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文艺的活力竞相迸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5年工作回顾(之一)
中国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5年来,中国民协及各团体会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在创建民间文艺节会活动品牌、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加强民间文艺理论研讨和田野调查研究成果出版、民间文艺评奖和奖掖优秀民间文艺家及命名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加快民间文艺队伍建设和协会机关建设等方面蓬勃发展,成绩斐然。为迎接中国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自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5年工作回顾系列报道。
2006年10月,中国民协在广东番禺举办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抗震救灾 建言献策。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民协根据温家宝总理关于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指示精神迅速作出反应: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带专家组奔赴灾区慰问、考察;中国民协与民进中央、中华文化学院联合在京召开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组织专家调研组研究羌族文化遗产抢救对策。2008年6月26日,冯骥才将调研成果形成《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中央领导对建议书作出重要批示和充分肯定。8月发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将建议书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吸纳进相关条款。
2008年9月10日,中央领导在冯骥才、向云驹编纂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上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该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成果。2009年,中央领导审阅了中国民协组织编纂的《羌族口头遗产集成》《濒危羌文化》成果样书后作出重要批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中国民协组织专家紧急编纂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5月,中国民协联合民进中央、中华文化学院等单位向四川省北川县、青海省玉树州捐赠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成果图书《白石·释比与羌族》《汉羌词典》《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
服务奥运 好评如潮。20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民协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与北京奥组委分别在太原、天津、西安举办“我们的奥运——奥运之光中国民间灯彩艺术展”;举办迎奥运全国农民艺术大展;由北京奥组委、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北京市文联联合主办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活动。该活动被评为奥运村国际中心最具特色和影响的项目。
扎根田野 默默耕耘
三套集成完美收官。发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和其他七套文艺集成并称“十套文艺志书集成”,被誉为“中国的文化长城”。中国民协对全国范围内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进行了广泛的普查、搜集、整理、研究,精编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到2009年,三套集成已完成省、市、自治区卷(未含台湾省卷)90个卷本的全部出版工作,向新中国60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抢救工程成果颇丰。5年来的抢救工程工作得到稳步推进。(1)成果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中国唐卡艺术集成》《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中国民俗志书》(县卷本)等均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其中,22大卷《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将于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全部出版任务。(2)传承人命名。2007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举行了首批166位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仪式,并下发《关于命名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决定》,整理出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和部分杰出传承人文化成就个人卷。(3)少数民族服饰展。2009年,中国民协在京举办中国民族民间服饰文化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展,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风采。(4)新项目启动。2010年,启动了大型图文集《中国古村落代表作》项目,同年11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召开座谈会,就编写方案达成共识。12月,在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的支持下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节日文化 主题鲜明
2008年,中国民协全力组织“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主题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中国(和顺)牛郎织女文化论坛,端午节文化论坛,大型中秋文艺晚会、灯会、中秋讲坛等。中国民协还编撰出版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系列丛书。
2010年,中国民协选择传统节日重要流传地四川阆中、河南浚县、广东东莞、山西沁州、湖北咸安等,与当地政府合办春节、端午、中秋、七夕的节日民俗活动与文化论坛。
评奖办节 促进繁荣
5年来,中国民协坚持正确导向,对“山花奖”评奖进行一系列改革,并将颁奖活动作为民间文艺的盛典精心打造。2006年举办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暨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颁奖仪式。2007年在苏州市相城区举办第八届“山花奖”颁奖典礼。2009年在浙江宁波举行了第九届“山花奖”颁奖典礼。2010年在大同举办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和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表演艺术奖(民间广场歌舞)”的评比活动。
为民间艺人搭建交流平台,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第三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第五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会,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面向基层 服务三农
近年来,中国民协将抢救工程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服务社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取得积极成果。
送欢乐、下基层。2008年1月,中国民协组织民间文艺表演和手工艺术家赴宁波举行“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2011年1月先后在河南开封朱仙镇、四川绵竹举行“送欢乐、下基层”活动。
建立农家书屋。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与评奖活动期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在广州沙湾镇建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农家书屋,向4个乡镇赠送了千余种民间文化精品图书。
命名民间文艺之乡。在全国范围内命名以县、乡为保护主体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研究中心等。2006年,中国民协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全国民间文艺之乡命名工作经验交流会。截至目前,中国民协已命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中心、成立民间文化专业委员会305个。
理论探索 学术研究
理论研究成果是指导民间文艺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2006年8月,中国民协在河南省举办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举办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鄞州论坛,2008年1月在北京恢复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
5年来,出版《中国民间文艺年鉴》《中国民间工艺技法丛书》《文化产业兰州论剑》《萨满文化辩证》《傩文化论文集》《民间守望者》《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田野的经验》《观念与方式》等学术书籍。
中国民协所属《民间文学》《缤纷》《民间文化论坛》3个刊物均有建树。2010年5月,在《中国艺术报》推出《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面向世界 开阔视野
积极拓宽中国民间文艺走向世界的渠道,扩大中国民间文化的吸引力。2006年,中国民协派出中国傩文化展演团赴日本表演。2010年,与韩国南怡岛株式会社共同主办“中国文化月”活动。2011年春节前夕,受中国文联委派,中国民协组织剪纸、风筝、内画、面人艺术家参加了在坦桑尼亚举办的“欢乐春节——聚焦在非洲·坦桑过大年”活动。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2010年6月12日,中国民协在京隆重纪念成立60周年。从人才队伍到学科建设,从抢救保护到继承弘扬,从对外交流到推动全社会非遗热潮,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共同体现了民间文艺工作者对社会和文化使命的承担。
回顾工作信心鼓舞,总结成绩心潮澎湃。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民协将以丰硕的成果迎接第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中国民协将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间文艺工作和民协工作,努力开创民间文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