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第四届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专题讲座和发言摘登

时间:2009年08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引领和谐文化建设

——第四届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专题讲座和发言摘登

    8月3日至9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青海省文联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在西宁举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发来贺信。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志今,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曲青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董耀鹏,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贤安,青海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樊光明等领导出席开班式。董耀鹏主持开班式。

    杨志今、曲青山在开班式上讲话。樊光明在开班式上致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刘国强宣读了胡振民的贺信。

    本届研修班有来自各全国各地的近70位学员参加。期间,学员们听取了专题讲座,交流探讨了文艺评论工作的成果和经验。本版摘编了仲呈祥、崔凯、彭吉象、白烨四位专家的讲座内容和何弘、曹建、张柱林代表各小组的发言,供读者参考。——编者

以科学的文艺评论推动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仲呈祥

    胡振民同志在给第四届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的贺信中指出,做好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要做到三条:第一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第二条,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第三条,勇于创新。下边我结合这三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条,怎么才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指导文艺理论批评工作?我的体会是关键在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要自觉调整到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上来,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调整哲学层面文艺理论批评的思维方式,这是至关紧要的一条。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事文艺评论的人都知道,新时期之前,我们遵从的是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标准,把文艺当作政治的附属。结果,当政治错误时,从属的文艺就必然错误;即便政治正确,一味强调从属的文艺也易被违背文艺规律的领导对写什么怎么写横加干涉。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在祝词中深刻总结了这种教训,明确指出对文学艺术创作写什么怎么写不要横加干涉。当时全场掌声雷动,大家长时间地鼓掌。这是我们的党领导文艺通过实践换来的经验。所以,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词里边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就是不要再提文艺从属于当前的、临时的、具体的政治,而是用“二为”方向来代替,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样更宽泛、更准确。

    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到了现在,面对市场经济,不再从属于政治,又从属于什么?似乎又出现了从属于市场、附属于经济的一种倾向,一切看GDP。为什么从简单地从属于政治的一个极端又跑到简单地从属于经济的另一个极端?从思维方式上来讲就犯了一个错误,先前是简单地用政治思维取代审美思维把握世界,现在又冒出了一种用利润方式取代审美思维把握世界。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是背离执其两端、关注中间、把握好度、兼容辩证的和谐思维的。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类审美地即艺术地把握世界是与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历史的把握世界同样不可或缺的一种独立方式,它既不从属于政治,也不从属于经济。我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在哲学层面上,就是强调了一种辩证的和谐的全面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单向思维。

    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直是指导我们党的思想的理论基础。本来一个艺术品的质量究竟高还是低、好还是坏,判断的标准,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早就有了规定。恩格斯曾明确说过,评价作品的最高标准是美学的、历史的标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讲的标准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讲的是共时性普遍原理,即一般情况下,文艺批评的标准第一位是美学的标准,就是艺术标准。因为批评对象是一个艺术品,它首先要经得住美学上的分析与考评。如果经不起美学上的分析,很可能就是一个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的东西。那么思想再深刻还有用吗?因为它不属于艺术研究范围,连艺术品都不是。所以他把美学的标准摆在第一位,然后再分析作品承载的历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说这是一个共时性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而毛泽东同志是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危亡,政治是第一位的,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是一种历时性的需要,是必须的。

    人在动物世界里是唯一的高级形态的理性情感动物。只有人才有独立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其他动物都没有。那么坚守这个精神家园靠什么?主要方式就是靠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去熏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以文艺的方式把握世界与经济的方式、政治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历史的方式、哲学的方式把握世界是互补共存的,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不能把这种方式当成是从属于别的方式的,从属于政治不科学,从属于经济同样不科学。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来引领,这至关重要。我们搞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哲学思维调整到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上来,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哲学管总。哲学通,一通百通。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担负起“引领”重任,不负时代和人民的厚望。

    第二点体会,就是做理论批评工作的人一定要有自觉的文化意识,自觉当好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关键词是“自觉”和“先进”。我曾说过,如果社会上追“超女”、追“小沈阳”,大学的学报上也发表教授的文章论证“超女”、“小沈阳”怎么合理,怎么值得肯定,那么大学就没有必要办了。因为高等学校应该成为民族思维的先锋阵地,高等艺术学校应当成为民族艺术思维的先锋阵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先进”两个字上做文章。自觉靠先进文化引领民族艺术鉴赏,这一条我觉得非常重要。

    温家宝总理这两年探访过两位老人、智者,一位是季羡林,一位是钱学森。温总理看望季羡林时,他请教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季老告诉总理,构建和谐社会当然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诸多关系当中,季老认为最重要的关系就是每一个个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只有做到了每一个个体用自己内心的和谐去处理、应对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整个社会才能和谐。这说到了根本,实际上也是哲学理念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同样具有引领意义。温总理探访钱老时,钱老强调要让学科学的人才也学点艺术。这也是一位大科学家站在人类思维的时代巅峰上提出的真知灼见。科学求真,开通人类通向真理的坦途;艺术求美,为人类认识真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二者互补生辉。21世纪,正是人类实现科学与艺术携手共进的新世纪。

    费孝通先生积差不多近一个世纪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文化自觉”的命题。搞文化一定要自觉不能盲目,“自觉”的反面是“盲目”。什么叫文化自觉?费老用了16个字,这16个字很好记,也是符合我们党中央的文化建设方针的,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什么叫各美其美?各美其美就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你美你自己这个民族、自己这个国家最美的东西,也就是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美人之美,也就是指要善于学习、借鉴、吸取其他民族、其他国家适合我国国情民情的美的东西。美美与共,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交融、整合、创新,这样就能够达到天下大同。天下大同者,构建和谐社会也。这就是中央文件里讲的立足于改革开放现实的土壤,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世界的先进文明交融整合,创建出既富时代特色又有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所以我认为中国文联组织这个高级研修班很好,大家交流经验的时候要培养建设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

    为什么提到文艺批评时人们难以忘怀19世纪俄罗斯的文艺批评?就是因为那一时期出了许多批评大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没有他们,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很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和影响。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通过批评家的评介产生出广泛社会影响的。我们现在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自觉地高扬和推崇先进文艺。对那些不是先进的作品,要有宽容的胸怀:只要是健康向上的,没有超越我们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和传统道德伦理底线的都应该包容。但是包容的不等于是倡导的,文化塔座的多样繁荣与文化塔尖起引领作用的先进文化应了了分明,不容含混。我觉得文艺批评要自觉地拥护先进文艺、推崇先进文艺。

    第三条,就是要有创新意识。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文艺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里边也特别论证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现在文艺创作在继承与创新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很多老戏都有了新的版本,在创新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但有些时候所谓的创新是花很多钱搞大制作设置布景,结果一场演出完了之后其他剧场也演不成,有这个必要吗?中国戏曲的美学特质本来是虚拟性、写意型和程式化,京剧就是讲“四功五法”。我们有的演出,包括戏曲改编,不懂美学、不懂中华民族审美的特质、优势,而是去乱改,用西方的戏剧观念、理念置换中华民族东方的审美优势。这不是个小事儿,置换完了之后你这个民族在审美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艺术之根就被割断了,甚至会被其他民族的文化同化。同时,也失去了一个民族在艺术地把握世界上对人类的独特的审美贡献。

    另一个问题存在于历史观的继承创新上。有些人打着创新的招牌,颠覆解构民族的价值体系,这是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我们有很多优秀艺术形象已经深入民心。一个艺术形象一旦深入民心,他在人民群众当中就造成了一种审美思维定势,难于逆转。比如说曹操在戏曲舞台上他就是一个白脸,这一形象已经深入民心了,即便是大艺术家来改,历史证明了都很难成功。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就曾说过,提起曹操,人们就想起戏曲舞台上的奸雄;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如此,在我看来,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这就是历史的真实。像郭沫若这样的大文艺家后来在《蔡文姬》中把曹操写成了正面、廉洁、忧患、关怀国家民族文化的形象,可谓用心良苦,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曹操在民众中的形象却依然很难颠覆,还是郝寿臣、袁世海在京剧舞台上创造的那个形象。这种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引下的改写都很困难,更何况现在有些人是为了迎合世趣,颠覆一些深入人心的美的艺术典型呢?这一状况还没有引起评论界的重视。举例来说,大家都知道勾践是卧薪尝胆的民族精神形象,西施是顾全大局的伟大女性形象,范蠡是在吴越之战当中站在真理一面的知识分子典型,这是定了型的。现在有人写一个戏,要“创新”,按照西方的人性深度把它改了,勾践变成了强行在胜利之后纳西施为妃的“一匹色狼”,西施成了腹中怀有夫差“敌种”的“一个荡妇”,范蠡也成了戴绿帽子的“小肚鸡肠”。结果变得面目全非了。这种解构和颠覆实际上是解构和颠覆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准则。这是在文艺创作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的创作与评论,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文艺健康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科学的文艺评论来推动——这是人类文艺历史上被反复证明了的一条规律。

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标准开展文艺批评

崔凯

    毛泽东曾经说过:“文艺批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许多专门的研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此我想探讨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我认为目前的文艺批评是热热闹闹的杂乱无章,吵吵嚷嚷的苍白无力,数量繁多的评论和批评并没有真正发挥对文艺实践的指导、对文艺欣赏的引领以及对错误倾向的矫正作用。为什么呢?我认为关键还是对文艺批评标准的认识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一、为什么要研究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

    开展文艺批评大概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一个是针对文艺实践和文艺现状,一个是运用文艺理论。借用法律的话说,可以叫:以文艺实践为依据,以文艺理论为准绳。翻阅某些评论家和批评家的大作,我总是很晕,连篇累牍地引用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阿多诺、本雅明等理论家的语录,完成一篇评论文章,云里雾里放光彩。用这些西方文艺理论家的观点能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实践吗?当然不能。要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需要真懂得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评论家和批评家。所以,我们要研究和建立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这个标准既要符合社会主义文艺实际,又要是科学的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这个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美学的历史的标准。

    二、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的文艺批评发展态势很好,各主流媒体都为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提供了版面,存在的问题是批评队伍(正规军)还没有冲上阵地。学院式批评比较注重学理,联系实际不够;媒体批评比较注重热点吸引读者眼球,缺乏一定的深度;网络批评缺少理性、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五花八门。真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的批评声音还没有显现出应有的力度。一些见诸于重要媒体的文艺批评文章甚至抓不住要害,批评得云山雾罩没有道理。没有标准的批评找不准批评的方向,用错了标准也会出现批评的错误。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才能够正确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同时,在文艺批评领域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诋毁和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言论,自觉抵制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切实保障国家文化利益和民族文化安全是批评界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我个人希望当下的文艺批评要有点战斗精神,批评家不是“按摩女郎”,而是“外科医生”或“清洁工”,文学艺术界有病要靠批评家来医治,文艺园地不卫生要由批评家来打扫灰尘。因此,我说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是与所有文学艺术有关的又是相对独立的重要界别。要让文艺批评成为文学艺术领域里的一个独立行当,首先需要有一批权威批评家,再就是一支优秀的队伍,善于利用文艺批评的方式来体现党对文艺的领导,引领文艺创作和艺术实践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

    三、努力遵循艺术规律,健全和完善文艺批评标准。

    怎样健全和完善文艺批评的标准呢?我认为当前文艺批评除了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外,还要坚持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可以说是艺术标准问题。

    当我们面对着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文化现实,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艺术多样活跃的态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消费主义文化、公益性文化与市场文化的矛盾不断加深,文艺批评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所谓难题是因为文艺批评有许多复杂性,不是简单的批评方法问题。首先是文艺理论的供给问题,批评家要有理论武装,然后才是开展批评。另外,面对文化体制改革,文艺理论研究要不要关注和提供理论支持,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文艺生态不同,文艺批评的标准是不是要有所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才可能更有针对性。主张从审美层面进行的文艺批评要分层次,要针对各种不同对象灵活运用审美标准开展有效的文艺批评。

    一是最高标准——美学的历史的标准。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之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针对歌德评论中的各种错误倾向指出:“我们绝对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是从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来责备(批评)他。”在此之后,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时又一次提出:“我是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7页)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是十分明确的,不是政治的、道德的标准,而是美学的、历史的标准。

    美学的标准是大家比较清楚的,即人类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的标准。有人说:真是科学的(哲学的)追求,美是艺术的追求,善才是审美的终极标准。我以为,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审美价值,一切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的批评家,都应该高扬起“真善美”的旗帜,客观公正地评判文艺的价值取向,无论是什么流派的、什么主义的、什么思潮的,都要用“真善美”的尺度来衡量。

    关于历史的标准,在审美批评中不是简单的历史真实问题,而是以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本质为原则。比如,对有些歪曲历史、否定人民性的艺术作品,对忽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肆意美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文艺现象,就应该发挥文艺批评的积极作用加以正确引导和纠正。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把美学的历史的标准作为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最高标准只针对顶级的、大师级的作家、艺术家,针对那些代表国家级和民族最高水平的文艺创作和艺术实践,而对其他文艺创作和艺术活动,只能促进它们向着这一标准努力,不可强求。

    二是一般标准——道德的情感的标准。其实,在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的总体中,属于高端品位的永远是少数,大量的、普遍的是面向大众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的创作和活动。对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范畴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带有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不能求全责备,适用于一般标准,即道德的和情感的标准进行必要的评判和引导。对于某些作品中的有悖民族道德、社会公德的现象,对有些作品和文艺活动伤害公众情感的现象,要加以批评和纠正。积极评介那些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情感高尚的优秀作品。

    三是最低标准——法律的规则的标准。一般说来,在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中出现违法、违规的问题,应该由司法部门和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处理,不在文艺批评范畴之列。我这里所指的是那些处于法律和规则边缘的不良艺术倾向,要用文艺批评来矫正。

    分层次批评不等于多标准,这三个层面的标准更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的整体。有时也会同时使用。

    四、着力创新文艺理论开创文艺批评的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上指出:“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营造良好氛围。”

    文艺理论的创新是促进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务之急,没有适应当前文艺发展复杂局面的理论支撑,文艺批评就难以开创新局面。靠谁来创新文艺理论呢?当然文艺理论界是创新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评论家要具备较高的(比文艺实践者要更高)修养、素养和学养。文艺评论家最基本的素质是要实现三个觉醒,即文化的觉醒、生命的觉醒和美学意识的觉醒,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尤其是大批评家,一定要练好内功,还要善于表达,既要有高尚的人文品格,又要有影响力和感召力,既要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又要有人格魅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批评也是一种征服,在以理服人的前提下,批评家要尽可能地与批评的对象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力争创造出批评与创作的和谐氛围,共同促进、共同提高,达到共同发展的理想境地。

新演变与新格局

白烨

    我从2003年起,一直在作“中国文情报告”的项目。在作这个项目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感受和看法,特别是对于文学与文坛的整体演变的情形与总体格局的变异,有一些自己的观察与观感。今天主要就这一方面的话题来与大家作交流。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种变化的由来,要从30年前开始说起,一直说到进入新世纪的现在。

    一、三个阶段,三大浪潮

    30年来的文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70年代后期到整个80年代的“新时期”,90年代时期,进入21世纪之后的“新世纪”。而在这三个相互衔接与彼此递进的阶段里,文学都遇到了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三个阶段分别有三次浪潮,而三次浪潮构成的三次冲击,内涵与侧重各不相同,强度与烈度又前所未有。文学正是在直面这种浪潮,承受这种冲击和迎接这种挑战的过程之中,不断转型与繁荣发展,与社会一起变革,与时代一道前行。

    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以政治浪潮为中心的文学演进。这一时期文学的所有举措与行动,都基本上是围绕着政治性的问题而展开。这种政治的浪潮最先表现为人们对“四人帮”及其极左路线对文艺领域的祸害与影响的清理与清算。有关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有关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有关文艺的方向与方针问题,有关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等等,便是这种政治背景之下的理论批判与文艺清算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文艺界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推动下,又进而探求文学走出政治束缚之后的新的生长空间与更大发展前景,发生于80年代中期及其之后的关于“朦胧诗”争论、“寻根文学”争论,尤其是有关“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论争,使得文学拓展了观念,找到了新的立足点,文学理论批评界在松动自己的观念、刷新自己的视野的同时,也大力促动了文学创作走出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已有格局,文学创作上的“新诗潮”、“问题报告文学”、“寻根小说”、“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的相继登台,使得文学创作由“一元”向“多元”大幅过渡,当代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状态。

    90年代的文学,基本上面临的是经济浪潮的影响与冲击,经济与文学的扭结,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主旋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发展起来的经济改革热潮,以及随后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确立,使社会生活真正走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走向了以市场经济为重心,文学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开始由“计划”转向了“市场”。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大潮,文学工作者一时格外焦虑,发生于1994年间的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实际上是知识文人面临现状与危机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救赎。在这个时期,文学创作一度也充满着迷茫,呈现出散淡、无序的状态。但这一时期的文学,也有两大收获,那就是个人化和私人化写作的应运而生,长篇小说经由市场化的崛起。发生于1993年的“陕军东征”,是长篇小说市场化运作与媒体化炒作的典型范例。

    文学走进“新世纪”已整整8年,迎来另一个更大的浪潮和更强的一次冲击,这就是由传统媒体的转向与网络媒体的新兴联袂构成的信息化与媒体化大潮。与前两次有所不同的是,信息与媒体的浪潮依仗它高新的电子科技手段和全新的运作与传播方式,直接地介入到文学、文化的领域,对文学和文坛构成了强劲而持续的巨大冲击。这样的一个结果,便使得在传统与主流文学格局之外,又新生出了一个网络文学(或新媒体文学),使传统文学、主流文学的地盘进一步缩小,而且还使传统文学从传播手段到文学受众,都颇显老化与老套。正是由于网络写作与网络阅读的陡然崛起与飞速发展,“80后”群体才更有平台、市场和影响,成为了文学图书市场中长盛不衰的生力军。近年来博客写作的大为勃兴和后来居上,既使更多的人们可以介入文学写作与作品发表,又通过博客之间的链接与呼应,构成了一个独立于报纸、期刊、影视和广播的新的信息源和媒介场,并以自由的发布、迅疾的传播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社会文化生活。

    二、文坛现状的“三分天下”

    经过了30年的过渡与演变,当下的文坛已变得与过去完全不同了。我们都感觉到文坛陡然放大了,我曾形象地描述说“文坛”变成“文摊”了。如何具体描述这种变化的情形与格局?我的看法是“一分为三”,或“三分天下”:即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

    传统型文学或主流文坛,在过去,基本上就等于整个的文坛。由作协、文联系统举办的各类文学期刊,是文学作者学习写作和发表成果的基本阵地,也是文学读者阅读作品和瞭望文坛的唯一窗口。现在则不然,一些作者可经由出版运作直接出书,一些作者可在文学网站自由发表作品;文学的进路与出路都较过去更多了。但文学期刊一因联系着一大批造诣较高、影响较大的专业作家,集聚了当下文坛最为重要的创作力量;二因作者素质高,办刊专门化,所发表的各类作品都代表了同个时期的重要成果和最高水准,所以文学期刊虽然在整体上的影响不如过去,甚至经常面临生存困境,但它仍然是当下文学的主体构成部分。

    市场化文学以商业运作为手段,近年来逐步凸显,现已很成规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因为出版的日益市场化,文化的趋于娱乐化,在文学出版中,根据大众阅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策划和运作相应的图书,越来越成为出版行业的流行趋势与通行规则。这使文学出版开始由过去的以职业作家尤其是少数名家为重心的旧的定势,转向以一般读者甚至是大众读者为重心的新的定势。在这种趋势之下,除当代文学的少数名家继续成为图书市场的稳定主角之外,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青春文学,流行于网络的类型文学等,都纷纷粉墨登场,成为图书市场上新的宠儿。

    新媒体文学主要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网络小说在发展演变之中,因为多方面因素的促动,逐步寻求自身的定位与特点,由趋于类型化的分野与分流,开始与传统文学、主流小说拉开了距离。在2008年,这种类型化的程度与趋势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广度与高度。一些影响较大的文学网站,按照类型化的方式,对作者和作品进行分类编排;一些门户网站和文学网站的文学评选,也由起初的综合性向类型化逐步调整。在图书市场上,悬疑、玄幻、职场、武侠、穿越等类型小说,已经成为持续走俏的热点、不可阻挡的潮流。

    三、批评自身的新变与分化

    置身于多变又缭乱的环境,经受着潮起潮落的冲击,文学批评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也使自己发生某些微妙的异动与显见的新变。概要地考察批评的变化与现状,可以说当下的文学批评显然是在不断分裂和逐步分化,甚至也有“一分为三”的趋势,这就是以传统形态的批评家为主体的专业批评,以媒体业者及媒体文章为主角的媒体批评,以网络作者尤其是博客文章为主干的网络批评。

    传统形态的文学批评,大致由两类批评家主要构成。一类是就职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当代文学教研工作者,他们或者有着较好的文艺理论根基,或者有着深厚的现代文学功底,他们的文学批评更多地体现出文学研究的特质,在话题的选取与论题的阐述上,也相对地以沉稳扎实见长。研讨当代文学中一些相对稳定的现象与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是他们的强项之所在。另一类是供职于作协、文联系统和一些文化部门的文学批评从业者,他们因为较多地阅读作品和长期跟踪文学现状,对于文学发展中的动向与走向,文学创作中的新人与新作等,更有兴趣也更为敏感,常常在及时性的论评与“现场感”的解说中,表现出审美的敏动与批评的灵动。这样的两种批评群体与批评类型的相互联结与彼此呼应,构成了当下传统形态文学批评的基本阵势。

    媒体批评,是伴随着近年来媒体的强势崛起和持续发展逐步凸显出来的。它的基本队伍构成,主要是有关报刊、网站与电台、电视台中专事文学、文化新闻及文艺副刊、读书栏目的记者与编辑,以及背后依托的各类媒体平台。对媒体也可作多种角度的细分,如就其主办身份与主要面向而言,有专业类的,有行业类的,有党政系统的,有大众市民的;就其发表与传播的形式而言,有纸质的,有网络的,有视频的,有音频的。当这些不尽相同的媒体,涉及到文学与文化领域的现象的采访与报道之后,便会显现出媒体行当所特有或所通行的一些基本取向,那就是从找“焦点”、造“热点”的职业需要出发,把现象话题化,把事情事件化,更有甚者的是,可能还会在引申之后趋向戏剧化,引向娱乐化。由于媒体批评对于社会受众的影响广泛,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成为传统形态文学批评的重要又必要的补充。

    网络批评原来并不怎么彰显,原因在于这类批评的文章与言论并不多见,但近年以来,这种状况由于网络传媒的趋于成熟和博客写作的愈演愈烈,网络批评逐渐显露端倪并迅速发展起来。它的基本表现形态,主要为门户网站、文学网站中的批评性文章和博客写作中的批评性言论。这些文章与言论的作者,包括了各色人等,其中还不乏专业人士,但因为网络写作的自由与率性,以及某些时候的隐身与匿名,这些文章与言论,普遍以犀利、尖刻和酷评见长,并带有相当的草根性与民间化倾向。因为博客写作的普遍性、互动性与链接性,使得网络批评活力四射,影响也越来越大。无论是批评一种现象,评说一部作品,谈论一个人物,抑或是自我声明,自我辩诬,自我澄清,网络文章与言论都会在网际迅即传播,广为流传,并为纸质传媒所迅即转载和广为扩散,为更多的人们所知晓。从目前的情形看,网络批评的内容还比较纷纭与庞杂,带有极其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和随意性特点,其普遍涉及的内容与总体上的倾向,与其说是一种文学批评,不如说是一种文化批评、社会批评。网络批评虽然刚刚生成和正在成型,却表现出极强的生长力、影响力与辐射力,个中包含的能量、潜质与前景,完全不可小觑。

    (全文共四个问题,因篇幅有限,这里选发了三个问题)

用现代艺术语言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彭吉象

    去年我在美国作完讲座以后有一个美国的大学生让我用一句话概括中国艺术怎么走向世界。我说如果用一句话来讲中国艺术怎么走向世界,那就是要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给他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我的观点。

    第一个例子我举的是舞蹈,因为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在美国已经演了很多场,而且在美国据说是签了将近500场,现在演了将近100场,还要继续演下去。所以很多美国人看过杨丽萍的舞蹈。我说杨丽萍的舞蹈就是用现代的舞蹈语言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第二个例子我举的是音乐方面的谭盾,因为谭盾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拿的博士学位,他作曲的影片《卧虎藏龙》拿到了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所以很多外国大学生也知道他。谭盾的老师是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的副院长,是一个华人叫周文中。周文中教授要求他的学生特别是华人学生,包括谭盾,都要用现代的音乐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谭盾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在《卧虎藏龙》里谭盾把中国民乐里面的鼓、锣、钹、板基本都用进去了。

    我举的第三个方面的例子是建筑,旅居美国的著名华人艺术家贝聿铭先生享誉世界。贝聿铭先生的建筑风格我认为就是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在北京香山设计的香山饭店建筑语言很现代,但走进香山饭店里面完全是中国园林式的建筑,亭台楼阁,而且在香山饭店的大厅里还有一大捧竹子。他把竹子放在了大厅中央实际也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所以贝聿铭先生的建筑其实也是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四个方面的例子我给他举了美术。我认为现在旅居美国最成功的华人画家是丁绍光,他的画就是用现代的绘画语言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体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所以他被称为云南画派的领军人物。绘画方面我还可以举出一个例子就是旅居法国的著名华人画家赵无极。赵无极先生应该说是享誉世界的,他曾经回国和吴冠中先生同时举办画展,其实赵无极先生的画就是把油画和国画打通,同样是用现代的绘画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五个方面的例子我举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我认为这个时期是中国电影的第三次高潮。这次电影高潮的特点就是我们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不光是在大陆,而且在香港、台湾同时出现了电影改革运动。大陆的第五代导演是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用现代的电影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说陈凯歌的《黄土地》,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里面体现得非常浓郁。甚至还包括当前在好莱坞发展得最成功的一批华人导演与演员,如李安、吴宇森、成龙,他们同样是用现代的电影语言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人曾问我什么是现代的艺术语言,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现代的艺术语言应该具有时代性,甚至可以说时尚性,艺术语言都是跟着时代的变化在变化,而且包括一些高科技的东西都要运用到各门艺术里面来,比如说电影电视现在大量利用数字技术。

    第二,要有国际性,艺术语言是没有国界的,我们随时要吸收世界上先进文化的一些先进的东西,包括先进的艺术语言。

    第三,就是要有创新性,艺术离不开创新,如果没有创新艺术就不能发展。我在我的一本书里讲到艺术的创新就是要有一种超越精神,我把它概括为三个超越,所有的艺术家首先要超越前人,其次要超越同时代的人,最后一个超越最难,就是超越自己。

    中国艺术要走出去,就要用现代艺术语言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艺术精神是由三家美学构成的。哪三家呢?我在《中国艺术学》这本书里指出,第一是由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第二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第三是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美学,正是这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

    当然光这么讲太枯燥,所以在北大讲课我就给学生分别用了唐代的三个大诗人作为代表来讲这三家美学。唐代的大诗人里面最能代表儒家美学的毫无疑问是杜甫,最能代表道家美学的毫无疑问应该是李白,而最能代表禅宗美学的是王维。他们各有侧重。当然我说的三位大诗人各有侧重,并不是说他们只有一种影响,其实每个人身上三种都有。比如说李白是以道家为主,但是李白身上也有儒家的影响;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是王维身上肯定有儒家的影响,要不然王维不能当那么大的官。

    中国的艺术,特别是儒家、道家和禅宗三种,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家园。我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学苏联教育分成了文理科是非常失败的,搞得我们现在很多理工科学生完全不懂文化,完全不懂艺术。我曾说过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没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并不见得都有文化,人文的东西很多理工科学生没有。

    儒家、道家、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认为文学、戏曲受儒家的影响更大,道家和禅宗对艺术,特别是绘画、书法、音乐影响更大。为什么?文学在封建社会历来更为领导者重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讲“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且中国封建社会是以科举取仕,科举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写文章,所以必须把文章写好才能当官,因而人人都要去练文章,写得很好,唐宋散文就非常好,所以文学受到儒家的影响是很自然的,而且这种影响甚至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儒家对戏曲的影响更大些?因为在封建社会、农业社会戏曲是大众文化,是最普及的文化。任何时代的统治阶级一定要控制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的影响面最大,戏曲在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大众文化,所以一定要用儒家思想去控制。在中国的戏曲中一定要善战胜恶、一定要大团圆结局实际上是受儒家的影响。禅宗和道家对书法、绘画、音乐影响更大,为什么?因为这些基本上是个体艺术,画画、写书法都在家里,想画什么想写什么都可以,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所以正好是禅宗、道家为书法和绘画提供了精神的家园、精神的支柱,而很多文人也是在书法、绘画里面找到了精神家园。

    我在《中国艺术学》里面用六个字概括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即“道”、“气”、“心”、“舞”、“悟”、“和”。“道”就是道家的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中国传统艺术特别强调精神,强调意境,强调气韵等等,道就是中国传统的精神性。“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有了气一幅画就活了,一幅字就活了,中国的文化特别讲气,气功讲气,中医讲气,针灸讲气,舞蹈讲气,书法讲气,绘画讲气,讲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第三个字是“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就是禅宗的以心传心,中国艺术特别讲到表现、抒情、言志。第四个字是“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音乐舞蹈的精神,中国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建筑都表现出乐舞精神。第五个字是“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顿悟成佛的悟,中国传统艺术非常讲直觉思维,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一种直觉思维。最后一个字是“和”,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思维,其实这个“和”字非常重要。我请大家注意,所有这些最重要的是精神方面,形和神重要的是神,意和象重要的是意,意和境重要的是意,为什么?回到第一个字,那就是“道”,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文艺评判标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何弘

    我受第一小组委托发言。在座的各位同仁大都是职业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我们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作品的优劣做出自己的判断。那么,当我们面对作品时,凭什么说这部作品是好的,那部作品是不好的呢?我们判断的依据何在?我们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呢?

    当前,评论家对作品的判断标准似乎在以下两个向度上出现了偏差:一种是屈从市场和大众标准,一种是只看重表现技能。

    前一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更多地缘于评论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信的丧失和自我的怀疑。面对销量、收视率、上座率这些作品受大众欢迎程度的具体指标,很多评论家对自己一向坚持的艺术价值判断标准发生了怀疑,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屈从于市场标准和大众标准。但是,市场标准和大众标准对文艺作品的衡量尺度并非艺术价值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文艺作品为追求销量、收视率、上座率,往往会主动迎合受众的欣赏口味,这就造成某些低俗的文艺作品反而受到追捧。这些年,低俗化倾向愈演愈烈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作为文艺评论家,如果不想成为道具或摆设,就应该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和价值标准,坚持用艺术标准来评价作品,并以此引导大众的欣赏趣味。只有这样,文艺评论家才能在市场环境中显示出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后一种情况则更多地出现在那些自视甚高的专业人士那里。一些评论家似乎特别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坚守艺术价值标准。对他们来说,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就是其表现能力或者说表达技巧的高下。在文学领域,一个时期以来,叙事技巧甚至简化到写实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作品水平高下的重要甚至唯一尺度。在美术、书法、摄影、影视等领域,表现技法也是很多评论家衡量作品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文学、艺术毕竟不只是一种专业技能那么简单,它与人类的精神生活、个人经验息息相关。从根本上说,文艺是关乎精神信仰的问题,必须追究到终极的问题上去,要对人的生命安立提供帮助。所以,评论家的判断标准应该建立在作品是否对时代的问题和人类的生存经验做出了有深度的表达上。评论家应该坚守自己的艺术评判标准,积极面对生活现实、创作现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力介入当代文艺现状的构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人类现实生活与生存的深度关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做出自己的贡献,显示自身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独特意义、价值、作用、责任和使命。

    标准就是操守,标准就是责任。在今天这个除了金钱似乎无法找到其他衡量事物价值准则的时代,既然选择了评论,就应当确立并坚持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屈从于市场、大众或其他标准,以艺术的标准引导创作者创作出真正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水平的文艺作品,并通过我们的发现推介,使之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留传下去。

    那么,文艺评论应该坚持怎样的评判标准呢?

    我觉得我们判断一部作品是否优秀,总体上讲应该从这么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文化上有无贡献,二是形式上有无贡献。所谓文化的贡献,自然是就内容而言的,就是看其文化是否独特,是否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视野,为我们传达一种关于人类生存的新信息。而形式上的贡献,就是看形式有无创新,其叙事手段、表现技法等是否对该体裁作品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表现手段,使该体裁的表现力更趋强大、表现手段更趋丰富。只要一部作品在其中一个方面有贡献,就可以判断这部作品是有价值的,是好的。当然能在两个方面都有贡献是最好不过了。

大力提倡文艺评论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品格

曹建

    第二小组围绕胡振民书记的贺信、杨志今书记的讲话及专家讲座进行了讨论,就文艺评论工作交流经验、分析问题,并研究对策、提出希望与建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本次会议精神的学习与贯彻

    大家一致认为,胡振民书记、杨志今书记讲话富有思想性,对文艺评论工作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胡振民书记贺信中提出的三点希望和杨志今书记讲话中提出的要始终把握文艺正确导向、始终坚持健康审美标准、始终保持旺盛创新活力、始终坚守精神品格四点要求,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开展文艺评论的重要指导,使文艺评论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深受鼓舞与激励。

    二、关于文联工作

    1. 上海、陕西、广西、四川、西藏等省区市文联的同志就文联工作进行交流,认为评论人才匮乏与不稳定是文艺评论失语的重要原因。

    2. 呼吁未成立评论家协会的各省区市尽快成立文艺评论家协会,尽快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加强对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领导。

    3.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议中国文联以项目方式鼓励中青年文艺评论家展开研究、出版著作。像重视文艺创作一样重视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重视文艺理论、文艺评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4. 省区市文联主办杂志的自身生存应采取市场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方式。省区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与理论研究室应集中优势人才,整合各方面人才资源,担当起文艺理论和评论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三、关于文艺评论

    大家一致认为,所谓“红包评论”、“名人效应”、“关系效应”、“权力效应”、“金钱至上”等在相当程度上危害到文艺评论,应坚决予以抵制,倡导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风气,要大力提倡文艺评论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品格,担当起社会责任。

    (一)关于文艺评论家

    1. 充分认识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地位作用,重视文艺评论家的定位,独善其身固然重要,但对文艺风尚的引领、指导作用又不可忽视。中青年文艺评论家应主动介入文艺评论,关口前移,起到推介和把关作用。

    2. 文艺评论家应有鲜明立场,具有深厚的科学的文艺理论功底,练好内功,写好经典评论。

    3. 注重练好内功的同时,要敢于表达,尽可能运用各大媒体文艺评论阵地,尽可能运用互联网,及时展示自己的学术观点,提升传播能力。

    (二)关于文艺评论方法

    1. 慎用西方文艺理论评介文艺作品。

    2. 评论应理论与实践结合,用事实说话,反对凿空之论。

    3. 研究作品,研究文艺规律,注重本土文化研究,提高文艺评论的准确性。专业评论普及化、普及性评论专业化。

    4. 积极拓宽评论视野,加强艺术评论对于艺术教育的引导,推进国民人文教育中的艺术教育。

文艺评论的标准和人才建设

张柱林

    我受第三小组的委托,向大会汇报小组讨论中大家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参加这次会议,大家听了领导讲话和专家授课,觉得深受启发,也深感责任重大。如胡振民同志的贺信中对中青年文艺批评工作者提出的三点希望,杨志今同志提出的四点要求,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既鼓舞了士气,又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使大家心中有了底。在讨论中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场面热烈。大家对当前文艺评论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讨论。

    首先,大家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和文艺评论工作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对文艺评论工作来说,就是自认为具有普遍性的西方理论,其实并不具备对特殊的中国经验的解释力。如何建立和坚持符合中国文艺发展实际状况的文艺批评标准,用以分析研究评判中国的文艺创作,是大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次,大家认为严肃的文艺批评还面临着来自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如何在新的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机制中引导受众辨别美丑好坏,争夺资源和文化领导权,也是文艺批评今后工作的重点。

    再次,在分工越来越细致、文艺批评变得越来越圈子化的情况下,如何打破各文艺门类、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隔绝,互相交流、碰撞,加强相互理解,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次文联组织的高研班,成员来源广泛,大家有各不相同的学科和艺术背景,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领域,提供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经验,甚至有激烈的争鸣和思想碰撞,达到了互相交流的目的,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在讨论中,大家也在分析目前文艺评论现状和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改进文艺评论工作,特别是胡振民同志贺信中提出的“队伍建设、阵地建设”问题:

    1. 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文艺批评人才,整合资源;

    2. 创办或扶持几种文艺核心期刊,加强阵地建设,使人才的成长有园地;

    3. 进行专题研讨,每次会议应该有一定主题,对当前有倾向性的文艺现象、理论思潮等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务必产生出一定的影响和成果。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