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花重锦官城•首届成都文艺双年展成功举办

时间:2009年11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前 言

    ● 杨吉成

    丹青溢彩而翰墨飘香,人文荟萃而同襄盛世。新中国六十华诞,新成都六十春秋;甲子轮回,沧桑巨变;文艺事业,繁荣兴旺,文艺生命,朝气蓬勃。际遇感召,感谢生活,感激人民,感恩社会,“花重锦官城·首届成都文艺双年展”隆重登场,殊为可喜可贺。

    好诗好戏好歌好舞好笔墨出在好地方。六十年来,成都文艺界豪情壮志,师造化,得心源,笔墨抒怀,丹青铸情,生旦净末丑精彩亮相,宫商角徵羽余音绕梁,李杜风、扬马笔,刻雕云龙,模范山水,摹生机,出新意……渐迷人眼,果然浓墨重彩;味之无穷,突然石破天惊。精品佳构,无计其数,邑人拍案,世人称绝。

    本次展览以“蓉城瑰宝、时代辉煌”为主题,设“翰墨锦城”、“江山如画”、“清水芙蓉”等十大展区,参展作者逾千人,作品逾千件。作者中,既有蜚声寰宇的老一辈名师名家,又有当下文苑领军人物,更有众多活跃之实力派文艺家。其展品堪称品类繁复,雕绘满眼;巨制小品,协力生辉;亮点看点,全在妙悟;异彩纷呈,诠在当下。

    意含搭建展示蓉城瑰宝的高端平台的首届综合文艺双年展深得八方襄助,组委会深表谢忱。我们恭祝祖国更加繁荣,恭祝成都欣欣向荣,恭祝文艺家永葆青春,恭祝参观者万事胜意。

荟萃巴蜀文艺精华 展现蓉城绮丽风采

——花重锦官城·首届成都文艺双年展成功举办

    “真是大开眼界,很多艺术展品闻所未闻,我带了两个相机,一个用胶片,一个是数码单反相机,很多作品值得拍下来。”即便是这样,这位姓李的观众还是感到目不暇接,因为精彩的艺术展品实在太多了。11月13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文联、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成都市文联所属各协(学)会承办的“花重锦官城·首届成都文艺双年展”开展的第一天,就受到了市民的热情追捧,迎来上千观众。

    文艺门类众多 名人名家荟萃

    本次展览不仅规模空前,而且名家荟萃,精品云集。翰墨锦城、江山如画、蓉城印象、锦绣天府、清水芙蓉、东方明珠、梨园芳华、文染蓉城、时代印记、山花烂漫10个主题展区,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囊括了书法、美术、摄影、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戏剧、文学、民间文艺等14个文艺门类。展览旨在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都文艺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挖掘成都文化内涵,寻找成都文化记忆,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提高成都文学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成都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

    据主办方介绍,按照“参展作品要代表成都最高水平”的要求,展出的作品既有已故老一辈文艺大家的传世精品,又有当代活跃于文艺界的中青年文艺名家的最新力作。作品以成都本土文艺名家为主,同时也征集了川籍在蓉文艺名家的精品力作,还有旅居成都的文化名人的精品,如巴金、晏济元、赵蕴玉、岑学恭、叶毓山、车辐、马识途、流沙河等众多文艺名家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成都文艺的综合水平和整体实力,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上千人的参展作者中,除成都文联系统内的参展者,还有系统外、体制外的近百名艺术家,尽显成都和谐包容的特质。

    在2006年就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川清音也出现在“双年展”上。四川清音长于抒情、兼能叙事,且曲牌丰富、唱腔优美,极富四川地域特点,是在全国具有高度影响的重要曲艺门类,其中四川清音中的“哈哈腔”和“舌尖弹音”,因能发出西洋歌剧花腔女高音一样的美妙声音,更被国外媒体赞誉为“东方歌剧”。展厅内展示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清音的代表性传承人程永玲的四川清音《天府国粹》。《天府国粹》不仅是对她数十年艺术生涯和表演的回顾、总结,也是对四川清音艺术当代传承和持续发展的推动。展厅内不乏像这样的艺术精品,观众也借此机会大饱眼福、耳福。

    在名家云集的展厅中,文学展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受到关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学形式,以及名家手迹等近2000件实物,让更多的市民走近文学、喜爱文学,得到文学的熏陶。“成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作者、作家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力。”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吉成表示,这次参展的作家中就有阿来、麦家两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还有魏明伦这样在海内外都颇具影响力的名家之作。他说,很多人都知道成都出了不少作家、文化人,如巴金这样的文学泰斗,艾芜、李劼人等文学名家也是享誉中国,这一次的集中展出则是让大家全面了解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成都文学界的总体成就和辉煌成果。他表示,把文学请进文艺双年展,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相信此举会对进一步提升成都文学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览动静结合 观众积极参与

    首届双年展“一区一景、一区一特色”的布置原则和氛围营造独具匠心,十大主题展区带给观众不同的艺术环境和视觉享受,展览形式紧贴作品内容,并依据其布置展位,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多媒体、触摸屏、LED等形式,实现展区场景化,多视角展示文艺精品。据了解,多媒体播放器囊括了成都舞蹈和音乐协会的获奖节目,观众可以随时点播,感受艺术精品的魅力。在双年展现场还设置了影音室,通过电视碟片的形式轮番播放川剧《死水微澜》、电视剧《大生活》等文艺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如此动静结合的展出形式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在清水芙蓉主题展区内,一位姓谢观众正在饶有兴致地“研究”一台多媒体播放器。屏幕上众多优秀的舞蹈和音乐作品“一触即播”,谢先生用手指轻轻点击罗彩文编导的儿童舞蹈《欢乐的节日》,屏幕上马上播放出来。他说:“常规展览都是静态的,但是这次双年展就不同了,好多互动环节参与性很强,让我们观众有了全新的观展体验。”

    此外,还有很多艺术家“现身说法”,耐心细致地为观众讲解作品中的精妙之处,在互动过程中,广大观众也得到了与艺术“亲密接触”的机会。在江山如画展区,很多观众对著名雕塑家朱成的作品《喜怒哀乐》大型面谱装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众纷纷围着朱成不住发问:“朱老师,你的作品到底表现了什么?”“当时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老麻将、铜钱等材料来做装置作品呢?”朱成耐心地解释道,《喜怒哀乐》4幅作品分别用老麻将、铜钱、印章、古代老活字钉4种材料制作。他创作《喜怒哀乐》4幅作品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之前收集材料更用了他20年的时间。他希望通过作品让观众了解到古代人和现代人拥有同样的情绪表达。展览展出期间,在展厅门前搭建的大型舞台上十大主题系列专场演出陆续上演,成为动静结合的另一“动”,让观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蜀乡琴韵》——民族音乐专场、《乡音乡情》——曲艺专场、《天府奇葩》——川剧专场、《太阳神鸟》——金沙遗址专场、《锦城技艺》——杂技专场、《快乐蓉城》——木偶专场、《成都记忆》——歌舞专场、《时尚锦城》——成都金曲专场、《锦城艺苗》——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专场、《蓉城笑语》——小品专场等演出几乎占满了展览期间的各个时段。每天有4场不同主题的演出轮番上演,每场演出时间40分钟左右,场次间隔1小时左右。

    演出雅俗共赏,展览精彩夺目,前来观看者络绎不绝。此次展览以及演出对市民免费开放,真正做到了“文化的盛宴,人民的节日”的办会宗旨。

    创作成果丰硕 新人新作辈出

    本届双年展参展人员1000余人,参展作品多达3000余件,不仅展品数量创下成都历史新高,而且件件均为精选上品,代表了成都文艺界的最高水平。单拿美术展品为例,“146件都是成都历史上最好的作品”,成都市美协主席刘正兴如是说,“很多老画家都拿出了他们的好作品,包括李焕民老先生,他的《初踏黄金路》是载入当代美术史的,我们这一代都是看着他的作品成长起来的,这样的作品很多。”书法展区作品同样是风格变化丰富,“颇具灵性”是成都书协主席舒炯对此次展览的强烈感受。他说:“此展囊括了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近90件作品,比较完整、全面地展现了成都书法界的总体水平,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既有粗犷、大气的,也有流畅、娟秀的,并不是单一的味道。”

    成都书协副主席谢季筠说:“展览上既有资深的老书法家的大作,也有青年后起之秀的佳品,很多都获过国家级大奖。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有如此功力我还是很欣慰的,成都书法界后继有人了。但四川书法要从书法大省向书法强省迈进则需要更多有影响的作品,唯有如此,四川书法才能立得住、传得远。”刘正兴也希望年轻的画家能在不同艺术门类的学习中对自身的创作有所突破。希望他们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下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民间文艺展区众多“绣女”同绣蜀绣“五百罗汉图卷”的制作现场一直围满了观众。该图卷上的每一个罗汉的神色、姿态各异,细微之处须发毕现,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引来观众啧啧赞叹。更加令人意外的是众多绣女的引领者竟是一位年轻男士。一经询问才得知,这个年轻人叫陈彦朋,出生蜀绣世家,居然才21岁,就已经是成都锦美蜀绣的代表人物了!陈彦朋特别擅长用蜀绣表现飞禽、走兽、人物类刺绣,是近年来蜀绣行业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也让老一辈蜀绣艺人看到了希望。

    据了解,蜀绣“五百罗汉图卷”将由三代蜀绣人共同完成。目前,6名蜀绣大师耗时一年半,已经完成了9米、200多位罗汉的绣制。陈彦朋说,他和父亲、师叔6人预备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这幅作品。陈彦朋还介绍,该作品完成后,整幅长28米、宽40厘米,共绣有500多个人物。

    形成品牌效应 打造魅力成都

    “文艺是人类认知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能举办如此规模的文艺综合展,足见成都文化底蕴的厚度。”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仲呈祥在看到此次双年展的规模之大后十分激动。他说,这次展览除了可以提升成都的知名度,增加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含量外,还能通过现场的交流互动,推广艺术品的价值,从而带动成都文化艺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杨吉成表示,首届成都文艺双年展主要突出综合性的特点,各艺术门类讲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艺术门类荟萃在一起可以互相交流,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和合共融。同时也是想利用文艺门类的综合优势搭建成都文艺的高端平台,凸显其权威性。双年展一旦形成品牌,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艺符号也会得到强化,从而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有效地提升成都文化形象和影响力。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认为,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四川文化建设的领头羊,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对于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推动四川文化的繁荣发展。(记者 丁薇)

十大主题展区异彩纷呈

    书法作品展区:翰墨锦城

    书法展区展出了成都地区老中青书法家的部分优秀作品,共计87幅。王荣轩、何应辉、张景岳、戴跃、何继笃、舒炯等书法名家不吝赐作,钟杨琴笙、赵安如、罗喜泽、陈明德、吴刚现场泼墨,带给广大市民一次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美术作品展区:江山如画

    美术展区包括绘画、雕塑两部分,作品共计171件。展出的综合性美术作品,既有已故著名画家朱佩君、吴一峰等的作品,也有当今声名显赫的李焕民、叶毓山、钱来忠等众多名家的作品,还有被誉为“画仙”的107岁的著名画家晏济元的作品。这次展览是成都美术家向全市人民的一次成果汇报,旨在打造成都美术品牌。    

    摄影作品展区:蓉城印象

    摄影展区展出了成都摄影界的名家力作100余件。多年来,成都市摄影家协会已经拥有一支全球瞩目的专业队伍。市摄协副主席陈家刚作品一幅售价就高达20万元,创下四川摄影图片售价的最高价位;会员廖小西在刚刚评选的中国第13届国际摄影展览中夺得银奖,成为在本届国际赛事中四川唯一获奖者。    

    影视作品展区:锦绣天府

    影视作品展区展出作品50件。《大生活》、《暗算》、《三节草》、《誓言无声》等成都影视名人的作品悉数登场,纪录片《5·12汶川大地震纪实》、《直击汶川地震灾害》再次唤起人们心中的感动,《成都情事》带给人们最近的成都生活风貌。    

    舞蹈音乐展区:清水芙蓉

    舞蹈展区展览分专业团体、群众文化、艺术院校三大板块陈列,展出了在国际、国内荣获各项重要奖项的舞蹈作品的获奖证书、剧照和相关的多媒体视频。

    78位音乐名家为本届双年展组建了一座音乐的殿堂,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感触音乐圣殿的气息。近年来,随着“2006成都·中国古琴国际艺术节”、“成都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少年儿童钢琴比赛”、“成都新创歌曲演唱比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一大批洋溢时代精神,有着较高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在各大音乐赛事中脱颖而出。

    曲艺杂技展区:东方明珠

    曲艺展区布置成老茶馆形式,设计休息观赏区,供观展群众休息欣赏精彩表演;引进禅道功夫茶艺表演,由茶叶商、茶具供应商等冠名并做形象展示。

    成都市杂协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支劲旅活跃于世界舞台,先后赴埃及、坦桑尼亚、巴西、哥伦比亚、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活动,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高超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魅力,获得世界各国观众赞誉。展览展出杂技类作品40件。

    戏剧精品展区:梨园芳华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成都戏剧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川剧《刘氏四娘》、《文成公主》、《野鹤滩》,京剧《少帝福临》、《千古一人》,话剧《死水微澜》、《哦,沙漠美人》,木偶剧《兄弟打虎》、《飞天》等一批精品力作,分别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级各种金、银大奖。

    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十分重视戏剧艺术的发展,对出人、出戏、出精品工程给予了大力支持。老艺术家们甘当人梯,为培养新人做出了巨大奉献。继表演艺术家晓艇获首届“梅花奖”,刘芸两度摘取“梅花奖”后,青年表演艺术家陈巧茹、孙涌波等亦获得该奖。    

    文学作品展区:文染蓉城

    21世纪的成都是一座百花齐放、佳作频出的文学之城、诗歌之城。

    在文学作品展区展出的2000册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2000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尘埃落定》(阿来)、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暗算》(麦家),也可以看到获得2007年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儿童文学系列作品《淘气包马小跳》(杨红樱)。

    与此同时,本展区还重点展出了《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柏桦)、《女人》(翟永明)、《藏地白日梦》(何小竹)、《大国之魂》(邓贤)等众多著名诗人和作家的大量珍贵作品。

    收藏品展区:时代印记

    成都市收藏家协会在本次文艺双年展中展出的藏品,重点反映的是四川成都的历史文化,共计500件。有本土的历代书画名家字画、陶瓷乐俑、乐器、铜器、钱币徽章、票证、图片等;另外还展出了齐家、良渚文化的玉器和宋晋名瓷。其中值得大家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是:疑是四川交子印版(残件)的展出。

    此外,精选出的36件根雕精品也参与展出,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多年来在国家和省市级根雕展中获奖的优秀作品,共计500件。    

    民间文艺展区:山花烂漫

    展览现场著名民间艺人进行讲解,观众可亲自动手制作各种简单的民间工艺品。参展作品很多品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被中国美术馆馆藏、素有成都“五朵金花”之称的蜀锦、蜀绣、漆器、竹编、银丝品,以及皮影、糖画、邛陶等一大批民间艺术精品在这里集体登台。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