“山花奖”涉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中国民间文学作品奖、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中国民间文艺终身成就奖、中国民间文艺成就奖6大类共计91个奖项,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表彰了一大批优秀民间艺术家和民间文艺团体。贾芝、居素甫·玛玛依、冯元蔚、张振犁获得中国民间文艺终身成就奖,刘锡诚等20位专家学者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成就奖,邬建美的湘绣《人与自然》等35件作品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郑一民、田永翔、薄松年主编的《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蔚县卷》等14部著作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江帆的《谭振山故事精选》等13部民间文学作品获得中国民间文学作品奖,四川省江油市高抬戏表演艺术团等5支队伍获得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本届“山花奖”中,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贡献奖,河北农民贾振邦凭借其对武强年画古版保护的感人事迹而获此殊荣。

    2009年10月3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举行。颁发了表演、学术、文学作品、工艺、影像、成就共6大类7个奖项。其中,《蝶恋梁祝》等5部作品获民间艺术表演奖,《中国民俗史》等18部作品获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等14部作品获民间文学作品奖,《九龙球》等35件作品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天边部落》等6部作品获中国民俗影像作品奖,段宝林等9名民间文艺家获民间文艺成就奖,29名民间文艺家获中国民协第三届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家称号。颁奖典礼由中央电视台三频道在黄金时间向全国播出,扩大了“山花奖”获奖作品的影响力。

    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评奖和颁奖活动,使民间表演艺术家、民间工艺家及其作品、民间文艺研究专家学者、民间文艺管理者、传播者获得表彰,“山花奖”的美誉度和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也由此得到提高。

    中国民间艺术节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大型全国性民间文艺品牌节会,其规模、影响力、规格和艺术水平都堪称全国最高,是受众面最广、参与者最多、群众基础最坚实的文艺活动形式。办好中国民间艺术节是贯彻党中央关于文艺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有效形式。中国民间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8届,规模日渐壮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每届都有新的艺术样式和新的亮点出现。

    5年来,中国民协及各团体会员还参与举办了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第五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中国民间艺人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全国木版年画联展、中国剪纸艺术精品展、唐卡艺术展、农民画展、民间灯彩艺术展等众多活动。

    2006年7月22日至24日,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民俗礼仪表演)暨首届全国民间吹歌展演在河北省抚宁举行。有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3支队伍参演。其间还举办了民间鼓吹乐器展。

    2007年10月24日至2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联合主办,中国美协、中国书协指导,《民间文化》杂志社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行。在为期5天的博览会上,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参展者展示了各类珍贵艺术品15大类1460种。

    2008年9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民协、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河源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在河源市举行。本次文化节有来自广西、福建、江西、四川、广东和澳门等地的20多支代表队共同展示客家民间文化。其间还举办了客家民间艺术巡游、客家山歌演唱大赛、客家民间文艺汇演等多项活动。

    2008年10月11日至12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广州市委宣传部、番禺区委区政府、沙湾镇委镇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与评奖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的26支飘色(抬阁)队伍以人物为造型、以故事传说为主要内容、以沿街巡游为主要形式,融美术、装饰、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神秘莫测,令人叹为观止。

    2009年2月6日至8日,中国民协与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省英才组织委员会、咸阳市人民政府联合在咸阳市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民间花馍艺术节。

    2009年4月11日,由中国民协、无锡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2009中国(无锡)吴文化节——惠山民俗文化庙会暨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在无锡市拉开序幕。本届庙会还举办了戏曲、民歌、民舞、民乐表演及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览。

    2009年8月8日至1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在长春市举行。博览会历时9天,总成交额达1亿多元人民币;签约项目7个,商贸洽谈意向金额达13.5亿多元人民币,参观展览的观众每天17万人次,共计200余万人次,这在全国民间工艺类展会中首屈一指。

    2009年9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中共涉县县委县政府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女娲文化节暨“女娲杯”全国民间歌舞精品展演在河北涉县开幕。

    2009年9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民协、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河源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在河源市举行。

    2009年11月7日至8日,由中国民协、江西省文联、江西省旅游局、上饶市人民政府主办,婺源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09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在江西婺源举办。

    2010年1月31日至2月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福建省文联主办,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民协、福建省民协、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承办的“中华情——海峡两岸民间艺术嘉年华”在福州举办。

    2010年8月1日至3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文化厅、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主办,蔚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十届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奖(剪纸类)评奖活动”在“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河北省蔚县举行。在为期3天的艺术节期间,围绕“传承、创新、发展”的主题,中国剪纸艺术发展高层论坛、国内首条“剪纸一条街”开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奖(剪纸类)评奖三大主题活动轮番登场,共同筑起剪纸艺术交流的殿堂。

    2010年8月5日至8日,由中国民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文联主办,宁夏民协和银川美术馆、银川市文化艺术中心承办、协办的全国农民画展在银川举办。此次展览得到全国各省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共选送作品180幅,通过农民艺术家的巧手和独特的想象,把田园风光、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节日庆典等绘成精美的艺术作品。

    2010年8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山东省文联、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各省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山东省各市文联协办的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26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40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320余位各类民间艺术传承人参加本次博览会,并现场展示了部分工艺品的制作技艺。

    2010年9月,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九届中国(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和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表演艺术奖(民间广场歌舞)的评比活动吸引了数千名演员参加,除了民间歌舞剧演出和民间文艺踩街巡游表演外,还结合大同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点,突出了雕塑艺术独特的观赏性,数万名大同市民切身感受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参评作品整体质量高,专家评价好。

    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顺应了改革开放大潮和民间文艺发展需要新拓展的职能。这项应运而生的措施充分发挥了中国民协联络、服务、协调的职能,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扩大了民间文艺的社会影响,使民间文艺事业呈现出发展繁荣的大好局面。

坚持开展“送欢乐、下基层”  在文化惠民活动中发挥作用

    农村不仅养育了我们的民族,也孕育了民族的文化。在当代社会转型的形势下,农耕文明消失在加速,保护地域文化迫在眉睫。中国民协结合民间文艺的特点和农村文化实际,以服务社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精心组织文化惠民活动,精心培育民间文化产品新的市场增长点,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5年来,中国民协积极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既圆满完成了任务,也受到文联表扬。另外,中国民协还发挥与农村和基层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组织小型慰问演出和建立抢救工程成果农家书屋以及推广民间文化旅游等文化惠民活动,为非遗保护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如,2006年1月22日至23日,中国民协组织在京及部分外地的民间工艺家、工艺大师、书画家张汝财、张宝琳、刘静兰、倪秀梅、孙二林、俞伟顺、陈红、冯洁、张凤琴等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为官兵们送去了新春的美好祝福。23日,中国民协又将欢乐送到了北京三里屯街道幸福一村社区。街道居民对工艺大师的作品爱不释手,剪纸、对联、书画成了抢手货。

    中国民协还先后在浙江宁波、河南开封、四川绵竹等地组织了9场民间文艺演出和手工艺术绝技、绝活表演,参加慰问演出的演员和艺术家有400余人,10多万基层群众受益。2008年10月,在广州沙湾镇建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农家书屋”,向4个乡镇赠送了千余种民间文化精品图书;2010年底,中国民协将抢救工程部分成果捐赠四川绵阳,帮助建立农家书屋,以普及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知识,提高举办地农民文化水平和艺术鉴赏力。通过这些举措,大力扶持了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引导和树立民间文艺的行业规范,使地方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