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开幕之际,我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隆重献映的文献纪录影片《加油中国》,倍感亲切和兴奋。
开放的视野和艺术叙事方式
《加油中国》是站在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前面,从人类文明和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记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实现梦想的历程。影片引领国人重温我们民族赢得光荣与梦想的岁月,表现中华儿女的昂扬向上、意气风发,既向世界展现期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风貌,又与世界共享“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平与友谊、激情与荣耀、团结与欢乐。
从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到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再到它对中国体育的百年影响,影片结合了开放性的视野和开放性的艺术叙事方式,重新筛选、发现、提炼和梳理了百年中国体育以及国外的有关影像资料。影片通过人物和故事,表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体育先驱和运动员,为了彻底甩掉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帽子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矢志奋争的事实。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具有文献价值的生动形象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画面。
《加油中国》的历史镜头极为珍贵: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短跑选手刘长春孤独地举起旗帜走在运动场上,有“美人鱼”称号的杨秀琼参赛前表达的心声,“海归”马约翰的英语论文:“中国需要体育,就像一个结核病人需要治疗一样”……这些历史人物的音容,让我们感觉到赤子之心的跃动,感受到中国人炽热的奥运情怀。他们何尝不是用生命和灵魂为中国倾情地呐喊着“加油”!
感人至深的艺术创意
影片的总体构思,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主题。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使影片开头充满创意。电脑特技营造出一种宏伟与神圣,古代与现代文明对接的演变与旋动的氛围,中国的世界冠军和体育界知名人士的名字如同划动和闪现的星体,由小变大呈五种颜色的奥运五环标志,赫然推出片名《加油中国》,节奏明快,形成有声有色的视听冲击效果,直逼眼球、触动心灵。而影片的结尾则是一组中国体育健儿不断夺得奖牌、走向世界的画面:他们凝视升起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奏响,他们各自难以抑制的表情,令人热血沸腾,刻骨铭心。
《加油中国》调动了影视艺术的审美元素,使影片增强了观赏性和可信性。在涉及到上个世纪50年代的赛事解说时用了宋世雄高昂的现场广播的声音,其语音、语气和语速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那段红色的岁月。影片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时尚的现代感。
《加油中国》的魅力在于感人至深的真实感。虽然没有故事片的明星和“编”出来的故事,却以不需要粉饰、炒作和包装的真人、真事、真情感染人,催人奋进,教人思考。
高扬爱国之情的交响曲
总体看来,《加油中国》始终以人为中心与主体展开叙述和表现,使史料带着个性、情感和故事,在纪实风格中体现审美的自觉。在中国运动员身上显现独特的中国风采和奥林匹克精神。在撷取和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拼搏场景时,特别突出竞技状态中瞬间的真实流露和细节:那种坚韧、劳累、紧张、叹喟、兴奋等神态和动作,鲜明而生动地定格在我们心里。
曾获金牌的叶乔波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断裂,膝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她忍着难以想象的伤痛,坚持参加1994年的冬奥会决赛,硬是拼得了一块铜牌。2006年意大利都灵奥运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决赛中,张丹和张昊在挑战高难度的抛跳动作时出现了失误,张丹重重地跌落在坚硬的冰场上,膝盖严重受伤,但她只做了几分钟的简单治疗,立刻抖擞精神、咬紧牙关重新参赛,完成了既定的优美动作。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世界。国外媒体纷纷评论:“他们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他们的银牌价值超出了金牌,双人滑的未来属于他们。”
影片中许多体育健儿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和动情,并给予我们人生哲理的启迪和感悟。
对中国而言,2008奥运会不仅是世界体育盛会,更是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认识世界的大好时机。影片注意到在艺术表述上“人文奥运”的理念所包容的道德、人格和社会风气乃至国民的文明素质和修养。没有刻意强化“不夺金牌誓不休”的情绪,而是艺术地呈现顾拜旦所指出的,“奥运的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更落落大方”。
《加油中国》是一部生动形象的中国体育史,更是一首高扬爱国之情并拥抱世界的壮伟交响曲,也是一篇能给人以哲理感悟的影像版读物。它的精神将扩展和延伸到我们的现实和未来。中国置身于全球化的竞争中,面临种种严峻挑战,更需要在各个领域迎头赶上。因此,我们会情不自禁地高喊:中国,要永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