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暨2009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在南京成功举办

时间:2009年10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主 办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 办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演艺集团

    江苏省音乐家协会

2009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组委会名单

    总顾问:

    胡振民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名誉主任:

    覃志刚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杨新力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傅庚辰 中国音协主席

    顾 浩 江苏省文联主席

    主任:

    徐沛东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夏 潮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

    梁 勇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慧芬 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书记处第一书记

    副主任:

    李培隽 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江建平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

    言恭达 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中国书协副主席

    邹建平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省音协副主席

    顾 欣 江苏省音协名誉主席、省演艺集团总经理

    袁秋年 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董玉海 扬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委员:

    罗江华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评奖处处长

    田晓耕 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韩新安 中国音协副秘书长、大型活动办公室主任

    朱昌耀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

    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李朝润 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

    何 山 江苏省音协副主席、秘书长

    陆苏华 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

    毛贵民 江苏省文联创研部主任

    王卫军 江苏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

    秘书长:

    韩新安 中国音协副秘书长、大型活动办公室主任

    朱昌耀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

    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何 山 江苏省音协副主席、秘书长

    办公室主任:

    王仁刚 中国音协办公室主任

    王 宏 中国音协社会音乐部主任

    何 山 江苏省音协副主席、秘书长    

让金钟民乐之花盛开江苏大地

—— 访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慧芬

联 力

    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联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比赛(二胡、民族管乐、古筝)暨2009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于近日在江苏南京举办。本次艺术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近日,笔者采访了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慧芬,就艺术节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

    记者:2007年江苏已经举办过一次金钟奖民乐节,请问与上一届相比,本届有哪些推进?

    王慧芬: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的全国音乐专业最高奖,金钟奖民乐项目自2007年起长期落户江苏,并同时举办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这是目前我国乃至海内外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具有标志性的中国民族音乐品牌。本届金钟奖民乐比赛和民乐节活动在以往二胡、古筝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民族管乐,将笛子、管子、唢呐、笙等乐器品种纳入比赛范围。整个活动由五大板块组成:一是金钟奖二胡、民族管乐、古筝比赛;二是5场系列民族音乐会;三是中国民族器乐创作高层论坛;四是江苏文艺·名家讲坛——民乐大师进校园;五是在扬州、南京、江阴、连云港、东台5地的分会场活动。

    记者:看到招贴画上宣传的关于金钟奖民乐节的定位是“与人民同乐,与时代交响”,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王慧芬:“与人民同乐,与时代交响”,是江苏二胡之乡民乐节的定位,也是在江苏举办金钟奖民乐比赛和中国民乐节的基本目标。全国一流的民乐专家定期云集江苏,全国顶级民乐高手定期在江苏参加国家级比赛与展演,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分会场活动和大师讲学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繁荣民乐事业,培育民乐创作、演奏人才,积淀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乐经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热爱民乐的爱好者和江苏乃至全国人民献上民乐艺术的精神文化大餐,让更多的民族音乐爱好者能够领略大师风采,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记者:举办国家级音乐赛事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请问江苏争取金钟奖民乐项目长期落户江苏举办有什么考虑?

    王慧芬:我省今年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繁荣发展优秀民族音乐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民乐发展,2008年,我省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振兴民乐的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创新了民乐发展的投入机制,为民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优秀的音乐能调节性情、陶冶情操、修养身心、启发灵感、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在江苏举办金钟奖民乐赛事和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乐节,使江苏站在全国民乐发展的高端,有利于促进民乐创作和演奏人才成长,有利于结合江苏文化特色,发掘和弘扬根植于民间土壤的民乐事业,有利于承先启后,使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不断推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使江苏从“二胡之乡”、“民乐大省”走向全国乃至国际民族音乐舞台,为中华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记者:江苏一直致力于继承与发扬民族音乐,怎样让江苏民族音乐之声更加响亮?

    王慧芬: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艺术,是我们重大的历史责任。历史上,刘天华、阿炳等艺术大师为中华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江苏举办金钟奖民乐比赛和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乐节,可以使江苏优秀民乐资源经过全国民乐最高奖和民乐节的高平台的锻造,焕发巨大的艺术创造力,使民乐的创造活力迸发,创造成果涌流,创造出最新成果让更多的知音和人民群众共享。为此,我们将以严谨、周到的服务,全力以赴营造良好氛围,并以开放的、前瞻性的创新思路与举措精心筹办各项活动,使金钟民乐之花盛开江苏大地,辉映中国乐坛,并日益扩大民乐在海内外的影响,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迎来更加光辉璀璨的明天。

    记者:本届金钟奖民乐比赛和民乐节有哪些亮点?

    王慧芬:这次民乐节系列活动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赛节联办,相得益彰。把全国民族音乐的顶级赛事与江苏的优势民乐资源结合,在强强联合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二是高手云集,名家荟萃。活动期间,全国民乐界尤其是二胡、民族管乐、古筝界最有影响的专家和当前全国顶尖的青年演奏家云集南京,阵容鼎盛,是名副其实的民族音乐盛宴。三是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以国际顶级赛事为引领,与一流演出、讲学、研讨活动融汇一体,是难得一遇的民乐嘉年华。四是上下联动,携手共创。本届金钟奖民乐比赛和民乐节充分挖掘、整合江苏优势音乐资源,采取主会场与分会场相结合的运作方式,以南京为中心,同时在江苏多个城市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乐活动,形成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市级多层次、多角度共办民乐、同庆盛典的节庆氛围和规模效应。

盛世金钟 民乐华章

── 记第七届金钟奖民乐比赛暨2009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

曹绍德

    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联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比赛(二胡、民族管乐、古筝)暨2009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10月22日晚在南京紫金大戏院圆满落下帷幕。原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陈焕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苏宁,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江苏省文联主席顾浩,省政协副秘书长唐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勇,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慧芬等领导和本届金钟奖评委、嘉宾出席了闭幕式。

    闭幕式上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徐沛东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高度评价本届金钟奖组织工作和江苏为此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他说,中国音乐金钟奖创办8年来,评奖的领域不断拓宽,受众面不断扩大,评奖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次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民乐选手和知名民乐专家、学者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各项活动:金钟奖赛场高潮迭起,名家名曲音乐会精彩纷呈,民乐大师进校园答疑解惑、培植新秀,高端论坛对民族器乐发展进行深入探究和解读。对于民乐的普及、提升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徐沛东强调,不同对象、不同层面、不同侧重点的立体格局,愈发显示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当晚,闭幕式颁奖音乐会开场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和南京民族乐团演奏王爱康作曲并指挥的民族管弦乐《盛世金钟》气势磅礴,由《光明行》等乐曲动机变奏展衍,预示着中国民族音乐源自传统而逐步壮大,并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接下来,获奖选手展现了他们的精湛技艺,其中获金奖选手演奏的笙曲《飞鹤惊泉》、古筝曲《云裳诉》、唢呐曲《百鸟朝凤》及本届笛子决赛特约作品《第一笛子小协奏曲》(郝维亚曲)和本届二胡决赛特约作品《第四二胡狂想曲》(王建民曲)格外引人关注,青年获奖者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细腻的抒情和高超的炫技博得了观众们异常热烈的掌声。

    本届金钟奖民乐比赛揭幕于江苏扬州。10月7日至13日,由中国音协、江苏省文联和扬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金钟奖古筝比赛暨扬州古筝艺术节。经过激烈竞争,上海音乐学院刘乐获得金奖,同时获得当代作品演奏奖;中央音乐学院丁雪儿和中国音乐学院刘颖获银奖;中国音乐学院夏菁、中央音乐学院杨雨桐、山东省音乐家协会选送的程皓如获铜奖;崔杉、陆莎莎、邓翊群、任洲洋、陆晶、吴止境获优秀奖。古筝赛事结束后,自10月16日至22日,金钟奖二胡、民族管乐(笛子、唢呐、笙、管子)比赛转战南京。经过复赛、半决赛、决赛的6天角逐,产生了各项目的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中国音乐学院谭蔚获二胡金奖,中央音乐学院赵元春和中国音乐学院马可获得银奖,上海音乐学院应怡婷、万吉和中国音乐学院王俊娜获得铜奖,江苏省音乐家协会选送的蔡超、召唤等6名选手获优秀奖。中央音乐学院李乐获笛子金奖,上海音乐学院马云鹤获得银奖,江苏音协选送的王键获铜奖,上海音乐学院毛宇龙、中央音乐学院赵逊等获优秀奖。上海音乐学院张倩渊获唢呐金奖,中国音乐学院鲍龙飞获笙金奖。管乐银奖由中央音乐学院董颖和中央民族乐团吴学伟获得,北京音协选送的王磊和中央音乐学院张佳理获铜奖,中央音乐学院王展展等选手获优秀奖。

    与金钟奖民乐比赛同步配套举办的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将国家级顶级赛事与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相结合,使之呼应互动、互为支撑、强强联合、相得益彰,使金钟奖做大做强,把江苏打造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镇,这是主办单位弘扬与发展中国民乐的精心构想。本届金钟奖与民乐节形成了五大板块的系列活动:金钟奖比赛、系列音乐会、中国民族音乐创作高层论坛、民乐大师进校园与分会场系列活动。其中,5场系列音乐会各具特色、独具风采。开幕式的“盛世金钟——二胡、民族管乐、古筝名家名曲音乐会”是近几年来全国少见的民乐名家的盛会,诸多民乐演奏大家、领军人物集聚南京紫金大戏院,精英际会、名曲流韵、丹桂飘香的古都金陵会记住这个绚烂的夜晚:胡天泉、闵惠芬、安如砺、陈耀星、朱昌耀、宋飞、刘长福、王永德、邓建栋、戴亚、詹永明、张维良、王中山、刘英、冯小泉、曾格格尽展才艺。老艺术家的沉稳、内敛,中坚力量的成熟与全面,青年演奏家的活跃、时尚,对于南京和来自各地的观众堪称一场难得的民乐盛宴。10月17日,宋飞胡琴独奏音乐会“清明上河图”尽显国乐才女的婉约品质与书生意气。她以《商队图》《田园图》《惊马图》等16幅民俗世相为蓝本,极绝妙之能事,操各种胡琴描画苍生,抒写乡关,以既豪泼又细腻的弓弦挥洒了北宋汴京的流风余韵。

    10月18日晚,台北市立国乐团与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联袂演出的“两岸情缘──民族音乐会”是一场特殊意义的团聚。几年前,台北市立国乐团曾与江苏省民族乐团同台演出,今日重登紫金舞台老友相逢倍感亲切。如今,著名指挥家邵恩执棒的台北市立国乐团,严守章法,中规中矩,声部均衡,层次分明。四重奏《空谷流水》和室内乐《层迭》演奏得温文尔雅,灵巧多变,既有传统的含蓄,又具现代手法的营造。严洁敏演奏了二胡协奏曲《快雪时晴》,3个乐章演绎得洒脱不羁,将以京剧素材描绘东晋王羲之书法内涵的乐意表达得酣畅淋漓。江苏省民族乐团演奏了民乐曲《丰收锣鼓》《游园惊梦》《萌》《烽火台》《节日之夜》。“惊梦”的昆曲味道很耐人寻味,以乐吟唱,令人痴醉。《萌》颇具现代作曲手法,乐队演奏得比较干净,可圈可点。《烽火台》是该团原创的保留曲目,音乐织体多线条的列置给观众以鲜明的体验,精湛的演奏为人们展现了古代大漠疆场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

    10月20日晚,管乐名家与南京民族乐团闵乐康执棒合作的“中国民族管乐名家名曲音乐会”堪称管乐名家的空前聚会。这场演出邀请了全国管乐界的多位名家,让江苏南京的爱乐人大开眼界、大饱耳福。老一辈笛子演奏家陆春龄、王铁锤、胡天泉分别表演《鹧鸪飞》《喜相逢》和《凤凰展翅》,他们依旧宝刀不老、雄风犹在。戴亚、王次恒、李光陆等名家以超群的技艺吹奏人们熟悉的乐曲,从对曲意的诠释到演绎的精湛无不向人们昭示这是中国超一流的民族管乐艺术家。笛界前辈陆春龄演奏后在舞台上即兴发言,他激动地对全场观众说:“江苏把老中青这么多笛家召集在一块儿演出交流,我太高兴了,这件事做得好、非常好!”音乐会压轴节目是由全体笛子演奏家演奏《五梆子》,飞扬激情的旋律将音乐会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暨2009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已圆满落下帷幕,参赛选手们以精彩的技艺作了相互交流,激烈的竞技更砺练了成长道路上的意志和心态。从初赛到决赛,大量不同风格的曲目本身对选手们来讲就是一种提高与检验,相信选手们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会把金钟奖的参赛经历做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的5场音乐会精彩纷呈,名家荟萃,是当今中国民族音乐演奏最高水准的艺术展现。民族器乐创作高层论坛同样十分精彩。主办方邀请本届二胡、笛子决赛特邀作品的作者王建民、郝维亚和著名作曲家高为杰到会作专题讲座,全体与会的作曲界、音乐学界人士均感到受益匪浅。此外,主办方邀请了闵慧芬、张维良、宋飞、王中山分别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东南大学作讲座,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自2007年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项目长期落户江苏并同步举办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以来,这项活动已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极大地促进了民乐人才青蓝相传,激励民乐佳作迭出,已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建设的重要文化标识,“盛世金钟”必将为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奏响更加辉煌的乐章。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