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在河北涉县举行

时间:2008年12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涉县县委县政府和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在涉县举办。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民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领导和国内从事女娲文化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史前文明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国内有女娲传说和女娲活动遗址及纪念女娲遗迹的省、市文联、民协系统负责人和相关代表。

    这次女娲文化高层论坛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以提升女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切入点,广泛收集女娲传说的各种版本,全面交流女娲遗迹保护的成功经验,认真检索女娲文化的积极因素,深入探讨女娲精神的核心价值,努力形成共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守护精神家园的良好氛围,为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围绕任务,与会人员对女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弘扬和开发,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考察了涉县女娲活动遗迹,共同签署了《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涉县宣言》。

    研讨会上经研究决定聘请冯骥才、柯杨、陶立璠、陶阳、过伟、郑一民、常嗣新、赵铁信、杨利慧、桑敬民、张士闪、杨择令、庞任隆为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特邀顾问。

致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的函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举办全国性的女娲文化论坛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我本作好参加这次论坛的准备,也想谈一些我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的认识以及我们如何去保护、传承和发展女娲文化的见解。但非常遗憾,因身体原因,不能到会与大家一同交流探讨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文联和我本人向中国女娲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主办论坛的河北省文联、涉县县委县政府和各位与会专家朋友、关心支持论坛举办的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端,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几千年来,女娲文化对民族品格的培育,民族精神的锻造,民族文化的繁荣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女娲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位备受尊重和爱戴的中华女神受到冷淡。因此,深入发掘女娲文化的内涵,认真梳理女娲文化的脉络,全面探究女娲文化的价值,规划、开发、利用女娲文化是我辈同仁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我真诚地希望,各位同仁能充分利用河北涉县提供的这个交流平台,为打造女娲文化品牌,弘扬光大女娲精神建言献策,深入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开阔研讨思路,服务当代社会,使女娲文化真正成为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从而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未能与会,深表歉意。顺祝各位同仁身体安康,工作顺利,研讨成功!

打造文化品牌 促进经济发展——涉县保护开发女娲文化情况汇报

范保平(涉县人民政府县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筹备,由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涉县县委县政府、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在革命老区涉县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涉县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新闻界的朋友们,汇报一下我县女娲文化的保护开发情况。

    涉县作为女娲之都中皇山所在地,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县,早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断鳌立极、耕稼畜牲、制作笙簧、通婚立仪的地方。坐落在中皇山上的娲皇宫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奉祀始祖女娲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华夏祖庙”。女娲是华夏古代人类和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是几千年来广大民众崇拜和敬奉的女神,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近几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传承和弘扬女娲文化,付出了不懈的努力。2005年,娲皇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6年,中国民协命名涉县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并在涉县挂牌成立“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同年,“女娲祭典”被列为首批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这些奠定了涉县在晋冀豫“金三角”地域文化的核心地位,也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传承和开发女娲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顾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从统一思想观念做起,注重引导群众对弘扬女娲精神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从而夯实传承女娲文化的思想基础。

    几千年来,女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根在民间,人民群众是女娲文化薪火相传的主体。为使女娲文化及女娲精神的内涵真正为广大民众所熟知、了解,进一步深化对祭祀女娲的认识,我们多次举办女娲文化研讨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女娲文化所承载的“造化自然、造福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深刻内涵和炼石补天、抟土造人、断鳌立极、通婚立仪等济世救民、肇启文明的伟大壮举,大力弘扬始祖女娲战天斗地、勤劳勇敢、博爱仁慈、创世立业的高贵品德,在全县逐渐形成了一种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大环境,使女娲文化的传承和光大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自觉行动。

    二是从建设精品文化景区入手,注重对娲皇宫硬件和软件的双重提升,从而打造传承女娲文化的坚实载体。

    娲皇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承载女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基础上,我们坚持“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服务上水平”,全力锻造精品文化景区、龙头文化景区。景区建设,突出“文化”二字,以能够充分展示女娲文化形象、体现女娲精神为目标,突出人性化、精品化、规范化,先后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达沃斯颠峰规划设计院、山西省城乡设计院等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论证、设计和规划。2003年以来,累计投资3亿多元,完成了娲皇宫一期、二期、三期恢复重建工程,修建了娲皇宫生态景区、门区、专线道路、停车场、服务中心、补天广场等重点工程,完善了基础设施,丰富了景区功能,提升了景区品位。如今,我们正在建设补天湖等工程,还计划建设补天台、女娲演艺宫和中国女娲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在景区服务水平上,先后制定出台了《涉县旅游业管理办法》、《景区导游服务规范》、《游客投诉办法》、《娲皇宫景区票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人员管理、票务服务、游客投诉、导游服务、文明礼仪等各项工作,并从北京等地聘请专家定期进行女娲文化、文明礼仪、讲解技巧等方面培训。如今,娲皇宫已经由最初的当地群众定时定点祭祀朝拜地,变为吸引晋、陕、甘、鲁、豫等广大北方地区群众齐集涉县、寻根祭祖的大规模活动场所。

    三是从塑造文化品牌着手,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从而增强女娲文化的凝聚力。

    在抓发掘与保护女娲文化资源的同时,我们从打造文化品牌入手,以女娲文化为纽带,以举办女娲文化节为载体,不断增强女娲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自2003年以来,我县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涉县女娲文化节”,连续6年成功举办了公祭女娲大典,每届文化节都邀请专家精心策划,邀请国家、省、市领导参加,邀请国内知名演员助阵演出。特别是连续三届女娲文化节,不仅吸引了众多当地群众,许多华侨社团、海内外宾朋、各地客商也踊跃参加,共签订名优特产品销售合同、协议278份,总金额48亿元;签约引资项目72个,总投资34亿元,引进资金28亿元,其中引进外资3400万美元。可以说,女娲文化节,不仅扩大了女娲文化和涉县在海内外的影响,而且繁荣了区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四是从保护文化遗产出发,注重对女娲文化内涵的发掘和整理,从而扩张女娲文化的生命力。

    为切实加大对女娲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县政府每年拨款30万元,一方面深入发掘其内涵,邀请全国各地著名学者对女娲精神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考证与定位;另一方面,系统收集和整理资料,先后编辑出版了《女娲文化和摩崖刻经研讨会论文集》、《女娲文化》、《娲皇宫的传说》、《女娲故事》、《女娲文化节资料汇编》等研究专辑,拍摄制作了《涉县与女娲》、《女娲补天的地方》等影像资料,建立了女娲文化网站,组建了娲皇宫艺术团,创作了大型舞剧《女娲》,今年又计划投资3000万元筹拍30集电视连续剧《女娲》等。

    五是从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着眼,注重对女娲文化的升华和包装,从而提升女娲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站在提升女娲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新高度,我们过去那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方式和效果,已经很难适应当今世界文化大潮的冲击,亟需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如下发展规划:一是在中皇山下建设中国女娲文化博物馆,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全方位展示,使博物馆与娲皇宫互为补充;二是联络国内各女娲遗迹地和专家学者,成立中国女娲文化联谊会,加强沟通交流,联手互动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深入发掘和研究女娲文化,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在举办“中国·涉县女娲文化节”的基础上,创办中国女娲文化节和举办全国女娲公祭大典,把祭祀女娲活动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把女娲文化节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文化盛会,从而使女娲文化在当今经济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发展女娲文化 构建和谐涉县

——在二○○八年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上的欢迎词

刘江峰(涉县县委副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

    由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涉县县委县政府、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隆重开幕了。这既是各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盛会,也是深入探讨女娲精神时代意义的盛会。对各位领导和专家不远千里前来参加这次盛会,我谨代表中共涉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39万人民,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相传在距今1万年左右,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女性——女娲曾在涉县清漳河畔、古中皇山下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从而缔造了中华民族追求正义、追求和平、追求幸福的千古神话,由此衍生的女娲文化日益繁荣,影响久远。娲皇宫是为追缅女娲创业功绩、纪念女娲造福人民而建造的凝结了涉县人民聪明才智的古建奇观,也是承载女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从2006年“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在涉县挂牌、“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在涉县成立、“女娲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我们始终把弘扬女娲精神、守护精神家园作为神圣使命,在不遗余力地保护女娲文化遗产的同时,把发展女娲文化作为推进文化创新、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涉县的文化品牌强力打造。举办中国女娲文化高层论坛可以说是我们继连续3年举办女娲文化节和连续6年举办女娲公祭大典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和现实行动。

    涉县作为女娲之都,是女娲圣迹保护比较完好的地方,是我国女娲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和传承地。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女娲文化所蕴含的“造化自然、造福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特质,已经融入涉县人民的血肉,成为涉县人民薪火相传的精神衣钵。

    抗日战争时期,以涉县为中心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人民与刘邓大军相濡以沫、并肩战斗,在中皇山下,再次缔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补天神话,蕴育和形成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敢于胜利”的革命老区精神,为女娲精神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全面的解读和生动的诠释。

    改革开放30年来,涉县人民在党的指引下,在女娲精神、革命老区精神的鼓舞下,团结奋进,万众一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在国家级贫困县的薄弱基础上稳步发展,扎实推进,革命老区的整体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两基教育工作先进县”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全面建设现代革命老区为目标,紧紧围绕“12345”战略思路,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倾力改善民生,开创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良好局面。去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4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6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河北省14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传承弘扬女娲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对弘扬女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推动祖国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和更为广泛的影响。我们将以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全面交流保护女娲遗迹的成功经验,深入探讨女娲精神的核心价值,为全面提升女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圆满成功!

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涉县宣言

    巍巍太行,中华脊梁;昭昭日月,人祖娲皇。2008年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中共涉县县委县政府、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在中国女娲文化之乡河北省涉县隆重举行“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娲文化专家学者和女娲圣迹地、纪念地的代表,怀着对中华民族始祖女娲的崇敬和感念之情,聚首女娲之都太行山中皇山脚下,追思女娲业绩,弘扬女娲精神。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的化身,是华夏儿女世代景仰的理想女神。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立极、耕稼畜牲、制作笙簧、通婚立仪、治理洪水、广播母爱,传衍了中华民族,开启了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战天斗地、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博爱仁慈、勇于开拓、创业立世的人文精神。千百年来,女娲文化滋养着我们的生活,培育着我们的品格,激励着我们的精神,引领着中华民族革故鼎新、屡铸辉煌。

    在漫漫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中华民族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令世人赞慕的丰厚文化遗产。这些民间文化遗产承载着我们的思想、科学、艺术、宗教与哲学,记录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我们过往生活的凭证,是我们兴旺发达的根脉,是我们民族和地域形象的名片,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石。女娲文化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普查、记录、整理、保护、研究、传承、开发利用宝贵的女娲文化遗产,弘扬和光大女娲文化精神,既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光荣使命,也是历史留给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站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我们与会代表向社会庄严宣告:我们将以拳拳之心,绵绵之躯,走向田野,走向农村,走进民众,用我们手中的笔、照相机、摄像机,普查、采录女娲文化,整理研究女娲文化;呼吁保护女娲文化资源,弘扬女娲文化精神,科学开发利用女娲文化,打造女娲文化品牌,服务当代两个文明建设,为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软实力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奋斗!

    为实现这一使命,我们倡议:全国各地女娲文化研究组织和各位专家、学者、女娲文化遗存地的政府和文人志士,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牵手协作、加强交流、联合互动;动员一切有志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科学进步的各界朋友,加入到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女娲文化的队伍中来,为使女娲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释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和影响而不懈努力!

    2008年11月27日

专家发言摘登

    柯杨(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尊崇生命 敬畏自然

    女娲信仰是我国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最早的民间信仰之一。学者们从《山海经》、《淮南子》、《楚辞》、《风俗通义》、《水经注》、《独异志》、《太平御览》等古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神话传说人物之一的女娲,最突出的业绩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制笙簧和置婚姻、合夫妇等。但有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民间活态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女娲不但是炼石补天的英雄和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伟大的自然之神。我认为,对于这后一点,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加以强化。应当把对这位原始女神的崇拜升华为对大自然的崇拜,使人们在心灵深处真正树立起敬畏自然、尊崇一切生命的意识。

    我们大家在研究和弘扬女娲文化的过程中,加强对女娲自然之神性质的解析与弘扬,引导民众把对女娲的崇拜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热爱之情紧密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一原则在民间信仰中的体现。传统文化不但是集体的历史记忆,也是被各个时代的人不断阐释和重构的结果。所以说,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古老神话和民间信仰不是重负,而是前进与发展的基础和契机,我们必须学会从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源泉里找到它永远年轻的活力。

    人类来源于自然,是大自然生命体的一部分,本能地同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与和谐一致性。女娲抟土造人和创造万物的神话所表达的远古信息,就是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来源于众生赖以生存的土地。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在古老的年代里,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尊称土地为“地母”(Earth-mother),并进行各种盛大而庄严的祭祀活动,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这些祭祀活动都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敬畏之心和酬谢之意。如果说,古代的狩猎、采集、种植、养牧等也是对大自然的某种变革,但那只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度索取与低度控制,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未改变自然的本质属性。现代工业则不然,它以其强大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科技手段构筑了一个全新的物境,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享受,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既要走强国富民之路,又要大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已成为全世界超种族、超国界、超意识形态的共同课题。

    在我看来,突出女娲这个“德泽万物”、“泽润生灵”的自然之神——“地母”的形象,将大大有利于人们环境伦理观的形成,这正是女娲文化具有当代价值的重要内涵之一。进行环境伦理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纠正人类对自然的错误观念和有害行为,使人们的道德修养从“尽人之性”扩大到“尽物之性”,从人类社会扩大到自然万物,使被异化了的人性归复本位。我觉得,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崇,乃是使人与自然构成的生命之网免遭破坏的重要一环,是女娲信仰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弘扬女娲文化的精髓之一。

    陶立璠(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文化传播没有地域界限

    女娲风俗(陕西)、女娲祭奠(河北涉县)已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本身就具有非常的意义。这种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肯定女娲神话、女娲风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史价值;二是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对民间信仰的尊重和宽容、对民众信仰心理的认同。大家知道在2006年审定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信仰习俗还是被作为“迷信”对待,还是禁区,所以许多庙会文化并没有入名录。第二批名录虽然打破了这一禁区,使许多有影响的庙会文化、节会文化进入名录,扩展了文化空间,但在用词上还是十分考究的,比如使用“风俗”、“祭奠”,而不用“信仰”,但事实证明,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词汇表述,节会、庙会文化的灵魂是信仰,用信仰的概念取代“迷信”概念,赋予众多的仪式文化以更深的内涵,也使许多民俗文化得到再生的契机。

    涉县之所以成为女娲文化的传承地,它内在的因素是什么,几千年前谁也想不到女娲文化在民众心目中有这样稳固的地位,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信仰文化中,女娲文化是流传历史最悠久、流传地域最广、信众最多的文化之一,它是靠民众信仰的力量传承下来的,自然会对民众的生活、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信仰可以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就如娲皇宫的建筑,老百姓对女娲的崇敬一样,会流传后世。

    今天女娲风俗、女娲祭奠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能被当作某一地区的文化现象,某一地区的文化资源。它的普世意义应该包括所有女娲文化传承地区,甚至所有女神文化传承地区。女娲文化是全民共享的文化资源,也是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资源。这一理解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文化多样性、文化共享原则,也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精神。

    自从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各地文化资源的争夺战越演越烈。河北涉县娲皇宫是首先进入名录的传承单位,陕西骊山的女娲信仰也进入名录,那么其他地区呢,应不应该享受同样的文化滋润?我想是应该的。女娲文化是一种大文化,它的流传历史悠久、地域广泛、文化内涵丰富,不应该狭隘地理解它。至少有女娲习俗传承的地方,都应该引起这一文化保护者的注意,他们都有保护女娲文化遗产的责任。女娲文化的保护应该形成合力。涉县和临潼作为女娲文化的重点传承保护地,其责任就更加重大。要把女娲文化在全国的传承看做一个整体,整合力量进行保护。不能只看到涉县这一小小的地方。女娲文化是全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如果讲到通过女娲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意义也在这里。

    文化的传播是没有地域界限的,今天的保护是建立在女娲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研究就没有保护。女娲文化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肯定正是在众多学者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今天我们的论坛应该在涉县,放眼全国,要研究女娲文化在历史上和地域上的传播,进而寻找保护的最好途径。我们迫切需要关于女娲神话、女娲风俗产生、传播、变异方面的民俗考察,为各地女娲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做民俗志的记载,最好绘制出中国女娲文化的保护蓝图。如果讲到文化产业的开发,也应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防止单纯地将女娲文化保护“政绩化”和“旅游化”。

    陶阳(著名神话研究专家):朝拜涉县娲皇宫

    据史料记载,娲皇宫始建于北齐,宫址就建在太行山古中皇山上,在神话传说中,这里就是女娲炼石补天捏泥造人的地方。

    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信仰,都有一定的载体,像古代相传的神话中的始祖神,乃是创世的盘古、伏羲和女娲等。我们崇敬始祖神,就是纪念始祖神的功绩,就是学习始祖们的开创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

    假若一个民族莽撞地抛弃一切传统文化和民族信仰,割断历史,这个民族就会变成为痴呆的民族。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一个民族的修养、气质和风度。古老的民族文化,可以展现现代的花朵,这种辩证哲学并不是人人都懂得的。

    娲皇宫之所以建在高山悬崖峭壁之上,可能就是受到女娲炼石补天精神的感召和启示,特别是受女娲无私奉献精神的鼓舞,因此,建筑师和工匠们才爆发出勇敢的开创精神和聪明才智。

    山,是那么陡峭,路怎么走?建筑师真是有智慧,路像楼梯般盘旋,左转右,再右转左,盘旋而上直达娲皇宫。手扶娲皇宫外围的栏杆,向下眺望,山下美景尽收眼底,俨然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左有青龙山,山形酷似真龙,昂首蓝天;右有虎山,像一只巨大的猛虎卧在那里歇息。还有左靠飞天峰,右依凤凰山,真乃群峰拥翠,令人叹为观止。

    女娲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她最大的两项贡献就是世人皆知的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淮南子·览冥训》所说的女娲炼石补天,足以看出女娲的精明与强干,她细心周到,把天补完后,杀死了害人的禽兽,平息了水患,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女娲可能是母系社会的大首领,从女娲捏泥造人、炼五色石补天,可以想象当时可能已有制陶业与冶铁业的萌芽。女娲还协助神农创造五谷,促进人类的婚姻,造六畜,造乐器笙簧等等。大洪水灭绝了人类,她又与伏羲结为兄妹婚,再造人类,繁衍子孙。女娲确系最伟大的始祖神,她对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凝聚力。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十八是庙会,三月十五是女娲生日,临近省市,近的有北京,远的有四川,更有海外华侨前来朝拜娲皇宫。每年前来朝拜的至少也有四五万人。

    涉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古老的民俗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融为一体,使涉县成为名副其实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

    杨择令(郑州大学教授) 孙志英(郑州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创世神话与奉献精神

    创世神话是一个民族历史意义上的架构,它蕴含着民族、艺术、宗教、风俗习惯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积淀着民族精神的基因。几千年来,女娲形象以中华民族始祖的神格被民众不断地、多版本地流传着、演绎着。重读女娲创世神话,寻求它的当代状态,释解它的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份精神财富。

    女娲既是人格化的神,又是神格化的人。作为天地间的女神,她有护佑下民的使命。当“四极废,九州裂”天塌地陷、洪水汤汤、万民殒命之际,她毫不犹豫地把战天治地、拯救众民的重任担当起来,这种为民勇于担当的行为,既是神的伟大品格,也是人的伟大品格。

    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没有一种大无畏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是难以完成的,而女娲做到了。在她的背后,正是一种以拯救天下为已任、担当奉献的精神支撑了她,使她最终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伟业。在神话研究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研究创世神话应当反思文化,正视历史,面向未来。而在诸多神话中,女娲神话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源头,而担当与奉献的女娲精神则是女娲文化的核心与精髓。

    今年对中国人来说,是大喜之年又是大悲之年。新年伊始,南方各省便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之灾,五月汶川大地震又突然从天而降。此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意识到,所谓“担当”、“奉献”就是“天下有难,匹夫有责”,于是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形成了一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大军。中国人也在此次抗震救灾中,达到了空前团结与精神的升华。

    我们要振奋民族精神,发展民族文化,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不挖掘、研究女娲神话与女娲精神。

    庞任隆(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拼搏 创造 合和 乐生

    女娲,风性,故称“风皇”,是生活在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位部落首领。

    关于女娲氏的出生地、活动地和埋葬地说法很多,主要在甘肃、山东、陕西、河南、河北等黄河流域,近10年来,各地都在挖掘女娲文化的遗迹,形成了轰动全国文化学术界的“寻根祭祖热”,为女娲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女娲文化的内涵归纳起来有四点:一是“炼石补天”。女娲补天是人类祖先抗御自然、战胜自然的一个真实写照,体现出一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二是“抟土造人”。女娲造人同样是人类祖先造化和延续世上生灵万物的一个具体表现,体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三是“置婚姻”。女娲制婚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状态,体现出一种薪火相传的“合和”精神。四是“制笙簧”。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体现出一种协调和谐的“乐生”精神。

    女娲“拼搏、创造、合和、乐生”的八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当前,中华民族正迈向伟大的复兴之路,弘扬女娲这四种精神,是我们海内外同胞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人们把女娲比作“东方圣母”、“东方女神”、“东方夏娃”,这充分说明女娲是“民族之母”,女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周永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慈祥温暖的女性形象

    身处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们,该怎样重新认识自己祖国文化传统中神圣、尊贵的女娲形象及其蕴含的至高无上的文化精神?又该如何让女娲文化中的精华走出个人狭隘的书斋和学术视野、走出地域狭小的家门和国门?这是笔者一直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不断思考的两个问题。

    来自于民间、存在于民间、生活在民间的“女娲形象”,源自纯朴、天真的上古早期人类的创造;一代又一代人们口耳相传地在民间广泛传播、众人皆知的“女娲神话传说”,和凿刻在岩石上的“女娲神话人物”,是可以任由不同时代的人们在积极参与之中“各有所爱”地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完善的“主客观统一的存在物”。此时的“女娲形象”与其“文化意象”是一致的——这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共有的特性。

    但当由古代文人雅士塑造、书写和描画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女娲形象”作为“主观表现的客观存在物”,任由现代知识分子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进行个性化品评、鉴赏之时,也即“各取所需”地任己之意加以“主观认识”和“客观批评”之时,“女娲形象”及其“文化意象”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分裂、被肢解了!可喜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界有识之士,越来越不满足于做“学院派的女娲研究专家”,只对“女娲形象”及其“文化意象”进行“静态的纯文本研究”,而开始关注“考古新发现”和自然科学家们的意见,并逐渐走出书斋,走向实地的田野调查,注重“动态的活体研究”了。大批民间文学家、民俗学家们正在为此而辛勤忙碌着。

    我前后两次相隔五年拜谒河北涉县娲皇宫,亲眼目睹了娲皇宫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口号鼓舞下,在建筑规模扩大、物质环境改善等“硬件”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在“眼球经济”的影响下,希望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文化广场文艺表演,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但我觉得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文化”不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名词、术语,更是一个动词、熟语,即以“文”“化”人——用文化来感化人、教育人。

    人文始祖娲皇绝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是亲民爱民、亲切亲和、慈祥温暖的“古之神圣女”——圣母形象;让女娲从天界降临人间,能缓解现实中越来越疏离、孤独、抑郁、恐惧的人际关系。为了因应我国社会人口多和老龄化的双重压力,重塑女娲形象,让女娲从“造人”送子变为“教子+敬老”、从“置婚”使男女成双成对到“指导现实婚姻”让夫妻和睦相处,这才与我们呼唤的人人平等,党中央提倡的“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和“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相符。女娲之为人文始祖,不仅仅属于中国的河北涉县、陕西临潼、甘肃天水等地,而且属于全人类,因此,如何让女娲文化精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成了中国女娲文化研究者和其他人文学者们应该共同担当的重要任务之一。

    张士闪(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在乡土社会中保护民间文化

    围绕女娲神话,以女娲为核心,寄寓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神圣温情,直到今天依然滋养着国人的心灵。由此凝结而成的女娲文化,也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地带来新的意蕴。

    河北涉县中皇山之所以让人震撼,是因为它将这样一种温情储存得如此丰富。当面对着娲皇宫一带的古老建筑、历代碑刻以及各种仪式表演活动时,就将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的那种神圣情感唤醒,随着我们步步登高、流连忘返,这种神圣情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神圣情感仍然是“大叙事”的,我们体验的是我与中华民族同在的情感。然而从产业化开发的民俗旅游或深度旅游或体验旅游的角度来看,作为旅游起点的中皇山下,对于这种神圣情感的表达是不充分的。而它是有资格、有能力将中华民族的女娲文化做得更为深入人心的。

    我的建议有两个:一是应该有一个专题性的女娲文化馆。展示女娲文化在整个中国的空间分布;展示女娲文化的功能、意义的“层累”景观;展示女娲文化的丰富表现形式和丰硕研究成果,如传说、故事、歌谣、音乐、舞蹈、影视剧、戏曲(各种地方戏)、连环画、书法、绘画、邮票、庙宇、名胜、碑刻等,以此与中皇山山上的女娲文化圣地相呼应。此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样的展示本身也是对其神圣性的附加。以4D电影短片的形式,以神奇的效果表达神奇的故事。二是根据女娲文化在涉县民间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各种故事的不同版本,在乡村社会中设计旅游路线,满足那些“文化体验”式深度旅游者的需求。涉县是一块文化的厚土,女娲文化是长期传承于这片肥沃土地上的一种特色文化,并已经浸润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对女娲文化的生活化阐释,形成了与地方风情、民俗的多重勾连,表现出独具特色的涉县民间的文化逻辑。通过这样一种文化认同,通过信仰、传说等文化形式,涉县的民间生活与周边广阔意义上的乡土社会得以勾连起来。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偏重于以人为载体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承,女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当深刻关涉到以人为主体的活生生的民众生活。因而当务之急,显然是遵循文化整体观的现代民俗学理念,尽快完成对于本地女娲文化的普查工作。所谓文化整体观,就是将民间文化置放于乡土社会的整体语境之中,从多种象征符号交织而成的内部文化体系中去理解。强调社区内部知识所具有的整体性特征,从功能与意义的层面去贴近民众的知识形态,这是准确理解与描述民间文化的唯一路径。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实际中立体了解女娲

    在我之前有很多的学者研究女娲文化,主要借助文献学和考古学,可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化非常重要,神话和其实质的东西只有在祭祀活动中才能真正表现出来。我后来到了河南的西华和河北的涉县,想从实际中立体地了解女娲文化,截止到现在我已经借助很多著作对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最开始女娲和伏羲是相互独立发展的,他们和兄妹婚的关系是在很晚的时间才被奠定的,我们在讨论兄妹婚的神话时,不能只限于一个地域的文化,要看到这种神话是一个类型的,不仅在北方,而且存在于南方很多民族,它是一个流传广泛的神话类型,由此看出,女娲伏羲兄妹婚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慢慢被粘合在一起的。直到今天,他们的关系也并不固定。

    我博士后的研究主要是女娲的出处,我不赞成女娲出自于“苗蛮集团”的说法,其实世界各地都有,我们从文献中搜寻,通过500多则神话和考古学中的发现,我认为女娲的起源应当在北方。在距今5000多年前,女娲的信仰应该是在渭水附近开始的,汉代后流传到长江中下流地区及北方广大地区,唐宋时区域更广,清末的分布已经到了苗、瑶等地。我的这些看法只是立足在一些资料上进行一些推测。

    四重证据:书面、地下、口头、电子媒介。现代学者应该研究的是大众传媒对民间信仰的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据我调查,2002年90%的孩子是通过大众传媒了解民间传统的。现在的传承不仅从一个地域向外扩散,而是通过大众传媒向更大的范围传播。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