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联赴四川绵竹“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上的讲话
(2009年1月15日)
胡振民
同志们、朋友们、德阳绵竹的父老乡亲们:
大家上午好!
在农历己丑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宣部的统一部署,中国文联组织全国各方面的艺术家来到德阳绵竹,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在此,我代表中国文联,向绵竹市52万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向给予这次活动大力支持的四川省委省政府、德阳市委市政府、绵竹市委市政府以及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艺术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接连经历了一些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特别是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绵竹是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紧急部署,省委省政府统一指挥、迅速行动,灾区干部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各路救援大军不畏艰险、顽强奋战,全国党政军民倾力支持、患难与共,全力以赴抗击特大地震灾害,打赢了抢险救人、安置攻坚、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范次生灾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一场又一场硬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在此,我代表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向英雄的四川人民和绵竹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送欢乐、下基层”是中国文联根据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两节”期间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受灾地区开展的一项惠民文化活动,旨在以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艺展演展映展示,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美好的精神食粮,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努力营造欢乐祥和、喜庆文明的节日氛围。活动开展4年来,受到各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今年,我们把“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重点安排在四川、甘肃等地震灾区,就是要转达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爱,表达全国文艺工作者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大力讴歌抗震救灾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灾区人民排除万难、奋发努力、重建家园,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灾难铸就民族风骨,困苦砥砺民族精神。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英雄的绵竹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韧努力战胜了磨难、经受了考验,向历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当前,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全市人民满怀信心地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重建家园。所有这些,都蕴含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十分巨大的精神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这次来到绵竹,就是要牢记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民是文艺工作者母亲的教导,虚心向英雄的灾区人民学习,从波澜壮阔的伟大抗震救灾斗争中汲取精神营养,加以艺术感悟、锤炼和升华,努力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祝福。相信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这次慰问活动,一定能够更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深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值此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衷心祝愿绵竹全市人民节日愉快、生活幸福、吉祥平安、万事如意!预祝本次慰问活动圆满成功!
“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胡振民一行看望灾区群众侧记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把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慰问给大家送来,把全国广大艺术家的祝福和牵挂给大家送来,祝老人家健康长寿,祝全家节日愉快,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1月15日上午,四川绵竹遵道镇棚花村四组村民马彦富家中,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向马彦富一家拜年,并拉着马彦富的手拉起了家常。马彦富的母亲、爱人和儿子围坐一旁,爽朗的笑声不时飞出窗外。
窗外,是正在从地震中恢复生机的棚花村。离马彦富家不远的公路上,树立着巨大的棚花村重建规划示意图。而重建规划中的美好蓝图,正在村民们的手中变成现实。马彦富的父亲在地震中遇难,给全家带来巨大的打击,但悲痛过后,身为泥瓦匠的他不等不靠,修起了四间新屋,春节就可以在新家中度过了。
更让马彦富感到高兴的是,他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春节礼物:胡振民代表中国文联送上了慰问金;著名艺术家尚长荣、关牧村出现在他们眼前并向他们拜年;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罗杨送来了民间艺术家精美的剪纸、年画;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赵长青送来了书法家精心创作的春联;中国摄协分党组副书记王郑生送来了摄影挂历。更没想到的是,摄影家现场为他们拍摄了全家福,并马上打印出来送到他们的手上。
“真是没想到!真是安逸!”看着胡振民和艺术家们亲手为自己家贴上的对联、剪纸、年画和挂历,马彦富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你问我最喜欢哪样?当然是剪纸,因为上面剪得有‘祖国颂’。这么大的地震灾害,没得国家做靠山,我们不晓得啥子时候才能重建家园。”
“人平安百业长春,世和谐四时永泰。”这副大红对联既是对马彦富一家的祝福,更是对棚花村乡亲和整个地震灾区乡亲的祝福。
马彦富的四邻正在一砖一瓦地建设着自己的新居。那些画在外墙上崭新的年画,既生动地彰显着棚花村作为著名年画村的风采,更表达了重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愿望和信心。
当天下午,胡振民一行又来到北川县擂鼓镇茨沟村。茨沟村村委会主任、羌族小伙儿尹显波介绍说,地震中茨沟村80%以上的房屋倒塌或遭受重创,15人遇难,茨沟村遭受巨大劫难。如今,茨沟村80%的永久性住房已经恢复,再过半年,永久性住房将全部新建完成。尹显波的一席话,既让大家为乡亲们遭受的灾难深感悲痛,又让大家为他们重建家园坚强不屈的精神所鼓舞。
在村民尹大方家,胡振民关切地问起他们家的生产、生活状况,得知尹大方的儿子去年当兵入伍,胡振民高兴地说,你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在村民朱华珍家,好客的主人穿着羌族的节日盛装,向胡振民一行敬上自家的好茶。胡振民接过茶碗,一饮而尽,连声道谢。
喜庆的对联挂起来,大红的窗花贴起来,和美的全家福现场印出来……欢乐与祥和,洋溢在这个正迎来地震之后第一个春节的羌族小山村。
村头,腊梅正香,麦苗正绿。
慰问活动花絮
1月15日凌晨5点钟,赴四川地震灾区“送欢乐、下基层”慰问的艺术家们就起床化妆了。四川一带,冬天天亮得晚,艺术家们乘车赶往第一个演出现场、绵竹市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二号桥板房安置区时,天上的月亮还如同一轮冰盘挂在那里。
演出从上午8点半正式开始。据中国文联挂职干部、绵竹市副市长曲华江介绍,文艺家演出的这个安置点约安置了周围乡镇的受灾群众5万多人。现场人山人海,临时搭建的演出舞台被赶来看节目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绵竹市大西街小学五年级的张鑫宇和他的小伙伴们也赶来看节目,看到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的艺术家一个个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们兴奋地又蹦又跳。现场有受灾非常严重的汉旺镇乡亲,有绵竹有名的“年画村”遵道镇棚花村的村民,也有从全国各地来这里支援灾区重建的建设者。写满“奋进”、“感恩”、“铭记”、“重建家园”的大幅标语随处可见,尽管天气很冷,但现场的气氛异常热烈,艺术家为坚强的灾区群众鼓劲加油,观众为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喝彩欢呼。由于场地太小,很多闻讯赶到的群众只能远远地站到椅子、桌子甚至摩托车上观看节目,但仍然看得津津有味。演出结束后,绵竹市的群众又进行了盛大的民俗巡演活动,热烈的“打牛”和扮相生动的戏剧人物造型表演,把红火喜庆的年味儿充分展现出来。
绵竹的演出一结束,艺术家们顾不上吃饭,立即驱车赶往下一个演出地点——北川县擂鼓镇。为了避开危桥,演出队伍选择了坎坷不平的河滩路,有的艺术家就是在一路颠簸中吃了简单的盒饭。在两个多小时的颠簸中,可以不断看到公路两边“美景依旧在,沧桑后更红”、“山倒北川人民不倒,房垮北川精神不垮”、“出大力,流大汗,重建家园要大干”等火热的标语,让艺术家感动不已。到达擂鼓镇后,艺术家们受到当地万余名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的精彩演出让北川的父老乡亲绽开笑脸。北川是羌族自治县,这里处处充满羌族民间文化的韵味,羌族老乡们都穿上了民族服装,村民们打起腰鼓、拉起横幅来迎接艺术家。演出中,邓玉华特别邀请两位羌族姑娘和她一起演唱,而张保和则来到老乡中间,唱起不久前他在地震灾区慰问演出中创作的民谣《中国雄起》,为受灾群众重建家园鼓劲加油。羌族老乡则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艺术家们披上“羌红”,来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情。
演出结束,艺术家们又马不停蹄地从演出现场赶往机场,乘当晚9点多的航班离开四川。对艺术家们来说,这是紧张忙碌的一天,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
艺术家感言
邓玉华:马上要过春节了,希望灾区人民能过上一个幸福的春节。来灾区演出,为灾区群众做点事情,我心里特别高兴。地震后我一直盼望着能到这里来为他们演出,那种感觉就像盼望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次中国文联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让我了却了这个心愿。
郑咏:我参加过很多大型演出活动,但今天来到绵竹灾区为受灾群众演出,感觉还是不一样,我既为他们经受的灾难感到难过,又为他们坚强的精神感动,发自内心地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感谢中国文联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收获的感动,我要用更长的时间去仔细体会。
金波:我第一次参加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觉得这是一个演员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我自己就是来自基层,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孩子。四川发生地震灾害后,我一直很关注,我很感谢中国文联邀请我参加这个活动,我非常愿意成为中国文联这个艺术家大家庭中的一员,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演出。
王佩元:我算是中国文联的“老熟人”了,中国文联的很多活动我都积极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很有意义,到四川受灾地区慰问演出更有意义。我希望用我的节目给大家带来笑声。
乔天富:我是四川绵竹人,搞了一辈子摄影了,这次参加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有机会为家乡的乡亲父老服务,我很高兴。“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从感情上拉近了艺术家和基层群众的距离,让艺术家们更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主要是思想上受到教育,创作上的收获还是次要的。在灾区物质条件还比较艰苦的情况下,这种精神上的鼓舞对灾区群众非常重要,非常及时。
吴震启:参加这次“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在返回北京的飞机上我依然心潮澎湃,忍不住提笔写下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美丽的巴山蜀水怀中/有一个北川/因5·12播名/在北川的境内/有一个小镇/是不是因鼓而得名/踏着历史的节拍/延续着生命//大地也是一面鼓吗/是谁失手/敲错了鼓点/震倒了人们的房屋/毁坏了大地的面容/还无情地带走了许多生命//文艺家/有使命/送欢乐/下基层/零距离/聆听擂鼓镇的鼓声//鼓声中少了忧伤/鼓槌上减了沉重/让所有的心为之震动/鼓语合声/把春天唤醒/把精神唤醒/啊/擂鼓镇的鼓声/废墟上站立着生命”。
基层反响
黄启国(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这次到四川灾区“送欢乐、下基层”,组织了这么多知名的艺术家,带来了这么好的节目,确实给灾区人民鼓了劲、加了油。四川省文联之前已经组织了三次深入基层的文艺演出活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元宵节前,省文联还将再组织两次深入基层的慰问演出活动,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在灾区重建家园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朱明俊(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村支部书记):这么多全国知名的文艺家来这里为我们演出,我们感到很温暖,重建家园的勇气和信心更大了。
刘云凤(绵竹市云湖森林公园职工):我现在虽然暂时住在安置房中,但水电暖等日常生活条件都很好,而且永久性住房正在建设,今年就可以搬回去了。春节临近,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文艺节目真是太好了。
古建泽(绵竹市汉旺镇居民):前段时间,我们得到了很多物质上的援助,现在,文艺家又给我们送来了文艺节目,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党和政府想得真周到,感觉特别高兴。
魏永涛(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羌族村民):听说文艺家要来镇上演出,我特意穿上我们羌族的服装。每天晚上,这里的羌族老乡都会聚集在一起跳羌族的锅庄舞,为重建家园鼓劲加油,平日里,我还做羌绣。地震发生后,这里的羌族民间文化受到很大关注,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羌绣工艺品对外的销售量还有所增加。虽然家里的亲戚有在地震中受伤和遇难的,但现在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稳定。
姜成芝(北川县擂鼓社区党支部书记):擂鼓社区有93%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80多人遇难,财产全部损失,不过现在已经开始建设永久性住房,部分已经建好。社区成立了自己的腰鼓队,50多人里有30多位羌族老乡,听说艺术家来这里演出,腰鼓队也都做好了准备,大家的情绪很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