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基层群众 共享文化成果 推动社会和谐
“送欢乐、下基层”——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组织艺术家赴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南尚岗村慰问演出
把欢乐送到京郊新农村
11月19日下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南尚岗村文体中心里欢歌笑语响成一片,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初冬季节给当地村民送去了浓浓的暖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赵铁信,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佳琛,房山区副区长卢国懿等和近千名群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
由佟凡、佟迪主持的慰问演出精彩纷呈。“君若天上云,侬是云中鸟……”兼具民间风情与古典气韵的舞蹈《踏歌》,向观众勾描了一幅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北京舞蹈学院带来的这一荷花奖金奖作品拉开整场演出的序幕。随后,歌曲、相声、魔术、戏曲、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的名家名作轮番上台,让现场观众享受了一场文化大餐:青年相声演员何云伟、李菁带来相声《笑口常开》;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刘全利、刘全和从观众中请出一位当模特,惟妙惟肖地演绎了一段“摄影爱好者”的滑稽生活;舞蹈家王晓燕则表演了她的经典舞蹈作品《大姑娘》;来自当地的青年演员宋秀兰走下舞台,近距离为老乡表演了川剧绝活“变脸”。压轴出场的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著名曲艺家刘兰芳,洪亮的声音、机智的语言、亲和的风格,引起现场一阵雷动。刘兰芳先讲了几段寓教于乐的小故事,最后在评书表演《岳飞传》选段中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期间,罗杨、赵铁信在房山区和南尚岗村干部胡淑苹、龚长友的陪同下走访了当地群众,实地了解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
艺术家感言
文化送乡亲 服务老百姓
刘兰芳(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中国民协这几年的工作做得特别好,好就好在在全国范围开展非遗保护,并组织优秀民间艺术作品下乡演出,报纸上经常见到他们的工作成绩。民协是面对民间的,绣花、泥娃娃、相声、评书,都是民间来的,都是民间艺术。这次活动的意义是选择了南尚岗村这样一个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往往容易被忽略。这是一个刚刚从农村变成城镇的地方,农民进了楼,环境也变得很快!但你看现场的观众都是老头老太太,穿着朴素,都是地道的农民。农村跟城市不一样,没有那么多夺人眼球的东西,特别是现在,地少了,活也少了,娱乐也就是电视,还有很多老太太是连电视也不看的。我们“送欢乐、下基层”,就是要把文化送给他们,服务老百姓。演出是在南尚岗村的文体中心进行的,那么好的运动场,还有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比我所住的小区都强。这也说明国家的富民政策有成效了。馆里有个工作人员,是个小伙子,父亲早年瘫痪,父母离异,没有生活来源,村里就给安排到馆里工作,一个月挣一千多,后来还把父亲接到馆边住便于照顾。这都使我们很受教育。有机会我们都会下去演出,也算是做点有意义的事。一句话,看到他们生活好了比啥都强。下午往村里走的时候,我们的车开岔了道,钻到垃圾站里面去了,后来又开到连柏油路都没有的地方,问了两次路,看着像是工作人员,结果一个聋一个傻。过去这些人谁会管?现在都穿得干干净净了。现在真和以前不一样,国家政策开始向弱势群体倾斜。2004年平安夜,我们在北京一个建筑工地上搞“送欢笑”演出,农民工就戴着安全帽,坐在木板上面看,那天天气非常冷,但是演出很成功,也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中国文联和各协会的“送欢乐、下基层”也搞了很多年,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传递的是感情和祝福
王晓燕(著名舞蹈家):“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我每年都要参加好几次,有中国文联的,也有舞协、音协、杂协的,到现在也有四五年了。这也是我第二次参加民协的活动。下基层活动很多时候要面对农村群众,一般比较适合声乐类演出,像快板、相声、歌曲,作为舞蹈演员,节目不太好带。我一般都是选《火辣辣的爱》《大姑娘》这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火爆热情,表现力很强,老百姓看得懂,也看得高兴。当然,“送欢乐、下基层”也是非常辛苦的,条件简单,但只要选了我,就义不容辞,无论多忙,都会推掉别的事去参加。有一次去长沙,连舞台都没有,就在砖头搭起来的台子上演。正是12月,非常冷,唱歌的还能穿上厚衣服,舞蹈是肢体语言就没办法了,只能台下烤火,台上跳舞。《大姑娘》里面有抖手绢的动作,指头都麻木了。但大舞台和小舞台演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基层演出会和群众有很多互动,演出完了会把手绢抛到台下,观众都会去抢,这里面传递的就是感情,是祝福。有时候还会走到群众中间一起扭秧歌。老百姓看到我们能来演出都非常开心。“送欢乐”的过程中,面对的观众往往是不一样的,但看到的是同样的热情,我也很感动,这种感动自然而然也会转化成我创作的动力。
谁没用心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来
刘全和、刘全利(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文联和各协会开展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都积极参加。这既给演员提供了一个演出的平台,也让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观众,检验自己是不是受欢迎。在城市里演出和到基层去不一样,城市里面需要高雅一点、有内涵一点的,下基层就要雅俗共赏的,像《小鸟与蜜蜂》《摄影爱好者》《快乐的童年》。“送欢乐”就是要送“欢乐”,马上元旦、春节就要到了,一定要让老百姓一看就乐,一看就笑。这次本来是要演出《快乐的童年》,但因为没找到合适的桌子,就改成了《摄影爱好者》,从观众里挑了个小姑娘做“摄影爱好者”的模特,有互动,气氛也好,观众其实也挺喜欢和演员同台表演,展现自己。到基层演出不容易,但不管场地、条件怎么样,观众欣赏水平高不高,作为演员,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不能一看观众是基层老百姓就讲几个老掉牙的段子去对付。其实老百姓啥没看过啊,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啥都知道,啥都明白。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多年历练的艺术家,重要的是严肃认真,面对任何观众都投入最佳状态。大部分演员都习惯晚上演出,状态好,但到基层演出不能讲那么多,可能会在人最困的下午两三点开演,但不管身体舒服不舒服,状态好不好,一登台就要调整到最佳状态。用心演出是会有回报的,观众会用掌声、笑声来回报你。谁没用心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来,就会戳脊梁骨骂你:这人就是在糊弄我们!到基层演出,多多接触群众,其实也是学习,哪一种表演方式好,一下就得到验证了。看到老百姓的生活,不知不觉也会有新的想法:我能不能演出那种状态?那样演好不好?新一年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已经启动,接下来还有杂协、曲协、摄协、影协的,有时间我们一定会去,虽然很辛苦,但是也乐在其中!
真正的文化惠民
宋秀兰(青年魔术演员):我是土生土长的房山人,能够和其他艺术家同台演出,特别是到自己的家乡演出,感觉非常亲切。我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村地区非常需要文化演出。虽然各种文娱节目老百姓也能从电视上看到,但和现场看还是很不一样,气氛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我在房山区文化馆工作时也经常参加文化下乡,老百姓特别喜欢那些有特色、有亲和力的节目。魔术、杂技在老百姓当中都很有基础,所以我这次就带来了一个魔术表演,一个川剧变脸。这次跟着中国民协在南尚岗村演出,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国文联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没有给老百姓和当地政府增加什么经济负担,是真真正正的文化惠民。以后若有这方面的需要,我非常愿意经常跟着“下基层”的队伍一起继续去“送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