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口头文学数千年尘封记忆 建设民间文艺数字化“四库全书”
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民协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调动200万人次的田野采风,踏遍2800个县的普查作业,汇集60年的记录成果,超过8.4亿字的数字工程……2010年12月30日,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民协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承志,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本报社长向云驹,中国民协副秘书长赵铁信、吕军以及刘铁梁、张锠、刘锡诚、刘魁立、杨亮才、陶立璠、段宝林、李耀宗、刘晔原、张文、万建中、陈连山等专家学者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罗杨主持。
周巍峙、胡振民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胡振民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工作指导委员会名誉顾问周巍峙颁发聘书。李牧、冯骥才、马文辉分别讲话。冯骥才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工作指导委员会顾问胡振民、名誉主任李牧颁发聘书。刘锡诚代表专家委员会发言。赵铁信宣读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专家委员会、工作指导委员会名单,并由与会领导颁发专家委员会聘书。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计划于2014年7月之前完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翻译、民间故事类型英语翻译、纸质图书出版等工作将逐步推进并顺延完成。(张志勇)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工作指导委员会
名誉顾问:周巍峙
顾 问:胡振民
名誉主任:李 牧 王文章
主 任:冯骥才
副 主 任:罗 杨 马文辉
办公室主任:王锦强 刘德伟 朱芹勤
办公室成员:孔宏图 陈胜妍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锦强 韦苏文 白庚胜 冯骥才 吕 军 向云驹 江明惇
刘铁梁 刘魁立 刘德伟 朱芹勤 农冠品 张 锠 杨继国
余未人 陶思炎 罗 杨 郑一民 林德冠 赵 书 赵铁信
曹保明 夏挽群 常嗣新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专家委员会
名誉主任:贾 芝 冯元蔚
主 任:冯骥才
副 主 任:罗 杨 马文辉
执行副主任:王锦强 李耀宗 陶立璠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建中 门书文 马文辉 王 娟 王锦强 巴莫曲布嫫
乌丙安 尹虎彬 冯志华 冯骥才 朱 昱 刘守华 刘彦君
刘晔原 刘铁梁 刘魁立 刘锡诚 祁连休 安德明 关艳如
朱芹勤 向云驹 李耀宗 吕 微 肖 放 陈泳超 陈连山
张 文 季国平 苑 利 杨利慧 杨亮才 罗 杨 金茂年
郎 樱 施爱东 贺学君 段宝林 姜 昆 贺 嘉 陶立璠
陶 阳 朝戈金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李 牧(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新年将至、送旧迎新的美好时节,由中国文联、文化部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启动仪式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在此,我代表中国文联,向出席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对此项工程给予关心支持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普查工作和普查记录资料数字化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一直致力于口头文学的普查、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保存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0年来上报的口头文学普查记录资料县卷本,共计5166种,约8.4亿字。这些民间口头文学普查记录资料本绝大多数是首次被记录,是规模大、数量多、种类齐全、形式多样、最具活态性的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资料大全。它们全部来源于田野调查,真实地反映出我国各地的民间文化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社会学价值。
这些无比珍贵、不可复得的文化遗产,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制成数据库,将成为一个既能方便使用、又能永久保存的电子图书馆,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掌上民间文学大全”,成为一座“数字化的中国民间文化长城”。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启动,将为国家和民族保存一份精彩而珍贵的人类记忆遗产,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添新的亮点。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建设和信息化服务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既要充分发挥文联、民协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部门的技术支持作用。希望参加这项工程建设的同志们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工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让灿烂的口头文学永远相传下去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口头文学包括史诗、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谜语、笑话、俗语等。数千年来,它们像缤纷灿烂的花覆盖山河大地;如同一种神奇的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并且代代相传,口口相传,直到今天。
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总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文字创作、以文字传播,这种文本的文学是看得见的、确定的、个人化的。这是文人文学多采用的方式。另一种是用口头创作、以口传播,这种口头的文学是无形的、不确定的、在流传中不断改变和加工的,而且是集体性的。这是老百姓的文学方式。
口头文学是数千年来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创造。它最鲜明和最直接地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人间追求、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中国人的气质、智慧、审美、灵气、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彰显在这种口头的文学创造中。我们的一代代先人就用这种文学方式来传承精神、表达爱憎、教育后代、传播知识、娱悦生活、抚慰心灵:农谚指导我们生产,故事教给我们做人,神话传说是节日的精神核心,史诗记录文字诞生前民族史的源头。
更别说它是无以数计的戏曲名作和小说名著的源头。
不少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文学史都是一部纯粹的口头文学史。
由于我们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地域多样,民族众多,故而我们的口头文学其样式,其种类,其内涵,其风格,其数量,之大之深之多之广,无法估量。
然而,这种无形地流动在民众口头间的口头文学,本来就是生生灭灭的。在社会转型期间,很容易被忽略,从而流失。特别是当前这种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文明转型期”,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文明必定要瓦解。这之中,口头文学最易消亡。一个传说不管多么美丽,只要没人再说,转瞬即逝,而且消失得不知不觉和无影无踪。所以说,最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头文学。
中国知识界凭着文化的敏感与责任,很早就开始了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中国民协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名称即表明口头文学一开始就是我们的学术重点。60年来大规模的口头文学调查共3次:第一次是1957年的民歌调查运动,第二次是1984年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故事、歌谣、谚语)普查编纂工作,第三次则是始自2002年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60年来的普查成果,有一大批填补了中国文学史、文化史的空白。如少数民族鸿篇巨制的三大史诗和众多斑斓多姿的神话作品,华北、中原与西北地区活态神话群的发现,江南和中南地区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发现并记录下口头作品百余部之多,再有则是少数民族的叙事长诗与抒情长诗已发现和记录的达千余部。
60年来,中国民协调动数十万人加入这支口头文学的抢救与普查队伍中。有一份材料是上海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的《捐赠上海档案馆资料目录》,上边说,单是上海当年投入民间口头文学的人员就达5万人。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中国民协的口头文学普查资料乡、镇、县卷本,现在保存我们手中的共5166年本,总字数超过8.4亿字。而现今,第三次口头文学抢救还未结束,这个字数还在与日俱增。
上边说的这些材料全是第一手的,它们直接来自田野。其中1000多册是手抄本和蜡版刻印的油印本。其本身已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这是多么巨大而珍贵的文化财富、文学财富、精神财富!然而,更重要的工作摆在我们面前,就是将它数字化,建立中华民族的口头文学数据库。这一工程得到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的有力支持,并且列入文化部国家资助的项目。我们要用数字化的方式将这些失不再来的文化财富可靠地保护起来。我们要给古代文明安一个现代的“家”。这个“家”必须是:严格的学术分类,科学的程序编排,完善和方便的检索方式,以利于保存、传播和使用。
有人问我它到底有多珍贵,我说将来它就是另一部《诗经》,或者说是无数部《诗经》。大家都知道,2500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国风”和“小雅”,就是当时采集的民歌。那么这个集中国口头文学之大成的数据库将有怎样的价值?我们为什么称它将是“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四库全书”?
这次将被数字化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五千年来农耕社会流传到近半个世纪前的最宝贵的口头文学遗产。它的原始性、原真性、文献性、整体性、资源性无可比拟。甚至可以说,历史上大量的传说故事、谚语、歌谣只能在这里找到。60年来,许多口头讲述它的人早已不在,连收集整理者不少也已辞世。这使我们想起半个世纪前中国民间文学普查时提出的“忠实记录,慎重整理”,那几代人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则一字一句地进行收集与整理。这8亿多字里,凝聚着多少前辈文化工作者的心血?
每每面对这8亿多字,我们对那些曾经在田野大地默默劳作、不计报酬的前辈学者和文化工作者,真是心怀着深深的感激与敬意。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今天恐怕连一半也无从得到了。我们会接过他们的工作,实现他们的愿望,将这一宗无可比拟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好,并让这无比灿烂的口头文学流传下去。
经过长期的千头万绪的田野普查,一项不能或缺的阶段性的工作已经摆在面前,那就是对普查成果进行学术整理。一方面,是我们必须为每一项遗产建立科学和严谨的档案,这档案是一个国家必须拥有的。另一方面,遗产的保护更需要科学依据。特别是在非遗进入当今的市场化时代,如果没有经过学术认定的原真性的科学依据,没有专家指导,没有清醒的自觉,就会丧失文化的本色与个性的本质,致使非遗迷失在花花绿绿的市场中。近期我们启动的“中国古村落代表作项目”和“口头文学的数字化工程”,都是在这样的思考中展开的。
对前人的文明创造负责,对后人真正的文化传承负责,是我们这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使命。
留住美丽和辉煌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最早关于民间口头文学的收集整理的记载,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编订《诗经》。而编订《诗经》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它开创了一种先例,使中国的口头文学在民间口口相传的自然生态之外,有了另一个系统,即文本的系统。中国历代口头文学流传浩瀚波澜,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成潜流,今人能看到的,只是因被历史采录、整理而留下的文本。而社会发展到当代,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这就是今天我们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目的。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广泛地搜集我国现在及过去的一切民间文艺资料,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和研究”,发起并实施了以“大跃进民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代表的三大民族民间文化采集、抢救与保护行动。60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调动了十几万人,达200万人次在广袤中华大地的田野里采风,遍及2800余县进行普查,汇集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录成果,掌握了超过8.4亿字的文稿。今天,在中宣部、中国文联和文化部的支持下,汇集了民间文艺的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努力,我们终于启动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通过这项工程的实施,我们得以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存录这笔遗产,并可以为更多的人查阅和利用这笔遗产创造条件。我们期待,这笔尘封已久的遗产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像千年的雪莲那样重新发芽,开花结果。
为非遗保护作贡献
马文辉(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中国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民间文艺家和出色的民间文艺事业的组织与管理人才。中国民协云集着众多响亮的名字,郭沫若、老舍、周扬、赵树理、郑振铎、周巍峙、钟敬文、马学良、贾芝、冯元蔚、冯骥才等几代民族民间领域的文化大家。他们是我国民族民间文艺事业的奠基者、耕耘者、奉献者。中国民协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组织民间文艺的田野调查,民间文艺采风,民间口头文学普查、调查、搜集、采录、记录、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的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及相关资料,取得了重大的文化成果和辉煌的学术成就。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民委、文化部与中国民协共同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普查和编纂工作,历经20多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出版规模达到90卷。此外,尚未进入“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民间口头文学普查记录内部编印资料本,还有5000多册近8.4亿字。这些资料都是原始记录或整理本,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凝聚着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民间口头文学普查记录资料,成为当代文化工作者共同的心声和共同的责任。因此,文化部拨出专款支持,全面启动实施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以数字化产品的形式存录各类民间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记录资料,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读者可以通过使用浏览器实现在线阅读和资料检索。未来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将为广大学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研究、利用这些宝贵资料提供极大便利,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民间文艺事业并传之后世。文化部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继续支持中国民协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包括相应的成果出版和“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的建设,并为此作出积极贡献。
用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
刘锡诚(中国文联研究员)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了,作为民间文学战线的一个老兵,我感到无比兴奋。今天启动的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将把以往几十年间积累起来的各种形态的口头文学资料,用数字化的手段保存起来,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我们的诺言:来自人民,还给人民!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无论对于从事民间文学的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来说,还是对于作为民间文学的持有者、传承者的广大民众来说,都是一个喜讯。
民众的口头文学历来被上层文化、精英文学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粗鄙之物。从“五四”到今天,近百年来,全社会和知识界在认识上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认真说起来,旧案并没有完全翻过来。在当今现代化、全球化、城镇化的大形势下,口头文学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即出现了萎缩、式微甚至部分消亡的困局。我们有责任借这个机会,以数字化工程为手段,在新的形势下为民众所传承和传播的口头文学再做新的“鼓与呼”!
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宏伟的文化工程。第一步,希望把“时段”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1世纪第一个10年。要尽可能地把这60年来调查、搜集、记录、抢救下来的口头文学记录资料和各种出版物(包括内部印本)、坊间刻本、手抄本、录音带、录像带囊括以尽,并数字化。第二步,再向20世纪初至40年代延伸,最终做成一个百年来中国口头文学资料数据库,把一个远远超过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的新世纪的“古今图书集成”贡献给下一代!
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一方面,口头文学数字化工程经以数据库的方式把几代人的劳动和完整的资料,在虚拟的空间里固定下来,做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由于数字化工程的竣工,面临着保护方式的根本性的转变。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简介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将中国民协成立60年来组织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采集、记录的所有民间文学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录,包括全国各地县(市、区、旗)和乡(镇、苏木、街道)的民间文艺普查记录的原始文字资料及其所附的第一手民间文化记忆与信息,总字数达8.4亿,是迄今为止我国口头文学资料最为集中的民间文学数据库。
1957年,中国民协开展民歌调查运动,1984年起实施“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编纂工作,2002年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口头文学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获得了巨量的第一手口头文学资料。其中,“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由中国民协直接指挥和指导,印制和下发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总方案》(由周扬任三套集成总编委会主任,周扬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工作要求各县编制县卷资料,并同时上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构成了民间文学资料的庞大体系。现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存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的民间文学资料县卷本(少部分地方达到乡镇本,还有一部分为少数民族文字本),其中包括民间故事(含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童话等)184万篇,民间歌谣302万首(不含史诗、长诗、叙事诗),谚语748万条。
以上民间文学资料有如下特点与价值:
1.除极少部分曾公开出版外,绝大部分都是内部编印资料,一部分为铅印本,一部分为蜡版刻印油印本,还有少量手抄本或手抄复写本。
2.这些资料都是原始纪录或整理本,绝大多数作品都是第一次被记录,总量巨大,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3.这些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资料基本上遵循统一的要求,坚持忠实记录,并附有讲述人情况(身份、年龄、性别等),记录人与记录情况(记录人身份,记录时间、地点等),符合记录民间文学的国际惯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4.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保存了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卷册最完整的全国民间文学资料,散存于各省的县级资料本将及时补充进来。由于民间文学普查工作和集成工程系中国民协和各省民协主持和实施,故中国民协系统代表国家拥有此项目资料本的知识产权、版权等。
5.“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只出版了省卷本(即一省出版一卷,每卷约100万字),绝大多数县卷资料未被收入、未能公之于世。县卷资料作为民间文学的口头记录本,其资料是最具第一手性、最真实、最原始的,因而也最受国际学术界关注(欧美日等地学者多次呼吁公布或出版民间文学县卷资料本)。
6.这些民间文学资料本是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历时60年采集而得,许多讲述人都已故去,会讲民间文学的人越来越少,这使得这些资料具有不可重复性,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和特别重要的地位。
7.现在这些资料历经十数年,存放在地方机构的多有失散,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收藏的部分,因为保管条件受限,也正在出现字迹漫漶、文本损坏的现象,急需施以再抢救,否则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可估量的。
我国现有的这些集中或分散的民间文学资料的完整性和巨量性举世罕见,对其进行再抢救,开展数字化存储和数字化出版的计划,由一般资料转变为共享的文化财富十分迫切和必要。
1.鉴于传统纸质图书出版工程量大、出版周期长、成本费用高、不适于现代传播与共享、难以达到科学有效地保存,故而提出实施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将其纳入中国民协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作为其子项目之一。具体内容包括:
①按民间文学的科学分类编排、扫描、录入中国民协现存民间文学资料县卷本及其他现有资料,继续在全国征集留存在各地基层文化机构和个人手中的民间文学资料。具体分类主要有:
a.神话,其中包括天地开辟神话、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自然神话、图腾神话、族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英雄神话、战争神话、动植物神话以及其它神话等;b.传说,其中包括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史事传说等;c.故事,其中包括幻想故事、动物故事、鬼狐精怪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等;d.歌谣,其中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风物歌、传说故事歌、儿歌童谣等;e.史诗,其中包括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等;f.长诗,其中包括抒情长诗、叙事长诗等;g.谚语,其中包括事理谚、修养谚、社交谚、时政谚、生活谚、风土谚、自然谚、农林谚、工商谚、文教谚等;h.谜语(包括灯谜);i.歇后语;j.曲艺小戏。
②按我国56个民族编排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库。每个民族的资料库包括该民族民间文学的各个类别,如神话、史诗、长诗、歌谣、传说、故事、笑话、谚语、俗语等。
③按图书索引、检索的方法设计科学、完善、方便、丰富的检索体系与功能,系统设计编排程序,使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资料全部实现分级分类分项分词等的强大编程和检索功能,方便运用和网上传播。
④适时将普查资料中的民间故事部分进行研究和进行主题分解分类,按国际通行的分类法,进行母题、主题类型编序和分类,使我国丰富的民间故事类型成为世界故事类型中丰富多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适时出版中英文《新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2.以电子版形式向海内外出版发行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图书,其内容同以上数据库相同。
3.适时、适量地逐步出版纸质图书《中国口头文学遗产集成县卷本》,每县一种含若干册,每年推出10至20个县卷本,量力而行,逐渐完成。总计将达2500余种、5000余册。
4.妥善、精心地保护保存好现有的民间文学搜集资料及县卷本,按珍贵文献档案资料和图书典籍的要求加以登记、保管,防止损坏损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保护保管。适时地将这批珍贵资料申报为国家级档案文献,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计划于2014年7月之前完成,将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建成一个既能方便使用又能永久保存的电子图书馆,使之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掌上民间文学大全”,一座“数字化的中国民间文化长城”。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