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我们的节日——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举行

时间:2009年04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开掘传统节日资源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 中国民协等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在山西介休绵山举行

在全民的热爱中传承节日文化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今天我主要想讲的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底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我们的人文知识界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界、科技界的知识分子走到了前台,在实现经济转型、确定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知识分子基本上是缺失的,很少听到人文知识分子的声音,即使听到也很微弱。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缺失,中国的660个城市为何会“千城一面”呢?城市审美为什么充满了浮躁和伪豪华?为什么商业文化占据了主导?而相反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批评如此软弱无力?如此这般,怎么能提升软实力?社会需要人文知识界的声音,因为人文知识分子是软实力最关键的代表。

    传统节日是生活的高潮,是一个民族的综合与终极价值观的载体,是民族精神DNA最鲜明和集中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集体的文化创造。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淡化和消弱,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淡化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节日源于几千年的农耕时代,当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时候,传统节日辄必与我们产生距离。第二,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也会全球化,这也会使我们与传统生活方式疏远。第三,我们现在采用的是阳历,而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阴历,年轻一代不太会换算,有时候换算不清传统节日就过去了,这也是一个问题。第四,是历史的原因。清末民国以来,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主张革新,而且是破旧立新。在那样的时代里人们自然会认为传统文化陈旧过时,笼统摒弃,许多文化在那个时期开始中断。第五,是我们缺乏历史情怀,缺乏文化情怀。一个民族如果一代人与自己的传统发生断裂,问题还不会太大;如果三代以上的断裂就会出现文明的失落。

    为此,从2003年以后,国家开始了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很多专家学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做了大量的质量很高的工作。特别是2003年到2004年,我国开始了针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开始了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审定。

    现在国家已把中国传统的7个节日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7个节日是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七夕、重阳。并对其中四个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法定放假。这很重要。这使传统节日的传承有了时间条件的保证。然而,传统节日放了假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节日不同于一般福利性的假日。假日没有特定内含,节日有特定内含。如果放了假却没有过节,节日就会变成一般性的假日了。节日即同虚设。我们传统节日的现状究竟如何呢?我从节日的主要方式、崇拜对象、精神内含、风俗习俗、饮食、新的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现状分析。这七个节日都是全国性的节日,但是根据现状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仍然是全民性的,它们是春节、清明、中秋、元宵,还有一类只是在局部地区还是活态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它们是端午、重阳、七夕。现今春节仍是非常活态的,城市、乡村和海外华人都过春节,而且春节还有新的形式,如春节晚会、电话和短信拜年等。可以说春节的生态状况最好。如今的清明节主要是祭扫,传统的清明节还有很多其它内含,比如踏青等,已经疏远了。可是清明节增加了对革命先烈的祭祀。中秋除了吃月饼之外,赏月、拜月的活动基本没有了。元宵节除去吃元宵,有灯会和花会的地方也不多了。端午、中秋、七夕这三个节日的状况都不好,端午只有不多的几个地区保持活态,重阳基本上没有了。重阳原有的含义是登高和赏菊,现在这些节日的精神内含基本消失了,只是近些年增加了一些敬老的内容。

    从目前的现状看,我们所有的节日民俗已经七零八落。由上面的分析得出这样的判断:春节是活态的,最好的;清明节也是活态的,较好;端午节是局部地区有,整体淡化了;中秋节也是整体淡化了;元宵、七夕和重阳都是整体淡化了;七夕快消失了,有人还在七夕这天感到神圣的爱情节日又来到身边吗?

    所以我根据这七个节日的现状排个顺序,第一个是春节,第二个是清明,第三是中秋,第四是元宵,第五是端午,第六是重阳,第七是七夕。如果我们再不对节日文化提高重视和加强保护与建设,有些节日还会继续萎缩,直到把最后留下一点的痕迹都抹去。怎样拯救我们的节日文化呢?只有重建我们的节日文化。第一个,要充分运用媒体,在节日期间大力地营造节日氛围。希望媒体对节日中一些新生的文化现象与细节给予关注。第二,节日文化教育应该也必须从孩子做起。学校、社会、家庭要培养孩子的节日情怀,节日教材要进入课堂,但是不要给孩子增加负担,要循序善诱、潜移默化。要让下一代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内含和传统习俗,培养孩子们的节日情怀。第三条,社会各界要做公益的活动,承担传统文化的广泛弘扬;同时企业也完全可以进入,和节日文化结合起来,像西方的商家进入情人节和圣诞节一样。应该说,节日经济比假日经济的空间还要大。第四个,专家学者,包括工艺美术设计家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与才华,但要注意遵循节日文化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对节日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尝试,使传统节日文化与时代融合。

    传统节日是全民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节日文化遗产的主人,只有把传统的节日建设成全民自发性的文化节日,传统节日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它的魅力与作用。

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在山西绵山举行

    本报讯 4月3日至4日,由中国民协等单位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在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吉佩定,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郭慧民,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阿穆努加马,尼泊尔驻华大使坦卡·普拉萨德·卡尔基,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中国民协副主席常嗣新、陶思炎,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介休市市委书记杨建林、市长秦太明,山西三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吉英以及刘魁立、贺学君、陈连山、萧放、安德明等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民间文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向云驹主持论坛。本届论坛围绕传统节日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展开。

    冯骥才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他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七夕、重阳节为例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说,春节、清明目前在传统节日的发展中还相对受到重视,其他的很多节日都在被全民性地淡化。传统节日是全民的节日,只有百姓有过节的自然愿望,能参与进来,传统节日才会得到很好的传承。

    杨建林在开幕式上致辞。

    随后,刘魁立、陶思炎、贺学君、安德明、萧放、陈连山、王恬、刘宗迪、张勃等在论坛上就“中国传统节日的开掘与利用”等问题进行发言(部分专家发言摘要见第六、七版)。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参加了祭祀介公大典,出席了由冯骥才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绵山神佛造像上品》新书发布会。

在中国传统节日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09年4月3日)

杨建林(介休市市委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第二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如约而至,作为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的“我们的节日——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介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40万人民向出席这次论坛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假日旅游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与假日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对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介休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绵山为龙头,以张壁古堡、后土庙、张兰古玩市场共同支撑的一条龙旅游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清明寒食文化、忠孝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都在深度挖掘。以文化的大繁荣来推动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我市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是我们始终在探索的重大课题。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对传统节日保护,对实现传统节日与假日旅游的共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绵山神佛造像上品》新书发布会举行

    本报讯 4月4日,作为“我们的节日——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的相关活动之一,由冯骥才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在清明(寒食)发源地——介休绵山举行新书发布会。冯骥才、吉佩定、郭慧民、秦太明、刘魁立、曾成钢、顾青、阎吉英等领导和国内数十名专家学者及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的驻华大使参加了新书发布会。向云驹主持发布会。

    《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分为寺院、造像、绵山奇观记、绵山神佛造像保护记等部分,从雕塑艺术角度出发,收录了绵山古代寺院6座、神佛造像128尊。书籍装帧精美、内涵厚重,给人以极强的视觉震撼,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出版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重要典籍。书中收录的15尊包骨真身佛像实属罕见,堪称佛教奇观。该书通过精美的图册、生动的文字,为抢救、保护绵山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与会专家学者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冯骥才为中华文化的保护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认为,这是一部典籍之作,这部书里承载的东西,就是在绵山千百年来留存下来的文化财富,感觉很震撼。中国美协副主席曾成钢对书中所收录的这批雕塑作品评价颇高,他们认为绵山的这700余尊神佛造像,填补了中国雕塑史的空白。

让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生活

向云驹(中国民协秘书长)

    传统节日和国家假日合二为一以后,我们的文化发展迈开了一个时代的步伐。传统节日究竟如何发展,需要我们密切地关注,深入地研讨、分析,充分地调查、研究、论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清明节最重要的内容是扫墓,我们要传播第二种理念。就是清明节扫墓是重要的内容,但清明节不仅仅是扫墓,扫墓也不仅是祭奠自己家庭的故人,还涉及到在民族和国家历史上的先贤英烈。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历史上都曾利用清明节纪念先贤和英烈,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应该继续。另外清明节还有踏青、植树等一些丰富的内涵,还有很多在不同地域进行的重大文化事件,特别是不同民族之间还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我们要对这些文化知识充分了解,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民族传统的发展。

    传统节日究竟应该怎么样去传承和发展,怎样和现在的时代结合,这是个很大的课题。传统文化如果不与现代生活、现代社会融合或被转化吸收、继承和弘扬的话,它必然要走向消亡。节日的传承就是转折、就是转入、就是转向。这不只是中华民族,不只是一个节日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整个中国或者是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向现代化、向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时代转入所面临的一个国际性的重大课题。

    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介入,来解决我们的实质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节日究竟怎么样融入现代生活。实际上很多方面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中央文明办为了做好节日传承问题请专家进行集中讨论,前不久国务院文史馆还就此问题专门征集过专家的意见。中国民协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者其他活动中也感觉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共同思考这个课题,我觉得我们在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思想或者观点应该“制度主义”,就是在制度中思考,另外再加以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结合的探讨。

    国务院在传承工程里提出的两个口号我觉得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是实践需要理论,另一个是理论要指导实践。实际上我们随着社会发展也是在不断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中不断发展,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实践也推动理论的发展,我们其他的文化发展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这次论坛就要围绕继承和创新,我们的节日究竟怎样和时代结合,怎样融入时代,怎样保持传统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挑战性的课题展开。相信通过这次论坛,会进一步把我们的理论、学术和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贡献专家学者的智慧、思想。

彰显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把民族传统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转变,这个转变对于整个国家生活和广大民众的生活来说非常有意义。节日作为一个神圣的时间,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我们和自然、和自己的文化传统、自己的民族传统结合了起来。

    我们的传统节日首先是要协调我们中华民族和自然的关系,这个关系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在传统节日的发展过程中,人文内容逐渐增加,最后成了节日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节日变成我们的历史记忆,它提供给我们特别多的东西。首先是道德的培养、道德的完善、道德的教育。其次,它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延续的一个载体,这也是通过历史记忆来重建、来延续的。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的社会身份、民族身份,或者整个社会认同的一个依据。这个依据当然不仅仅是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更多的是依靠历史记忆,所以节日本身的历史记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功能之外又加上了我们对这种特别时刻的感情,这种感情甚至比历史记忆、比休闲、比神圣时间更隐性,这也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再来看清明,也许看得会更清楚一点。如果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看,我们会想到,清明和寒食在一段时间里是分别存在的,但是现在把它们联合起来之后,内容就更丰富了。寒食过去是一个家庭的火更新的时刻。到了寒食,要把火更新,重新让它复生,就是把旧火停下然后取得一个新火,这是我们和自然关系的想象的、象征性的反映。在唐宋时期,像这种换火、重新取得火种的习俗依然存在,甚至到明代的一段时间里还依然存在。宋代诗人王禹偁写过一首《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诗表现了寒食这一天各家要熄火,吃冷食,第二天要换新的火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寒食和清明逐渐联系在一起,把春游、扫墓、祭奠祖先和先贤等等活动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我们的节日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的实例。它可以更加充分地让我们来体验节日对于我们的意义,对于我们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这样一些节日对于当代有何意义?首先,中华民族所过的每一个节日都是中华民族对于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贡献。现在许多国家在他们节庆时刻也开始燃放鞭炮了。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居然把我们的传统节日放在他们的假日体系中,这说明中华文化是对整个人类的贡献。今天重视这些节日,是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回归,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建。

    为了使民族传统节日在整个社会中继续发挥巨大作用,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价值观的回归、价值观的重建特别重要。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非常好,它的内涵非常丰富,比如清明,由过去的一个家庭内部的活动走向现在的社会性的活动,如对革命先烈进行祭奠,把整个民族的传统都恢复起来,并且扩大了,这很有意义。我们需要通过这样一些节日活动来体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来重新恢复优秀的文化记忆,这自然会使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更加增强,使我们更加珍爱今天的生活,更加有激情、有活力继续建设我们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见,传统节日在今天的意义很重要。

    传统节日是一个公共时间,而这个公共时间不是我们可以像星期天那样随便来打发的,我们应该把它的内涵充分地发掘出来,并且真正在自己的活动中给以丰满的、全面的、有价值的体现。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创新

贺学君(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传统节日是民众在生活、生产中形成,长期以来一直在一定时间、空间里所举行的含有信仰、庆典等多层内容的文化活动。传统节日的科学传承、有效重构和创新,主要应抓住三点:

    首先,我们要认识传统不等于过去,有人说它是在现代不断获得意义的、活着的过去。对传统不要老是回头往后看,而是要看到现实中传承着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

    其次,需要认识传统在“交替与变更”、“死亡与新生”中生存发展。能流传至今的传统,与它的“根”、它的核心价值被普遍接受有关。1.深挖文化内涵,确认核心价值:通过研究寻找出每个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探索挖掘文化内涵。2.强调节日文化符号:理清不同节日的文化符号、特别的文化象征物(标志物),把它们打造得越鲜明、越具有特色,就越利于传承;3.弄清“神”和“形”的关系和位置:“神”是本质的东西,“形”是外在的表象符号。4.“移风易俗”,对好的、有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风俗,要提倡,甚至作为制度确立;不好的、不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民俗、风俗要改造甚至禁止。提倡淳朴民情风俗,不断用合乎时代精神的文化内涵去丰富节俗。创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新的活动形式。

    再次,在“培土”、“护根”的同时,要不断设法维护它的生命力。不断认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结合,不断发现新的生长点,发展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容,这是传统保护的重点,也是传统发展的要点。

    传统节日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功能,创新也需要在此寻找:信仰层面——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层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剂、黏合剂,民族感情、国家认同的标志;精神道德层面——人文教化的好时机,优秀品格提升的好时机;审美艺术层面——节日中重团圆的美学、伦理上的重亲情观念,欣赏自然,赞美欣欣向上发展生机等等。

    传统节日究其产生的初意,无不是为调适人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人际关系。它是因生活需要而产生,与人的生活有关,因而一定要让节日成为生活中的需要而流传。只要融入今日的社会生活,成为民众生活中自觉需要的一部分,节日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传统节日面临难得机遇

陶思炎(中国民协副主席)

    我们的传统节日虽然一度受到了挤压和淡忘,但在困境中又不乏希望,驱动节日文化传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下几点值得一说:1.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并强调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清明、端午、中秋去年增设为法定的节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在今年或明年审议、颁布,传统节日必将迎来传承、发展的新机遇。2.两大文化工程的深入开展。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由文化部组织开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经数年的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杰出传承人名单,而且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成果,诸如《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等,同时还编辑出版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研究对象的《我们的节日》丛书一套四种。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这两大文化工程使传统节日又重新受到重视,不少节物、节事得到恢复,甚至变得更为兴盛。3.面对危机树立信心的坚实基础。面对金融危机,信心来自哪里?除了来自改革开放30年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也来自我们悠久的文化。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拉动民众的节日消费,并打造节日文化品牌,这本身就是信心的表达,也是信心的标志。4.全民节日保护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已普遍增强,民众参与传承、保护、利用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传统节日作为全民的节日成为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方面。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对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的最好支撑。很多民众在享受节日文化盛宴的同时,还对一些背离传统、错乱开发的项目提出批评,反映了全民节日保护意识的明显增强。

当代中国节日传统的生产与再生产

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所要采用的是广义的节日定义,那就是把节日视为一个社会群体按照相对固定、统一的主题周期性地重复举行庆祝活动的特定日期。今天各地流行的节庆活动,其中有不少是在各种现实力量的促发下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文化传统,从我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它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根据现实需要生产创造出来的新的节日,二是对原有节日传统的传承、发展或改造。

    第一个类型的主要案例是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另一个例子是浙江宁海县的开游节。第二种类型从其运作方式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亚类型:一是以地方文化精英和民间组织为核心,在一批来自学院的学者推动下,逐渐壮大起来的传统节庆活动。二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由学者配合而不断扩大影响的传统活动。三是主要以民间力量为主体,相对自足运作的传统节庆。这方面的例子有河北范庄龙牌会、河南淮阳人祖庙会、甘肃街亭村上九节和元宵节。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首先要说的是,节日在整个国家并不是一种均质的标准化的文化现象,而往往具有地方的多样性。在不同地区,人们会根据自己特有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条件,来进行地方性的节日安排,来保证生活的节奏性,而不必严格按照标准化的全国统一的节日时间安排。而这些节日的生命力有时可能会远远大于统一的节日。当然,在这些节日当中,各地的人民通过自己的方式在表达着大体相同的认识,这种认识,无论是在各地庙会当中,还是在如二月二这样的节日时间,都有一种总体上的共同的表达,那就是对于神灵的信仰,对于特定时间段的特定处理,等等。

    所以,对于目前的节日现状,不必过于忧虑。有的节日,在有些地方可能表现得比较衰落,但在某些地方可能大有生命力。某些大的节日,可能在全国范围显得有些沦丧,但在个别地方却仍然保留着强大的力量。

    其次,与此相关,不同的节日具有不同的传统内涵和特定的历史适应性。失去了适应性的节日,自然地要发生变化甚至消亡。

    再次,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过程,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地来自于过去的某个原点,其中甚至常常融入当代的内容。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世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新生产出来的这些节庆活动,倘若能够真正扎根于民间,真正内化为民众的精神信仰及其他各种日常生活活动的组成部分,就能够引起民众自发参与的热情,能够真正成为具有生命力的传统。

开掘利用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

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传统节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伦理文化。从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角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掘:

    第一,家庭伦理的养成。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是围绕家庭的伦理来展开的。传统节日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归家庭的良机,所以亲人都积极珍惜团聚机会,血缘关系、亲情关系都在回归中得到强化,而家庭稳定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我们看到节日不仅是家人之间的交流、伦理关系的加强,而且也是跟亡故祖先“对话”的机会。

    第二,社会伦理的培育。中国人善于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乡里合作与增强社会团结。

    在中国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来加强群众交往,加强社会伦理的培育。比如说元宵节,元宵节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要进行公共的社火表演。我们今天都市化的社会里面,很多邻里相互都不认识,我们要加强社区之间的来往,可以充分利用元宵节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开展活动。

    第三,历史伦理的教育。我们传统节日有非常深厚的伦理内涵,历史伦理教育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它主要表现在清明与端午两个节日上。我们说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伦理结构,我们利用这个结构做我们的伦理教育。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除了对家族祖先的纪念,还要对许多有功德的人进行纪念,对这些人物的纪念都体现在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中。现代社会把这些祭祀都浓缩到清明节,是一个新的传统。

    端午节同样是一个追念先贤的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今天弘扬爱国精神,就应该强调对屈原的祭祀、对屈原的纪念。屈原忠诚国家的高尚品质,具有很强的历史伦理意义。

    传统节日的历史伦理教育,有利于培养人们乐于奉献、勇于为国牺牲的高尚情操。我们不能低估民俗节日的这些祭祀内容。其实这些教育会潜移默化在人们的意识之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第四,自然伦理的建立。应该利用传统节日跟自然沟通,建立跟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关系。在节日中人们可以通过登高、踏青等野外活动来建立良性的天人关系。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在传统节日中表达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与观念。

    我们希望能充分开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有效培养情感忠贞、志向高远、道德高尚的中华文化传人与新型国家公民,也就是既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担当,也有新的科学思想的“新人”。

文化多元化原则的启发性意义

陈连山(北京大学教授)

    根据文化多元化原则,全球化固然有促进各民族、各国家人民之间交流的作用,但也包含着文化不平等、妨害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入理解等负面因素。因此,文化全球化危害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减少了人类未来文化发展可资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抹杀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减少了人类应对不同环境的可能性。依照这个原则来看我们的传统节日研究,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对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关系的反思。研究传统节日,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何评价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在文化上就是西方文化和本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学术界完全以西方文化作为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置于现代化的对立面加以批判。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与发展,另外一种相反的思潮在学术界兴起,那就是站在传统立场批判以西化为主要诉求的现代化。二者虽然口号相反,但在对立传统与现代化方面是一致的。

    之所以有“新文化运动”,是因为晚清以来,一直以中央之国自居的中国遇到了来自西方的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当时的社会局面除此之外似乎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其实,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是所有后进国家都必然面对的一个关于现代化的问题,并非中国知识分子独有。今天,反思新文化运动不能全盘抹杀它的正面意义。不仅要从中国文化自身的立场出发,也应从中国文化作为全世界人类文化独特一员的立场出发,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价值平等的立场出发来立论。

    二、对民间与精英关系的反思。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内部,存在着两种文化传统,一个是精英知识分子代表并传承的大传统,一个是民众传承的小传统。从文化多元化原则出发,它们之间是平等的,并不存在何者更为优越的问题。

    具体到节日文化来看,每个民族的节日文化都有两个载体,一个是民众的节日生活、节日习俗,另一个是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字记录。对于民俗学研究而言,我们面对的材料有两种,一个是田野材料,另一个是文献。可是,目前的相关研究绝大多数都以古典文献为主要材料。这是一种偏差,是忽视民间文化的表现。最好是到民间生活中去调查节日习俗比较可靠,也更加生动。

传统元宵节的传承与发展

王 恬(浙江省民协常务副主席)

    浙江泰顺县地处浙南,与福建闽北接壤。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泰顺的地方文化非常有特色。自1988年至今的21年来,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做元宵福”的“百家宴”就是其中一项吸引了无数人参与的气势恢弘的民俗盛典。

    一千多年前,泰顺县三魁镇张宅村的先民为躲避战乱,从河北迁徙到三魁定居。从北宋开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本姓本族的张姓族人相聚在张家祠堂,置办几桌酒席,边吃边商议族里的事情。当时这种聚餐形式民间叫做“吃祠堂饭”,后慢慢从越俗而称“做福”,也叫“做元宵福”。这一习尚一度中断,近20年来又时兴起来,名称也由“元宵福”改为“百家宴”。

    从开始同村同族单纯的祈求神明护佑的迎春祈福,演变到如今的民间习俗的文化载体,联络感情、互通信息、休闲娱乐、互送祝福的数万人欢聚的百家宴会,它无疑为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建设文明社会,谱写了一曲国泰民安的新乐章。

    作为一种民间自发的并带有浓郁地方民俗文化烙印的泰顺“做元宵福”的百家宴,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迎合了人们企盼平安吉祥、团圆幸福的美好愿望。泰顺连绵的山峦,纵横的溪流,复杂的地貌,因地制宜营造的民居,独具风韵的古廊桥,为百家宴的繁衍提供了土壤,并由此孕育了精彩纷呈的地方特色文化。百家宴作为泰顺一种万民同乐的精神符号,不仅使人们获得了精神和心灵的慰藉,同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载体,它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意义。

    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县,泰顺各级政府部门,也正是想通过民间自发举办百家宴这个平台,因势利导积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文明、进步与和谐的关系。并在生态旅游上大做文章,充分利用当地宝贵的自然文化资源,使当地的旅游业、服务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信百家宴这一宝贵、吉祥、古老的民俗文化遗产,在泰顺县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在全体百姓的祝福声中,必将能得到更好的演绎与传承。

生死并置:清明节的结构与意义

张 勃(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将生死并置是清明节的结构,也是清明节的意义,我们应认识这一点。1.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强化生者与死者的联系。清明节里,那么多人不约而同地来祭拜亡灵,为什么?因为我们记得他们,我们是他们的后代,是他们恩惠的受益人,对他们存有一份感恩的心情。而在扫墓祭拜的过程中,我们强化了这份联系。记住他们就是记住了历史,就是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历史。2.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强化生者之间的连带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我和你和他为什么在同一个时间来到同一个地点对同一个人表达我们的敬意?是因为我和你和他有所共享有所共担,因为我和你和他都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来自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家族、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国家。不同层面的祭祖行为,让人们在不同层面具有了彼此之间的连带感,也拥有了不同层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促使生者对生命的思考。清明节将生死并置,是将“向死而生”这个永远都无法解决的矛盾赤裸裸摆开了给人看。相信任何一个置身于其中的正常人都不会无动于衷,面对逝者,他会悄悄计算属于自己的日子,“该怎样活着”必然成为他的追问。而这种思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在以后的生活态度。4.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促使生者对死亡的思考。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不断提醒生者死亡的不可避免,不断让生者与死者近距离接触,它令人直面死亡,让人死得有所准备。有所准备的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冷静地回忆自己的过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能够学会坦然地面对他人的和自己的死亡,能够以更加超然的心态和智慧面对世俗的种种纠缠。同样重要的是,清明节也让人看到了死者所能受到的来自生者的尊重。

    总之,将死亡与生命并置,能让人们在生中感受死,在死中感受生,于现在感受过去,于对过去的回忆中感受现在与未来。

    现在许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如何进行死亡教育上还存在许多争执。我们有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最佳时机。希望家长、学校、社会能将其利用好,明确将其作为死亡教育的课堂,将正确的死亡观念、人生观念融进清明扫墓和举行的各种相关活动中去,引导孩子在参与活动中去思考生命、理解死亡,体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将清明节作为死亡教育的重要时机,可以视为传统节日应对社会问题、在当代传承的新的生长点。

介子推与《龙蛇歌》

刘宗迪(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介子推焚死绵山的故事,自古相传,对此故事的风俗文化背景及其与寒食节之间的关系,学者已多有阐释,此不赘述。但是,介子推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即介子推作《龙蛇歌》一事,似乎一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这一说法在战国时期即见诸文献,在《韩诗外传》、《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刘向《新序》和《说苑》、蔡邕《琴操》等战国两汉文献中俱有记载,其说大同小异,《乐府诗集》中并有托名介子推所撰《士失志操》(即《龙蛇歌》)四则。这些记载足以表明,介子推与《龙蛇歌》这一故事在上古一度广为流行,且是与寒食节故事和风俗一同流传的。因此,认识这一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我们了解寒食节的来历以及介子推故事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这里仅就早期文献中关于这一故事的记载略作抄撮,呈诸同好,至于对此故事之深考,则请俟异日。

    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韩诗外传·二十三章》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史记·晋世家》)

    其章曰:“有龙矫矫,遭天谴怒,卷排角甲,来遁于下。志愿不与,蛇得同伍,龙蛇俱行,身辨山墅。龙得升天,安厥房户,蛇独抑摧,沉滞泥土。仰天怨望,绸缪悲苦,非乐龙伍,?摇不眄顾。”(蔡邕《琴操》)

    按:《龙蛇歌》所吟当源自古代民众龙星纪时的知识,龙指苍龙,五蛇、四蛇云云当指组成东方苍龙星象的诸宿,未能升天的一蛇(比喻介子推)当指苍龙的最后一宿尾宿。上古时期,东方苍龙的升沉见伏周期正与一年四时的循环相吻合,因此古人观龙星而纪时节。龙星初春黄昏升起于东方,标志春天的开始,当季春之月,龙星的整体大都升起,只有最末之尾宿尚隐于地平线下而不可见,此时正值春末夏初,是雨季开始之际,也是农作物生长需要雨水的时候,因此古人常于此时为庄稼祈雨,祈雨的对象就是东方苍龙。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