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江苏评弹进京来茉莉情韵惹人爱

时间:2009年09月11日 来源: 作者:

江苏评弹进京来 茉莉情韵惹人爱

严隽琪、王志珍等观看演出

    本报讯 茉莉情韵,风雅江南;祖国华诞,普天同庆。应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邀请,由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曲协承办的“向祖国汇报”——《茉莉情韵》江苏评弹晋京展演专场9月8日晚在首都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隆重举行,给金秋的首都舞台增添了一道婉约清丽的江南风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到场观看。丁关根、张怀西、曾培炎、唐家璇、杨洁篪、冯远同时观看了演出,江苏省领导杨新力陪同观看。

    江苏是茉莉花的故乡,是中国曲艺的重镇,丰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风情万种的评弹艺术。苏州评弹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传神的说表、引人入胜的内容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听众几乎遍布全国,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2006年,苏州评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许多传统曲艺遭遇生存危机时,苏州评弹却焕发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各评弹艺术表演团体致力于体制、机制创新,面向市场,每年演出2万余场,观众达数百万之多。创作出了《姑苏水巷》《大脚皇后》《风雨黄昏》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和中国曲艺“牡丹奖”。

    本次晋京展演,是苏州评弹艺术的一次综合实力展示,演员是来自全省7个评弹表演团体的佼佼者,老中青三代同台,中青年演员唱主角。节目中,既有传统经典《啼笑因缘·秀姑探凤》,也有表现5·12汶川地震中感人一幕的新创节目《重逢》,还有推陈出新的《虞美人》;既有长篇评话选回,也有短篇弹词或弹词开篇,可谓品种齐全。

    随着琵琶声响,展演拉开帷幕。8位年轻演员表演评弹小组唱《光前裕后永绵绵》,她们用抑扬顿挫的吴侬软语,唱出了评弹艺术代代相传的悠久历史;接着,盛小云、黄霞芬、姜永春、王池良等艺术家纷纷上台。勇敢智斗、妙趣横生的红色评话选回《林海雪原·真假胡彪》,清新淡雅、韵味绵长的《宝玉夜探》,原汁原味、百听不厌的《十美图·救婿》,各种流派风格的唱腔表演,尽展苏州评弹千姿百态的繁盛景象和雅俗共赏的独特魅力。而演员们端庄娴雅的台风,清晰甜润的说表,委婉悠扬的韵味,更赢得全场观众一阵阵掌声。(张粉琴)

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 推动江苏曲艺繁荣发展

王慧芬(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省文联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以赞美祖国、讴歌时代、激励人民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包括举办江苏省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举办“祖国多美好”——大型摄影图片巡回展,编辑出版优秀书法、美术、摄影、歌曲作品集,举办中国电影理论评论60年研讨会,举办戏曲现代小戏小品展演,开展“咱们工人有力量”大型摄影采风创作,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江苏省庆“六一”、迎国庆优秀儿童歌曲大传唱、“童手绘祖国”少儿书画大赛等,以文艺的形式讴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凝聚全体人民力量,齐心协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评弹晋京演出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我们组织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苏州评弹晋京演出,既是向新中国60华诞献礼,也是向首都人民奉献一场独具江南水乡韵味的特色文化演出,同时从一个侧面展现江苏曲艺近年的发展成果。

    近年来,尤其是中国曲艺“牡丹奖”落户江苏以后,江苏各级政府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江苏曲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江苏省委宣传部专门批准设立了与中国曲艺“牡丹奖”相对应的江苏曲艺最高奖“芦花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年还下拨专项创作经费,扶持重点作品的创作,对我省曲艺的创作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扬州清曲、扬州弹词、徐州琴书等濒临失传的曲种,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为加大评弹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江苏省和苏州市共同投资近亿元用于苏州评弹学校的移址重建,使苏州评弹学校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省广大曲艺工作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艺术价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加压力,奋发有为,下大力抓创作、推人才,齐心协力打造曲艺品牌,积极弘扬和挖掘优秀民族文化,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推出了一批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涌现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曲艺人才。

    但在文化多元和一些新的文艺形式日益繁荣的新的形势下,曲艺的发展面临着新挑战,新创的优秀曲本相对匮乏,优秀曲艺人才有所减少,曲艺观众逐渐萎缩,曲艺院团发展面临困难等,这些都影响着曲艺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为改善曲艺发展的环境,推进江苏曲艺科学发展,江苏曲艺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和举措。

    一是创新曲艺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江苏曲艺的发展之路。将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相关政策,营造使全省各地和所有曲种都能齐头并进均衡发展的环境条件,以全面提升各地各曲种的艺术水平和审美影响力。注重改革创新,探索和建立适宜全省曲艺全面良性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使曲艺工作比较弱的地区加快发展步伐,比较沉寂和滑坡的曲种创演,能够尽早扭转弱势,从而共同推动江苏曲艺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大曲艺人才培养力度。注重突破曲种的限制,超越曲艺技艺层面的局限,加大对曲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当今注重学识的社会环境中,为曲艺工作者搭建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学习与进修阶梯。通过科学地培养专业人才,传承曲艺艺术血脉。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曲艺的艺术传承和人才培养,可以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我省成立的苏州评弹博物馆、常熟古琴艺术馆等,都为改变这方面的被动局面,开创了新的途径。

    三是推动曲艺创作繁荣。适应时代、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变化,创新曲目与表演形式是繁荣发展曲艺事业的必由之路。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中国曲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它们是历代曲艺前辈艺术才华的结晶,是曲艺的精华所在,更是曲艺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将更加注重对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与研究,从中汲取营养,寻求创新灵感。大力创演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气象的曲艺剧目。引导曲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努力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引导他们在艺术手法上博采众长,以开放的姿态与胸襟,大胆探索,积极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创新成果,大力推动创作繁荣,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四是加强曲艺理论建设。由于曲艺的传统及其特殊的创作与演出方式,在众多的艺术门类当中,曲艺在理论建设上的相对薄弱,是曲艺的生存与发展的难题。对于任何艺术样式而言,理论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曲艺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理论建设力度,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有关曲艺的审美本质的研究,从创演等方面指出曲艺的审美特性,积极推动建构江苏曲艺的美学体系;二是关于不同曲种的个别研究,有计划地对江苏曲种进行梳理和分析;三是关于曲艺理论评论。加强曲艺理论评论,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评论的导向作用。通过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为江苏曲艺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继往开来 传承创新——2009江苏苏州评弹晋京展演随想

盛小云(中国曲协副主席、江苏省曲协主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应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的邀请,由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曲协承办、昆山千灯镇人民政府协办的“向祖国汇报”——《茉莉情韵》江苏评弹晋京展演专场,于9月8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隆重上演。此次晋京展演整合了我省评弹界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的人才资源,从整体构想、曲目策划、节目排练到热身演出、正式公演、服务保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正是有了领导的重视、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协作和服务的保障,才使我们的晋京演出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江苏是中国曲艺的重镇,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徐州琴书代表了江苏南北曲种的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从上世纪60年代初江苏省曲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苏州召开直到今天,一代代的江苏曲艺人深入现实生活,繁荣曲艺创作,搜集整理遗产,开展理论研究,革新表演艺术,增进相互交流,铸就了今天的骄人业绩和重要地位。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姜昆同志曾经这样说过:“南北曲种在江苏的发展都生机勃勃。……无论是新老交替,还是技艺传承,或是新人培养,我们对江苏曲艺都有新的期盼。”

    对于江苏省曲艺家协会新一届的领导集体来说,如何团结和带领全省曲艺工作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确实是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必须对本行业目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环境、条件和新的工作要求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估价,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出人出书、传承创新的工作理念,抓住核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开创江苏曲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要紧紧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的历史机遇,借助各级传承人制度的推行及其相关平台的建立,进一步加大艺术传承的工作力度,将创作和表演人才的培养共同推进;从长远来看,更要始终不渝地强调德艺双馨的人才要求,全面提高曲艺从业人员尤其是青年队伍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

    我们要以中国曲艺“牡丹奖”的长期落户和江苏曲艺“芦花奖”的正式确立为契机,大力繁荣曲艺创作。通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后续保障,以工作机制的创新,组织和激励更多的中青年演员来从事曲艺创作,让他们深入实际,体验生活,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潜心创作,不断打磨,推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我们要一方面确立精品意识,继续全力冲刺“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重大奖项,以此进一步推动出人出书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省曲艺艺术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文艺轻骑兵”的有利条件,坚持“二为”方向,使得草根艺术惠及大众,鼓励广大演员深入乡镇,服务社区,尽可能地去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更好地维系和壮大曲艺艺术的顽强生命力。

    我们要严格遵循曲艺艺术和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心胸,去研究和满足当今曲艺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需求,不断创新我省曲艺表演艺术的理念和形式,以“曲艺艺术进校园”为抓手,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吸引当代的年轻观众,使我们的曲艺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们将以2009江苏评弹晋京展演为新的起点,紧跟时代,贴近生活,继往开来,传承创新,再续江苏曲艺的新篇章!

声音为什么这样美——观江苏评弹晋京展演有感

黄群(中国曲协理论研究部主任)

    声音为什么这样美?一台《茉莉情韵》江苏评弹晋京展演专场9月8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江苏评弹艺术家联袂献演评弹经典曲目,精彩演出博得观众阵阵喝彩。作为“向祖国汇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曲艺精品展演周唯一 一台南方曲艺专场,清新淡雅、韵味绵长的苏州评弹,如同国庆阅兵一样,以其丽质圆润的自然风貌,代表江南曲艺工作者接受了首都观众的检阅,向祖国汇报,让观众再一次领略到了“中国最美的声音”。

    声音为什么这样美?盛小云、王瑾、吴静表演的弹词选回《啼笑因缘·秀姑探凤》表演风趣幽默,拿捏人物惟妙惟肖;陆建华、张丽华表演的弹词选回《十美图·救婿》沉稳跌宕,将严曾两家怨仇刻画得细致入微;黄霞芬表演的《虞美人》用弹词开篇这一形式演绎经典绝句,令人荡气回肠;姜永春、王池良、汪正华三人档评话选回《林海雪原·真假胡彪》表演丝丝相扣、咬口缜密、张弛有度,特别是用搜狐网、陈水扁、肯德基等时尚语言现挂,极富时代气息,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吴伟东、陈琰表演的弹词开篇《宝玉夜探》将家喻户晓的名篇再现观众,凸显出不同于北方鼓曲风格的“南方声音”,以声动人,声情并茂;新创短篇弹词《重逢》描写了汶川地震中可歌可泣、英勇无私的动人故事,司马伟、季静娟通过表演阐述出了亲情大爱、鱼水情深的主题;弹词小组唱《光前裕后永绵绵》声音甜美,舒展欢快。整场演出说学表唱精彩迭出,韵调曲唱飘然脱俗,形式搭配精雕细琢。真是“吴侬弦歌谱新篇,庆贺建国六十年;光前裕后永绵绵,歌喉更亮曲更新。”

    声音为什么这样美?江苏是茉莉花的故乡,是中国曲艺的重地。苏州评弹以其最美的声音勾勒出茶香诗韵,传递着超脱纯净,传达了吴韵汉风,让人品味到人间闲情。听罢这声音,会使人仿若置身桨声灯影、田间水乡、山塘街巷,遐想联翩,恬静自在;这声音千回百转,如仙似幻,丰富迷人。

    声音为什么这样美?最美的声音背后是一批最美的人,江苏曲艺同仁齐心协力,在省委、省政府、省文联的关心指导和具体领导下,以中国曲艺“牡丹奖”为龙头,以江苏曲艺“芦花奖”为抓手,深入挖掘江苏曲艺的内在潜力,推出了一批优秀青年曲艺表演人才,激发了曲艺家的创作热情。江苏曲艺正呈现出演员佳绩频传、精品力作频出、后起之秀频现的喜人局面,江苏曲艺人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盛开于文艺百花园付出了辛勤汗水,《茉莉情韵》江苏评弹晋京展演专场集中展示了江苏曲艺发展的整体实力,为伟大祖国送上了自己的美好祝福。

    声音为什么这样美!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