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活动是社会发展中维持民族记忆力的有效方式,体现了最深刻而持久的民族情感。我们复兴民族传统文化,重构民族节日系统,应该尊重“礼失求诸野”的文化发展规律。
清明节的主体内容并不仅仅是去扫墓,而是丰富多彩的春日娱乐。当然,如果我们常常记取祖先们的辛苦,使子孙后代牢记前辈的劳动,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而且珍视今天的生活,勤奋工作,这确实是我们的美德;但是,如果仅仅去扫墓,那么,清明节的意义,实际上是在被消解。懂得民俗节日的历史,完整而生动地恢复与重构民族节日系统,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传统节日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在民俗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事项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包含着许多可以被解释的内容,而这些解释的内容,就是我们世代相传的传说故事,它的传播与传承,有力推动了我们的传统的有效运行与健康发展。特别是“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插柳”、“清明戴柳”的谚语,是在提醒人们合理安排农时,也是在提醒人们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更是提醒人们要常怀报恩之心。清明的相关传说,不但丰富了节日的内容,而且使传统不断获得广泛、持久与必要的社会支持,以民俗教育的形式使社会获得传统文化的知识。
民俗一旦形成固定而持久的符号与仪式,就表明它受到应有的社会选择,具有社会秩序安排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清明节在今天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虽然我们已经全面进入现代文明,而恢复民族记忆力,增强民族自信力、想象力、创造力,重构民族节日系统,重视民俗生活中节日建设与节日保护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仍然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现实。农耕文明日渐式微,但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所造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底色,是我们的民族标志。建设和谐社会,更要注意延续传统,以人为本,更要尊重民间。我们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尤其需要增强民族自信力、想象力、创造力,在千百万人民群众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与思想支持。复兴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包括清明节在内的民族节日系统,在我们与世界的对话中,我们的声音会更加清晰,更加有力!
(高有鹏,河南大学教授)